-
公开(公告)号:CN10553969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24179.3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郑州飞轮威尔实业有限公司 , 深圳市平衡力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7/00 , B62K2204/00 ,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迷你代步电动体感汽车,包括平板车身、对称设置在所述平板车身底部前端左右两侧的左前轮和右前轮、设置在所述平板车身底部后端的后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电动体感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板车身内部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供电单元、电机驱动电路、指示面板、若干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以及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所述指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平板车身上,若干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平板车身的左侧踏脚和右侧踏脚上;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有效的改善机器加速度方面的性能;所述障碍物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平板车身前端,位于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所述障碍物检测传感器由光电对管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52796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05195.8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本路径规划方法包括:步骤S1,将遗传算法得到的一部分优化解转化为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初始值;步骤S2,通过蚁群算法再进行路径寻优,寻优结束后对符合条件的路径进行交叉操作,最终得到最优路径;本发明的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克服了单个蚁群算法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弊端,即蚁群算法在搜索初始阶段盲目性太大,实现了蚁群和遗传算法的优势互补,缩小了路径搜索的查找范围,提高了最优路径的搜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1146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74545.X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鹏程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1 , B25J5/00 , B62D57/032 ,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足机器人的步态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选取起步阶段、中步阶段和止步阶段的步态控制参数,并获取双足机器人的零力矩点位于稳定区域内时质心在中步阶段的运动轨迹;得到质心在中步阶段起始时各步态控制参数的第一数值和质心在中步阶段结束时的第二数值;利用第一数值设置在起步阶段结束时的第一约束条件,利用第二数值设置在止步阶段开始时的第二约束条件;基于第一和第二约束条件分别计算质心在起步阶段和止步阶段的运动轨迹;控制双足机器人的行走,使行走时质心的运动轨迹满足质心在起步阶段、中步阶段和止步阶段的各运动轨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保证了起步、中步和止步步态间的稳定衔接和步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35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53480.7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IPC: G01D21/02 , G05D1/02 ,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 G05B19/0428 , G05B2219/2612 ,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环境热分布立体检测装置,其包括可视化检测机构、移动机器人、安装支架、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风速的风速传感器。该室内环境热分布立体检测装置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风速传感器设在移动机器人上,移动方便,使用灵活,且各传感器设在不同高度处,可以对室内环境的不同高度处进行立体式的温湿度及风速检测。该室内环境热分布立体检测装置采用较少的传感器就能完成环境参数的立体化采集,检测的空间覆盖面广,对检测区域本身无任何依赖,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446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97598.3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寒地变电站的机器人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属于变电站的机器人巡检领域。解决了现有变电站进行人工巡检的方式效率低、检测质量差的问题。它包括主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故障报警系统;主控制系统,用于对巡检机器人进行任务调度,还用于接收环境感知信号、方位数据、温度数据、环境图像和指针仪表图像,根据环境感知信号和方位数据发出运动控制信号,根据采集的温度数据与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当采集温度数据超出设定的温度阈值时,发出报警控制信号,根据接收的环境图像与故障类型模型库内图像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发出报警控制信号,根据接收的指针仪表图像读取变电站仪表数据。用于变电站巡检。
-
公开(公告)号:CN10542579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82670.5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昆山穿山甲机器人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搭载于机器人本体手臂的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RM控制装置、与ARM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驱动装置、语音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与使机器人本体移动的动力装置连接;机器人本体底部设有与ARM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地标传感器和磁导航传感器。本发明能调整送餐位置和送餐轨迹,防止机器人撞人。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90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98382.6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Inventor: 乔高元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11/24 , G05D1/02 , G05D1/0274 , G05D2201/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扫地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扫地机技术领域,首先在自动扫地机行进工作的过程中,记录所述自动扫地机对应的工作路线信息;当所述自动扫地机碰触到障碍物时,确定按照不同预定角度调整行进方向后预置时间段内分别对应的工作路线信息;然后检测是否存在所述工作路线信息与记录的工作路线信息之间符合预设条件的预定角度;若存在,则按照所述预定角度调整所述自动扫地机的行进方向。利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自动扫地机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71420.7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思玄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方法,包括扫描装置加装步骤:在智能汽车上加装用于进行路标扫描的扫描装置;路标扫描步骤:结合智能汽车上的导航信息,利用扫描装置扫描道路交通标志,获取道路交通标志对应的汽车行驶要求;汽车行驶要求关联步骤:将获取到的道路交通标志对应的汽车行驶要求与智能汽车的智能操作系统进行关联;汽车辅助驾驶步骤:扫描装置判断是否捕捉到道路交通标志对应的汽车行驶要求,若捕捉到,则触发智能汽车的智能操作系统进行辅助驾驶,对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提醒或主动进行驾驶辅助操作;若未捕捉到,则不启动驾驶辅助操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包括扫描装置、汽车行驶要求关联模块、智能操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335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530331.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348 , G05D1/02 , G06K9/00201 , G06K9/003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异常步态行为检测识别的智能云助老机器人及实现方法,通过人体运动数据检测,进行基于标准模型的三维异常步态参数化重建,提取3D人体模型的表面信息特征,并将其投影到2D彩色成像平面图上。将完整周期内所有彩色成像平面图进行加权合成,生成基于三维特征描述子的彩色动作能量图;对三维特征描述子彩色动作能量图进行奇异值分解和数据降维;对多视角下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视角无关的特征提取,完成异常步态行为分类和识别;并通过智能云将异常行为信息推送到智能社区和智能医院信息平台。本发明解决了当前老龄人异常行为检测系统存在的远程功能弱、实用性不强、用户体验感差以及受到固定视角限制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3485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29990.4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杭州南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胜辉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向防撞机构及智能移动平台,所述全向防撞机构包括若干缓冲防撞部件、基座和连接杆;缓冲防撞部件包括防撞杆、导向杆、缓冲弹簧和导向块;导向块固定于基座上;导向杆一端固定防撞杆,另一端穿过导向块中部滑槽,并可在滑槽中沿导向杆轴向和垂直导杆方向运动;缓冲弹簧套接在导向杆上,一端抵顶防撞杆,另一端抵顶导向块;所有缓冲防撞部件的导向杆共同连接于连接杆上,通过连接杆组成一个刚性的连杆机构。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当物体以不同角度碰撞防撞机构时,防撞机构的缓冲部件吸收能量,无论碰撞发生在哪个角度,连杆机构发生适应碰撞的移动,减少了物体与智能移动平台的硬性碰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