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起落架、飞行器及相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684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710685495.X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波音公司

    Abstract: 公开了飞行器起落架、飞行器及相关方法。飞行器起落架结构包括支柱组件,所述支柱组件被配置成在压缩配置、延伸配置和缩回配置之间转变。所述支柱组件具有压缩长度、延伸长度和缩回长度,使得所述压缩长度和缩回长度小于所述延伸长度。所述支柱组件包括上管状壳体、配置成在下位置和上位置之间平移的上隔板、操作地联接到所述上管状壳体的下管状壳体、由所述下管状壳体支撑的下隔板以及限定在所述下隔板和所述上隔板之间的压力腔室。一定容积的支柱液体和大量的支柱气体定位在所述压力腔室内。一种缩回支柱组件的方法包括:使上管状壳体内的上隔板从下位置纵向平移到上位置。

    一种自适应行走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78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239170.5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行走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自适应行走起落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支腿,所述支腿包括中空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一端与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二级缓冲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级缓冲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的臂身转动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一级缓冲器;所述摇臂的臂身上与小动作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小动作筒的另一端与所述一级缓冲器转动连接;该自适应行走起落架采用仿生四足结构,每个支腿有三个自由度,使起落架可以在全向范围内改变各支腿的着陆点,保证了在各类地形起降时机体处于水平姿态。

    具有加强腹板的起落架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269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80050833.2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起落架包括结构部件,结构部件布置为将轮连接到飞行器的结构并承受和减弱着陆力,每个结构部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口,用于连接到至少一个其它结构部件或飞行器的结构,结构部件(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两个腹板(3、4),腹板延伸以在面向彼此的同时在它们之间界定自由空间,并且腹板连接两个接口(5),从而将力从一个接口传递到另一个接口。

    一种缓冲收放一体化压溃吸能式起落架抗坠毁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1302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1090460.X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收放一体化压溃吸能式起落架抗坠毁缓冲器,属于一种飞行器起降装置自主注油缓冲器。不仅具有吸收外部撞击实现缓冲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主动注油增加油腔压力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包括外筒、活塞杆、浮动活塞、蜂窝、上轴承套以及下轴承套;所述外筒的顶端封闭且底端敞口,所述活塞杆4自外筒的底口伸入外筒中;通过上轴承套实现活塞杆顶部与外筒之间的密封;通过下轴承套实现活塞杆与外筒底部之间的密封;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上注油孔以及下注油孔;蜂窝设置在浮动活塞和容置槽的槽底之间。构成了一种缓冲收放一体化压溃吸能式起落架抗坠毁缓冲器,在工作状态下可以自主控制油液流速,实现缓冲器功能的二合一使用。

    一种起落架支柱收缩机构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1658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711349224.3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落架支柱收缩机构,包括收缩作动筒、油液补偿器、起落架组成,收缩作动筒为起落架提供收缩所需要的油液,油液补偿器为起落架1在地面着陆冲击时提供油液补充,收缩作动筒、油液补偿器、起落架通过液压导管连通,液压导管为三通导管,分别连接出油嘴、补偿进油嘴和收缩腔。相比现有起落架,本发明起落架收起后支柱长度缩短,占用起落架舱空间小,能有效提高飞机设备舱、弹舱容限,提高飞机战斗力。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起落架收缩带有自动收缩锁定结构,在液压失效情况下,起落架也能可靠锁定在收缩位置,而不至于自动伸长,损坏起落架及飞机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收缩机构占空下、重量轻。

    基于VR控制无人机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77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01549.9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VR控制无人机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无人机,无人机底部的四个端脚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前后方向上两个支撑腿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杆,四个支撑腿的底部均设置有收缩柱,四个收缩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该基于VR控制无人机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稳定机构,随着无人机着落高低的降低,在缓冲球受到与地面的硬性挤压力后,缓冲球被挤压收缩到第二缓冲罩内后,第二缓冲罩接着受到挤压收缩到第一缓冲罩内,缓冲球、第二缓冲罩以及第一缓冲罩递进式的缓冲收缩,使得无人机在着落时能够更加的稳定,提高VR控制无人机模拟飞行着落的稳定性,则相应的提高了VR控制无人机模拟飞行着落的实验效率。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的折叠与转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274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58100.9

    申请日:2021-04-27

    Inventor: 梁昌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的折叠与转向控制装置,包括前起落架、后起落架和液压控制机构,前、后起落架均包括伸缩油缸、滑套环、缓冲支架和基座,伸缩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套环,滑套环套设在缓冲支架上,缓冲支架与基座连接,伸缩油缸及基座与无人机机体铰接,前起落架的缓冲支架是通过转动座与基座转动连接,由转向油缸推动转动座的转动实现转向。液压控制机构包括变量泵,变量泵通过顺序阀分别连接两个三位四通电磁阀,其中一个形成的两路油路驱动转向油缸,另一个形成的两路油路分别经过分流集流阀后驱动伸缩油缸。本发明采用单一液压驱动源座位起落架折叠下放以及转向的动力源,控制系统简单,折叠与转向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靠性高。

    无人机的起落架和无人机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22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63113.8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起落架和无人机,属于无人机领域。该起落架包括多个支撑腿,支撑腿包括机身连接杆、筒体、阀杆和单向阀;阀杆一部分位于筒体中,另一部分位于筒体外,机身连接杆连接阀杆和机身,单向阀位于筒体中,将筒体的内腔沿轴向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单向阀被配置为,使流体由第一腔室流向第二腔室时的阻尼作用大于流体由第二腔室流向第一腔室时的阻尼作用。该起落架在无人机降落时,阀杆推动单向阀,流体从第一腔室被挤入第二腔室,吸收降落中的冲击,将无人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流体的内能。有效吸收无人机降落过程中的冲击,从而避免无人机降落过程中出现弹跳、翻滚的情况,有利于保护无人机,避免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受损。

    一种双腔式起落架缓冲器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2623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02832.2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结构强度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式起落架缓冲器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油腔、高压和低压气腔、间隙装置,第一油腔的外筒和柱塞与第二油腔的外筒和柱塞连接;第二油腔的外筒与止动阀的包络体连接,第二油腔的柱塞与间隙装置的下部连接,间隙装置的上部与止动阀的芯体连接,止动阀的包络体和芯体再与第四油腔的外筒和柱塞连接,第四油腔的外筒和柱塞再与高压气腔的外筒和柱塞连接,第三油腔的外筒和柱塞与低压气腔的外筒和柱塞连接;四个油腔通过油路连通,在第一油路上布置油孔;低压气腔中的气体通过热交换系统与四个油腔中的油液进行热交换。本发明的模型能够降低双腔式起落架落振载荷。

    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抗干扰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2623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26066.6

    申请日:2020-12-22

    Inventor: 冯佳 王语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抗干扰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缓冲底框,缓冲底框的顶部固定设有缓冲顶框,缓冲顶框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板,顶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无人机连接架,缓冲底框的内壁两侧中部固定设有底框滑槽,底框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底框第一滑块和底框第二滑块,底框第一滑块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底框第一伸缩杆,底框第二滑块的背面中部固定连接底框第二伸缩杆,缓冲顶框的内壁两侧中部固定设有顶框滑槽,顶框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顶框第一滑块和顶框第二滑块,该种测绘无人机减震抗干扰机构,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在对无人机减震抗干扰方面,具有较高的无人机减震抗干扰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