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4609.7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逆向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计算模型A以获得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环境参数B,选取元启发算法C以生成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参数D,将B和D的并集作为A的计算参数,以得到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分布;确定变形控制准则E,对变形和内力分布运用E,以构建变形控制优化模型F;根据C对F进行迭代搜索,以获得最优参数解集合G,从G中挑选符合工程实际的方案作为逆向设计过程的最优设计方案。本申请通过变形计算模型、变形控制优化模型和元启发式搜索,解决了现有逆向设计过程中搜索最优参数时一般的参数搜索存在效率低、搜索不够科学全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62558.4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路基沉降修复方法及作业系统。该基于一种高铁路基沉降修复方法,包括,S1、首先进行地质勘察,利用全面的钻探方案,针对每个预定的钻孔位置,获取深层土样,分析土壤的抗剪强度、固结参数、压缩模量,再通过地质雷达和声波对比仪检测地下空洞、裂缝或其他隐患,S2、再进行水文勘查,安装长期地下水位观测井,在不同季节进行观测,了解地下水的季节性变化,评估地下水与路基土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对铁路的路基进行全面的检查、测量,通过适应的方法进行灌浆、并解决排水、堵塞、支撑力下降的问题,进而避免需要长期、反复的进行修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3643.7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视化透明土模型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拟矩形顶管隧道施工的可视化透明土模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系统,所述试验平台系统上设置有轨道系统,所述试验平台系统的顶部设置有与轨道系统连接的施工模型槽,所述试验平台系统的右侧顶部设置有出土模型槽,所述出土模型槽上设置有与施工模型槽连接的连接系统,所述出土模型槽的右侧设置有矩形顶管系统,所述试验平台系统的顶部设置有PIV三维系统。该模拟矩形顶管隧道施工的可视化透明土模型试验装置,采用了可视化透明土技术进行模拟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试验,通过使用透明土材料代替天然土体,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25217.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施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注浆装置及方法,通过搅拌机构和稳压机构的设置,能够在进行隧道注浆施工时,满足于隧道的环境条件,针对于施工点进行制浆,而后进行注浆;搅拌机构在提供制浆搅拌功能的同时,还可起到辅助搅拌和筛分物料的效果,提高制浆的效果质量满足于施工需要;而稳压机构的设置,则能够起到同步于制浆罐内的气压强度,起到提高制浆罐的封闭效果,更加满足于稳定送浆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308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94842.0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萍乡市交通运输局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路基沉降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路面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传感器模块、现场终端模块、云服务子系统、接收终端;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断面沉降数据、土压力数据、天气数据、工况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断面沉降数据、土压力数据、天气数据、工况数据传输到现场终端中;云服务子系统用于断面沉降数据、土压力数据、天气数据、工况数据的存储,以及对断面沉降数据、土压力数据、天气数据、工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风险报警指令;接收终端用于接收风险报警指令。能够更加精确地实现现场实际工程的沉降预测,能够进一步地实现自动化的风险预警,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9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24525.6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抗变形支撑装置及方法,包括拱形架,拱形架的左右两侧滑动装配有滑框,拱形架端部装配在滑框内,拱形架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壁设有若干与拱形架外表面连通的通槽,拱形架外表面设有包裹若干通槽的气囊,拱形架左右两侧内部均装配有连接管,拱形架内壁设有与连接管相匹配的供压机构,连接管的上端装配有与空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装配有与连接管相匹配的压力封闭机构,连接管的下端装配有与滑框内壁相匹配的固定机构,本发明可利用气囊的膨胀,跟随隧道内壁轮廓对隧道进行支撑,对隧道的内壁进行有效支撑,防止隧道内壁开始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0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5663.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透明土的模型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透明土的模拟基坑开挖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底座、模型槽主体、操控分析台、轨道系统、3D打印透明土制配系统、真空饱和系统和模拟开挖系统,所述试验底座为水平布置的矩形底座,所述试验底座的上表面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轨道系统、3D打印透明土制配系统、真空饱和系统和模拟开挖系统。该基于3D打印透明土的模拟基坑开挖的模型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可自由调节位置和角度的CCD相机和激光器来采集试验数据,相比传统的使用传感器来采集数据的模拟基坑开挖方法,本发明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土体连续变形的响应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45387.3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下卧隧道变形的解析方法,包括:将计算涉及到的土体视为各向同性弹性体,采用Mindlin弹性解计算基坑开挖时坑底及四壁卸荷引起的附加应力;将基坑视作大型降水井,基于有效应力原理与Dupuit假定计算出降水引起邻近隧道受到的附加应力;将隧道看作Pasternak地基上无限长的Timoshenko梁,将开挖及降水引起的总应力施加到下卧盾构隧道上,建立Timoshenko梁隧道控制方程,通过叠加法推导计算出隧道纵向变形解析解。通过横向测量结果的对比可见本发明所述方法获得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为接近,证明了本申请方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9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450621.4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隔离体波及面波的新型超材料隔震屏障置,属于土木工程环境隔震技术领域,包括可同时隔离体波及面波的新型超材料结构,所述超材料结构包括交叉十字形钢柱、第一负泊松比垫片、第二负泊松比垫片、第三负泊松比垫片、第四负泊松比垫片、第一混凝土盖、第二混凝土盖、第三混凝土盖和第四混凝土盖。本发明实现灵活打开低频频率带隙,与传统隔震屏障相比,传统隔震屏障只能实现将面波中对地表建筑物危害最大的Rayleigh波转化成体波,进而实现对Rayleigh波的隔离,本发明可同时对地表既有建筑物危害最大的Rayleigh波和既有地下建筑物危害大的体波同时进行隔离,并且可以得到比传统隔震屏障更低的超宽频率带隙。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50353.9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包括:将轨道结构视为搁置在路基上方的欧拉伯努利梁,根据梁的受力平衡得到梁的位移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位移控制方程,并根据边界条件得到梁的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基于状态演化本构模型,构建路基反力与路基变形之间的关系;假设一组初始路基反力代入迭代计算流程进行计算;通过迭代计算直到判定|[Q]new‑[Q]old|≤0.01[Q]old成立,便得出路基最终的变形。本方法的推理思路清晰,涉及到的力学理论知识简单,浅显易懂,整体计算方法简单易行且精确,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