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3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65255.8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67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50/569 , G01R31/385 ,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系统风险预警方法、系统,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BMS实时获取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值、可燃气体浓度值参数;S2、BMS根据获取的参数进行电池模型的实时仿真单体电池状态;S3、将仿真得到单体电池状态与烟雾浓度、模组温度参数相结合,判断热失控程度并设定相应的预警等级;S4、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系统风险预警。本发明将实时获取的电压、可燃气体浓度值、温度值实时更新仿真模型,并结合烟雾浓度、模组温度等参数判断热失控建立预警等级,并采取不同措施,从而提高预警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807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558039.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朝华 , 夏大伟 , 库永恒 , 张朝峰 , 杜君莉 , 曹桂州 , 张卓 , 夏中原 , 丁国君 , 王晓辉 , 胡润阁 , 赵永锋 , 兰光宇 , 辛伟峰 , 李珍平 , 史书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内部结构局部成像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射线发射步骤;局部成像步骤;调节射线发射能量,使工件射线图像的边沿区域正常穿透成像,工件射线图像的中心区域不能穿透成像;多角度扫查步骤;图像处理步骤;将图像组中黑度溢出区域图像删除,形成一组环状对称图像;三维重建步骤;采用局部图像顶点投影逆向CT图像重建方法,三维重建处理后的图像,利用微分反投影Hilbert反变换重建方法,形成三维结构。本发明方法利用X射线CT扫描和微分反投影Hilbert反变换实现三维重构原理,可以实现对内部结构尺寸、变形、损伤的有效测量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3725.4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内部绝缘隔板几何位置偏移的检测方法,属于变压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将检测装置贴合在变压器表面上的第一位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N个沿直线等间距阵列分布的超声波探头;利用所述检测装置进行全聚焦成像,获取一组全聚焦成像数据;将所述检测装置整体平移固定距离至下一位置并进行全聚焦成像,循环执行直至覆盖所有被检区域,获取M组全聚焦成像数据。依据M组全聚焦成像数据获取检测区域的三维成像数据;通过三维成像数据获取变压器绝缘隔板的几何偏移数据。本发明能够获取变压器内部绝缘隔板的三维立体成像,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绝缘隔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其形态和位置,有助于发现细微的几何偏移和异常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281138.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南大学
IPC: B03C7/08 , H01M10/54 , C01B25/45 , C01B32/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次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磷酸铁锂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分离回收方法,所述分离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置于运输皮带上并置于交流电下,并在交流电环境中添加一个静电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实现分离。本发明磷酸铁锂与碳粉分离率可高达95%以上,分选精度高,而且清洁环保,分离回收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5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1007614.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并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相机同期并网成功率的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计算方法包括:采集调相机同期并网的频差设定值、相角差设定值和滑差率,计算不同初始相角差下的各个并网时间段的起点、终点及时长,以及并网时间段的数量,进而计算并网总时长;通过各个并网时间段时长与调相机并网动作延迟时间进行比较,得到并网成功率。本发明通过计算同期并网时长与调相机并网动作延迟时间关系,得到并网成功的条件设置,提升了并网成功率计算准确度,有效减少调相机并网次数,提升了并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3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0212.4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华能洛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无效动作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取大函数判断频率超出死区,通过延时开逻辑与延时关逻辑组合,实现电网频率波动时间的信号选择,如果频率超出死区且波动时间<t,则将一次调频阀位因子、一次调频功率因子输出为0;通过取小函数实现对超出死区A偏差信号的选择,通过取大函数,延时开逻辑与延时关逻辑组合,实现电网频率波动周期≥t且超出死区的信号选择,如果频率波动时间≥t,且超出死区≤A的小频差信号,则将一次调频阀位因子、功率因子自动保持当前值,t取0~2s中的一种,A取0~1r/min中的一种。它可以在自动识别电网频率无效扰动时自动闭锁一次调频动作,抑制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无效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740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05656.6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软体机器人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滑模观测器,根据滑模观测器的结构得到估计误差动态方程,用滑块区域简化估计误差动态方程;建立软体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定义期望轨迹和跟踪误差,将期望轨迹和跟踪误差代入软体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得到跟踪误差模型;通过扰动观测器对系统不确定性上边界进行自适应更新;基于滑模观测器和扰动观测器对跟踪误差模型设计控制器,设计补偿器,定义滑模面;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一直驻留在滑块区域内。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引入了扰动观测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系统不确定性边界未知的情形,提高了软体机器人的鲁棒性和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0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485167.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L31/112 , H01L31/03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二硒化钯柔性自驱动宽光谱光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光电传感器包括以下部分:柔性栅介质层、源电极、二维二硒化钯、绝缘层、漏电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柔性透明衬底。本发明是通过简单、快速的方法制备了所述的光电传感器,通过引入静电场对二硒化钯进行原位掺杂形成同质结,从而构筑了柔性光电传感器,由于二硒化钯对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宽吸收范围和光电传感器结构的合理设计,该柔性光电传感器可实现自驱动宽光谱探测,而且制得的光电传感器结构简单,制备工艺难度小,适合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78811.5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合众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网电源的网源协调性能的可靠性估测方法,包括:获取并网电源的涉网试验项目信息;获取并网电源因涉网试验性能未符合网源协调技术规范而造成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异常事件、故障事件,过滤掉非自身涉网试验性能不合格因素后,统计出周期时间内符合数据清洗条件的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各涉网试验项目的次数;计算出并网电源在统计周期内的各涉网试验性能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率λ;并网电源在统计周期范围内的网源协调性能的可靠度则可以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可靠度的主要涉网试验性能项目,找出涉网性能的薄弱环节,作为加强该项目管理的主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24636.0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供热系统控制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时间序列驱动的供热系统热负荷预测方法,其包括获取供热系统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不同时间段内的供热系统数据以及历史影响供热系统热负荷的影响因子;根据供热系统历史数据建立历史热负荷数据集合;对历史热负荷数据集合进行拟合和分析,获得热负荷时间序列模型;基于历史热负荷数据集合,对热负荷时间序列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模型参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供热系统热负荷进行预测,不仅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和实时性,还能够适应供热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优化供热系统,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