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边梁薄壁型材板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72392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170055.1

    申请日:2009-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30/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空边梁薄壁型材板,在车体侧墙下方与底架地板之间的连接处采用铝合金中空薄壁型材,型材板内腔被分割成不规则的多边形,两端通过简易搭接或插接进行连接后再实施组焊安装。通过不规则的连续多边形内腔来提高侧墙下方连接性能,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减少车体底部的震动和由此产生的噪声。中空边梁薄壁型材板具有垂直于水平面的内板、以及外板,在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连续的斜筋板,相邻的斜筋板将型材板内腔分割成若干个多边形。在中空边梁薄壁型材板相互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内外插接的插片。在中空边梁薄壁型材板与车体侧墙的连接部,设置有焊接坡口。在中空边梁薄壁型材板与设备舱裙板的连接部,设置有连接挂钩。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4915697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643566.6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墙组件,由多支铝合金挤压型材(1)插接、焊接组成,其上开设有车体附件安装开口,相邻两支所述铝合金挤压型材(1)的接缝内侧设有形成于其中一支所述铝合金挤压型材(1)上的垫板(3),所述垫板(3)在截面上呈钩状,其头部紧贴另一支所述铝合金挤压型材(1)接缝部位的内壁,其根部与头部之间的钩槽形成对应于所述接缝的空腔(4)。该侧墙组件对铝合金挤压型材的插接结构、焊接结构、安装开口的局部结构以及截面形状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能显著提高侧墙的结构强度和气密性,可应用于适合安装塞拉门及空调等设备置于车顶的车体结构。

    一种动车组用排水系统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44751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169687.7

    申请日:2014-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用排水系统集成装置,包括与车顶空调机组连通的冷凝水管和用于排放车顶雨水的雨水排水管,还包括设置于车厢下部的排水系统集成箱,所述冷凝水管的排水口末端和所述雨水排水管的排水口末端均连通于所述排水系统集成箱,所述排水系统集成箱设有集中排水口。本方案将动车组车顶空调机组的冷凝水和车顶雨水汇集到排水系统集成箱中,可实现冷凝水和雨水的短暂集成,并通过集中排水口统一排放,减少了车上排水口的数量,安装方便且占用空间小,节省了动车组排水系统的布置空间。同时,排水系统集成箱还可以对冷凝水管末端的水封起到保护作用,即使水封损坏也能保证车内外正常压差。

    一种轨道车辆前端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3766809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20798144.7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前端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前端吸能装置,包括其上设置有横向设置的多个防爬齿的防爬板、第一吸能部及第二吸能部;第一吸能部包括第一吸能装置、第一导向杆及第一安装板,第一吸能装置一端连接在防爬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安装板上,第一导向杆一端固定安装在防爬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一安装板并与第一安装板可滑动连接;第二吸能部包括第二吸能装置、第二导向杆及第二安装板,第二吸能装置一端连接在第一安装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板上,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二安装板并与第二安装板可滑动连接。通过前后两级分开吸能,使吸能装置吸能距离长,吸能量大,且便于更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

    一种城际列车及其承载基座

    公开(公告)号:CN203766788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20797071.X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际列车及其承载基座。其中该承载基座包括U型基座主体,还包括连接U型基座主体的相邻两面的加强筋,且该加强筋与U型基座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本申请通过在U型基座主体上增加加强筋,以增大承载基座的强度,进一步地,将U型基座主体与加强筋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并通过一体式结构提高加强筋与U型基座主体的连接强度。通过上述设置可有效提高整个承载基座的强度,可减缓其变形,从而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承载基座的城际列车。

    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73622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75160.1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报警电路及系统,包括:报警按键组、延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以及制动控制电路。其中,延时电路与报警按键组相连,进行延时控制。声光报警电路在第一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时,发出声光报警。制动控制电路在第二预设时间到来时,未对报警按键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时,控制动车组制动。可见,在车辆运行时,如果司机没有在第一预设延时时间内对警惕报警按钮进行触控,则发出声光报警。如果司机听到报警声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按下警惕报警按钮,则触发车辆制动。

    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吊挂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612005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832522.9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吊挂安装结构,所述车下设备吊挂在车体底架横梁上,在所述车体底架横梁上设置有安装部,在所述车下设备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吊挂孔,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吊挂螺栓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车体底架横梁上的吊挂孔及车下设备上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依次穿入衬垫和减振器,所述衬垫和减振器套装在所述吊挂螺栓上,所述减振器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减振器的下方再套装一保护托板,所述保护托板的下方通过紧固螺母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原轻量化车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对车下设备安装的改造,改造成本低,周期短,适用于多点刚性连接改为弹性结构的现车改造。

    一种集成面板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11990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811057.0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面板,用于列车,包括平顶板固定装置和中顶板固定装置,所述平顶板固定装置和所述中顶板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器固定装置。使用时,直接将显示器固定在显示器固定装置上即可,然后将平顶板固定装置与平顶板固定连接,将中顶板固定装置与中顶板固定连接,实现自身在列车上的固定,从而实现了模块化组装,提高了列车的组装效率,并且,通过一体化集成设计还能够降低占用的列车的空间,提高了乘客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