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扰流板刚性检测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5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57980.0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扰流板刚性检测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扰流板的各种工况载荷的确定,对扰流板进行受力分析,分别确定扰流板的运动载荷、静态极限载荷以及受力弹性形变载荷;扰流板的刚性检测位置选择;进行扰流板刚性检测;基于检测数据进行扰流板的刚性评价。本发明通过在数据设计阶段对扰流板的刚性进行评价,从而预判评估扰流板实物可承受的刚性变形量,以避免扰流板的刚性不足导致扰流板损坏、脱落,车辆行驶时产生噪音等问题产生。

    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盖运动校核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46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62474.4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口盖运动校核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充电口盖总成及周边的环境零件;步骤二:充电口盖总成开启运动校核;S21、确定充电口盖总成开启的运动包络;S22、检查充电口盖开启运动包络与周边环境零件的最小距离;步骤三:充电口盖总成过关运动校核;S31、确定充电口盖总成过关的运动包络;S32、检查充电口盖过关运动包络与周边环境零件的最小距离。该校核方法可在开发设计阶段对充电口盖进行校核分析,避免实车阶段充电口盖总成在开启/关闭过程中与周边环境零件出现干涉等问题,保证开发设计质量、避免设计变更费用。

    一种乘用车保险杠面罩拉变形校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5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80791.9

    申请日:2024-03-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保险杠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保险杠面罩拉变形校核方法;确定保险杠直顶侧部区域内部结构中在X向最里的A点,以此点建立平面A,在A平面两端寻找保险杠翻边距离XZ平面最近处的点B点,以B点建立平面B,平面B向Y方向偏移建立平面C,C平面与A平面相交线交于保险杠内侧得到C点,建立通过C点的平面D,平面D沿过点C与Z轴平行的直线旋转形成平面F,校核A点到平面F的距离判断保险杠是否可拉变形;本发明在保险杠前期设计时,能够快速校核保险杠能否满足拉变形的要求。

    一种基于用户视角的乘用车前保险杠面罩分模线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06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0647.5

    申请日:2023-08-31

    Inventor: 李德东 潘东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视角的乘用车前保险杠面罩分模线评价方法,包括确定前保险杠面罩与前大灯配合的区域A1;在区域A1内选取评价位置点P1,并过点P1做法向的剖切面A‑A;确定模拟用户视线的直线L1;确定模拟用户眼点的点P3;测量点P3距离设计载荷地面线的垂直高度H;通过垂直高度H,评估前保险杠面罩的分模线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视角的乘用车前保险杠面罩分模线评价方法,通过在产品设计阶段对分模线的位置进行评价,从而使分模线位置处于用户视角的不可见或低可见的状态,进而保证即使分模线出现分边、毛刺等质量缺陷,也不被用户肉眼可见,避免实车阶段出现返修缺陷零件或者进行设计变更等手段改善缺陷。

    一种乘用车后风窗加热母线是否外部可见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9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95296.0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车后风窗加热母线是否外部可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取后风窗内侧母线L1及与后风窗内侧母线L1同侧的内饰护板边界L2上的两个点,O1和O2;确定极限视线L3;确定O1在后风窗玻璃内侧的曲面S1上的切平面S2;测量极限视线L3与切平面S2之间的夹角θ,θ是可见加热母线的视线范围;确定车辆纵向轴线Y0在后风窗内侧玻璃曲面上的投影曲线L4;测量观察者眼睛瞳孔与内侧玻璃的距离X,X为极限视线L3与投影曲线L4之间的距离;对夹角θ和距离X进行评价。本方法在数据设计阶段对后风窗加热母线、后风窗玻璃和内饰护板边界的位置关系进行评价,预判后风窗加热母线是否可见,避免出现消费者从车内观察到加热母线。

    一种保险杠和大灯的匹配结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6729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64840.4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杠和大灯的匹配结构及汽车;前保险杠和上灯采用对接匹配形式;前保险杠和下灯采用对接和搭接匹配形式,充分释放制件公差,提升外观匹配效果;导向销在装配时起导向作用,只需将导向销装配到正确位置,其余配合结构均会安装到位,可充分解决装配难度高、装配不到位的问题;本发明共使用5个几字形卡扣,充分应用限位结构,可有效涵盖前保险杠和大灯匹配区域,提升外观匹配效果;匹配结构采用几字形卡扣时,几字形卡扣离去角较大,可解决拆卸困难的问题,且当售后拆卸损坏时,仅需更换几字形卡扣即可,无需更换零件,维修成本低。

    一种上下全面积刮刷形式刮水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041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81941.5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全面积刮刷形式刮水器,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包括:导轨、滑块、主刮臂、主刮片、滑动器、软轴、电机、副刮臂和副刮片,由电机驱动软轴,软轴带动滑块在导轨中运动,滑块连接主副刮臂,主副刮臂装配连接主副刮片,由电机驱动可最终使主副刮片在风挡玻璃上运动,由外部电源提供交流电,使电机正反转实现往返运动,主副刮片由滑动器连接,滑动器一端固定于副刮片、一端可与主刮片进行滑动,实现整体的刮片长度在玻璃上可进行伸缩,利用电机驱动使主副刮片上下反复运动全面积刮刷玻璃,刮刷区域能够覆盖整个玻璃污区,刮刷无死角,做到视野无盲区提升驾驶安全。

    一种乘用车后保险杠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3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83635.8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后保险杠刚性评价方法,属于后保险杠刚性评价技术领域,包括:确认后保险杠翻遍的长度L2;根据L2的尺寸大小,选择施力压柱的直径S;确认后保险杠翻遍的受力点在车辆左右方向的位置;确认后保险杠翻遍的受力点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根据后保险杠翻遍长度L2的尺寸,选择相应的施加重力、施加速度及保持时间,记录后保险杠翻遍在垂直方向的变形量,并进行评价;该方法通过在数据设计阶段或者实物阶段对后保险杠的局部刚性进行评价,从而评估后保险杠翻遍可承受的重力,避免在车辆交付用户实际使用中出现后保险杠局部变形,甚至后保险杠与车体的固定结构脱落等问题。

    一种汽车轮罩与轮胎包络间隙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0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92961.7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罩与轮胎包络间隙检查方法,包括输入轮胎包络及所在位置的轮罩数据;将轮罩与轮胎包络沿正Y向投影,沿车轮中心X向和Z向绘制两虚线;以车轮中心为圆心,将虚线①沿X向扫掠一定角度,得出两虚线;由上述四虚线得到A区块、E区块及F区块;沿着虚线①方向将轮罩及轮胎包络投影得到投影图;以车轮中心沿X向及Y向各绘制两虚线,轮罩X向前后的边界沿Y向绘制两虚线,轮罩Y向边界沿X向绘制一条虚线,车轮Y向边界沿X向绘制一条虚线;由虚线上述六虚线得到B区、C区及D区,根据ABCDEF六个区块轮罩与轮胎包络间隙要求进行检测。本发明检查方法可以在设计阶段对间隙进行明确要求并进行检查,节省了研发费用及周期。

    一种后车窗洗涤喷头布置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21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2746.1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车窗洗涤喷头布置方法,属于车窗洗涤技术领域,确定喷头落水点线段;确定喷头落水点中心线与后车窗夹角;根据线段和夹角确定喷头位置;在车后窗雨刮初始位置刮片曲线上做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和第四点,其中第一点为刮片近端位置,第二点为刮片近端1/3位置,第三点为刮片1/2位置,第四点为距刮片远端20mm位置;从第一点、第二点和第三点分别做与X‑Z平面平行线并投在后车窗面上的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从第四点做与雨刮远端在后窗玻璃上的曲线平行的第四曲线;将雨刮从初始位置运行至26度,雨刮与第四曲线相交于第五点;从第五点与X‑Z平面平行线并投在车后窗面上形成第五曲线;第五曲线即为扇形喷嘴建议的落水点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