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成形结构吸能盒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19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309174.1

    申请日:2020-04-20

    IPC分类号: B60R19/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成形结构吸能盒,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吸能盒主体呈截面封闭的、面对称的方筒形状,方筒形状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下两个端面分别为上端面及下端面,前后两个端面分别为内侧面及外侧面;所述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均为平面,所述上端面及下端面的端面上均有向上凸起的凸筋,所述内侧面及外侧面的端面上均有向内凹陷的凹筋,所述上端面及下端面与所述内侧面及外侧面相交处均采用导圆角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吸能盒的截面为封闭结构、采用液压成形工艺生产制造,该结构吸能盒不仅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产品性能的提升,还可以实现减重。

    一种液压成形结构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111319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0309174.1

    申请日:2020-04-20

    IPC分类号: B60R19/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成形结构吸能盒,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吸能盒主体呈截面封闭的、面对称的方筒形状,方筒形状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下两个端面分别为上端面及下端面,前后两个端面分别为内侧面及外侧面;所述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均为平面,所述上端面及下端面的端面上均有向上凸起的凸筋,所述内侧面及外侧面的端面上均有向内凹陷的凹筋,所述上端面及下端面与所述内侧面及外侧面相交处均采用导圆角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吸能盒的截面为封闭结构、采用液压成形工艺生产制造,该结构吸能盒不仅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产品性能的提升,还可以实现减重。

    一种内高压成型的上控制臂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2500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43222.X

    申请日:2021-07-26

    IPC分类号: B60G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高压成型的上控制臂结构,其整体呈半弧形结构,包括本体、套管和橡胶衬套,套管焊接在本体一侧端部,橡胶衬套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套管内,另一端为开口结构,橡胶衬套能够与转向节柔性连接。本发明本体采用封闭管结构,通过截面的特殊设计实现控制臂的高刚度性能;再加上本体中部和端部附近区域通过增大截面周长提升截面的抗弯性能,进一步的提升控制臂的刚度和疲劳性能;本体采用内高压成型工艺,具备良好的可制造性,可以实现一模多件,材料利用率较普通冲压焊接结构高,所以材料及制造成本较低;本体采用封闭管截面,相比冲压焊接结构,无连接焊缝,所以可进一步提高疲劳强度。

    一种1500Mpa级抗疲劳电动出租车扭力梁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25439.3

    申请日:2020-11-24

    IPC分类号: B60G7/00 B60G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00Mpa级抗疲劳电动出租车扭力梁,其整体为半弧形对称结构,包括横梁(1)、纵臂(2)、加强板(3)、套管(4)、弹簧托盘(5)、减振器支架(6)、端板(7)、轮边支架(8)和衬套(9);横梁(1)两端分别焊接有纵臂(2),且在横梁与纵臂(2)焊接处设置加强板(3);纵臂(2)顶端与套管(4)焊接固定;端板(7)通过轮边支架(8)连接在纵臂(2)外侧连接;弹簧托盘(5)焊接在纵臂(2)内侧;减振器支架(6)焊接在纵臂(2)于弹簧托盘(5)之间;扭力梁衬套(9)安装在衬套(9)内;所述横梁(1)为等截面周长的封闭管梁冲压结构。

    一种电动车副车架集成式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579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834429.5

    申请日:2022-07-14

    IPC分类号: B62D21/15

    摘要: 本发明属于乘用车底盘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副车架集成式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结构;包括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和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盖板;所述的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为一体件,其呈十字型封闭截面结构;在吸能盒主体上下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凸台,在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第三和第四凸台;在吸能盒主体上相邻凸台交接处设有总计12个圆角,从而形成12条主吸能传力路径;本发明能够实现零件的高碰撞吸能性、高碰撞变形稳定性,同时兼具低成本和轻量化的优点。

    基于管材冷冲压成形CAE仿真结果的副车架逆向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5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7632.6

    申请日:2023-02-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管材冷冲压成形CAE仿真结果的副车架逆向重构方法,涉及乘用车底盘零件设计技术领域,包括S1、采用管材冷冲压成形技术设计副车架结构;S2、管材冷冲压成形CAE仿真并导出结果模型;S3、管材冷冲压成形CAE仿真结果模型与设计模型对比;S4、基于管材冷冲压成形CAE仿真结果模型副车架逆向重构;S5、管材冷冲压成形结构副车架其余零件成形CAE校核;总成强度和疲劳CAE校核和S6、管材冷冲压成形结构副车架数据锁定六个步骤。本发明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了开发成本的降低和开发效率的提升,同时大幅提升了副车架虚拟样机和后续物理样机的尺寸精度,进而保证了管材冷冲压成形结构副车架的强度和疲劳耐久性。

    基于内高压成形仿真结果的副车架逆向重构降内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71343.3

    申请日:2023-02-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内高压成形仿真结果的副车架逆向重构降内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内高压成形技术设计副车架结构;S2,采用高成形内压和低成形内压分别完成CAE仿真并导出低成形内压结果模型;S3,采用低成形内压的CAE仿真结果模型与设计模型对比;S4,基于低成形内压的CAE仿真结果模型的副车架逆向重构:先逆向重构内高压成形管梁,以内高压成形管梁逆向重构数据为基础再重构与其焊接搭接支架数据;S5,副车架其余零件的普通冲压成形CAE校核、总成强度和疲劳CAE校核;S6,锁定内高压成形结构的副车架数据。本发明采用数字化的方式有效降低成形内压,实现内高压成形零件成本降低,提升内高压成形结构副车架虚拟样机的开发效率和降低开发成本。

    一种扭力梁前束外倾机加补偿和台架验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54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49343.0

    申请日:2023-03-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梁前束外倾机加补偿和台架验证的方法,包括分别完成扭力梁生准3D结构设计冻结和悬架性能参数设计冻结;扭力梁前束外倾CAE变形模型建立和求解;扭力梁前束外倾CAE变形结果后处理;基于扭力梁前束外倾CAE变形结果,给与扭力梁前束外倾等值、反向机加角度补偿;利用扭力梁悬架系统台架试验台,模拟扭力梁悬架整车下线状态,实物验证扭力梁前束外倾变形补偿值。本发明在扭力梁零部件开发阶段就完成前束外倾机加补偿和台架验证,大幅缩短开发周期,提升开发效率,节约开发成本,实现了扭力梁前束外倾设计精度提升,有效保证扭力梁悬架系统车辆操作稳定性和轮胎耐久性,为主机厂开发扭力梁悬架前束外倾补偿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电动车副车架集成式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579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4429.5

    申请日:2022-07-14

    IPC分类号: B62D21/15

    摘要: 本发明属于乘用车底盘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副车架集成式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结构;包括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和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盖板;所述的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为一体件,其呈十字型封闭截面结构;在吸能盒主体上下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凸台,在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第三和第四凸台;在吸能盒主体上相邻凸台交接处设有总计12个圆角,从而形成12条主吸能传力路径;本发明能够实现零件的高碰撞吸能性、高碰撞变形稳定性,同时兼具低成本和轻量化的优点。

    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4614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23198494.3

    申请日:2021-12-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连杆后副车架结构,其包括前横梁、左右对称的两个纵梁、后横梁前板和后横梁后板构成框架式结构。前横梁两端设置有衬套套管;两纵梁的一端搭接固连在前横梁上,其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套管;后横梁前板和后横梁后板搭接固连构成的后横梁总成在靠近后衬套套管的一端搭接固连在两纵梁之间;在两纵梁靠近前横梁处的上下部位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上控制臂安装支架和前束控制臂安装支架;在纵梁底部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稳定杆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封闭管结构、优化管截面、支架采用X向翻边结构等,使零件达到轻量化、低成本、高刚度性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