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悬缸、油气悬挂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517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26185.9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悬缸、油气悬挂系统和车辆,所属车辆技术领域,油气悬缸包括:缸筒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缸筒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不同横截面积的活塞杆,缸筒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缸筒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第一腔室,且两个活塞杆分别位于两个独立的第一腔室内;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腔室和固定阻尼,固定阻尼使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设置了不同横截面积的双活塞杆,大直径端作为重载活塞杆,小直径端作为空载活塞杆,空载活塞杆由于横截面积较小,能够提高空载工作时的压力,使该压力大于悬缸的启动压力,便于调试悬缸,解决了悬缸依据满载载荷设计,直径过粗,导致空载压力极低的问题。

    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监测系统和车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94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1934.7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监测系统和车辆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参数信息;对车辆参数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并得到姿态数据;基于姿态数据控制3D数字模型动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车辆参数信息,并对车辆参数信息进行运算处理,从而驱动3D数字模型进行运动,能够形成与实体车辆一一映射的动作状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测试的数据直接驱动3D数字模型,或为了保证3D数字模型驱动的实时性,提高3D数字模型运算效率,会将3D数字模型进行降阶处理,但降阶处理的程度复杂,且实时性不高,而本申请能够提高3D数字模型的实时性,使得3D数字模型能够实时展现车辆的动作状态。

    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和液压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839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1458.X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和液压实验系统,涉及液压实验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减小液压实验系统中主泵排量和规格,从而减小动力源的功率负担,降低成本。该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包括液压执行元件,其包括第一活塞杆和负载腔;控制阀,其出口与蓄能部用于驱动第二活塞杆复位;负载腔连通;第一泵体,其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控制阀的入口连通;第一蓄能器,其油口与第一管路连通;负载元件,其包括相连接的蓄能部和第二活塞杆,蓄能部用于驱动第二活塞杆复位;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一活塞杆能够带动第二活塞杆移动并挤压蓄能部。

    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450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724246.6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油气悬挂装置包括:车架;中悬挂缸,与车架相连,中悬挂缸包括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后悬挂缸,与车架相连,后悬挂缸包括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蓄能器,与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相连通;其中,第一有杆腔与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一无杆腔与第二无杆腔相连通。本发明所提供的油气悬挂装置,包括车架、中悬挂缸、后悬挂缸及蓄能器,中悬挂缸的第一有杆腔与后悬挂缸的第二有杆腔相连通,中悬挂缸的第一无杆腔与后悬挂缸的第二无杆腔相连通,使得中悬挂缸和后悬挂缸的伸缩相互补偿,形成液压平衡梁的效果,从而使得工程车辆的前后车轮能快速响应路面的起伏变化。

    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和液压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839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191458.X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和液压实验系统,涉及液压实验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减小液压实验系统中主泵排量和规格,从而减小动力源的功率负担,降低成本。该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包括液压执行元件,其包括第一活塞杆和负载腔;控制阀,其出口与蓄能部用于驱动第二活塞杆复位;负载腔连通;第一泵体,其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控制阀的入口连通;第一蓄能器,其油口与第一管路连通;负载元件,其包括相连接的蓄能部和第二活塞杆,蓄能部用于驱动第二活塞杆复位;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一活塞杆能够带动第二活塞杆移动并挤压蓄能部。

    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4505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24246.6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油气悬挂装置包括:车架;中悬挂缸,与车架相连,中悬挂缸包括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后悬挂缸,与车架相连,后悬挂缸包括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蓄能器,与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相连通;其中,第一有杆腔与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一无杆腔与第二无杆腔相连通。本发明所提供的油气悬挂装置,包括车架、中悬挂缸、后悬挂缸及蓄能器,中悬挂缸的第一有杆腔与后悬挂缸的第二有杆腔相连通,中悬挂缸的第一无杆腔与后悬挂缸的第二无杆腔相连通,使得中悬挂缸和后悬挂缸的伸缩相互补偿,形成液压平衡梁的效果,从而使得工程车辆的前后车轮能快速响应路面的起伏变化。

    液压制动系统和工程机械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53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27666.6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动系统领域,提供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和工程机械,包括供油装置、n个行车制动组件和脚踏阀。至少一个行车制动组件包括继动阀和湿式制动器,继动阀设置在供油装置与湿式制动器之间。脚踏阀设置在供油装置与继动阀的控制端之间,用于控制供油装置与继动阀的控制端的连通或断开。当脚踏阀导通供油装置与继动阀的控制端时,继动阀接通供油装置与湿式制动器。此时,供油装置可将液压油经继动阀输送至湿式制动器,使湿式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液压制动系统通过脚踏阀控制继动阀导通或切断供油装置与湿式制动器的连通,当继动阀导通供油装置与湿式制动器时,供油装置可通过继动阀为湿式制动器提供充足的液压油。

    制动阀组、液压制动系统和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6494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32744.7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领域,提供一种制动阀组、液压制动系统和工程机械,包括阀体蓄能器和逻辑阀。阀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P1、第一回油口T1和第一工作油口。蓄能器同时与第一工作油口、第一进油口P1和第一回油口T1连通。逻辑阀设置在蓄能器与第一回油口T1之间,逻辑阀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油口PP2,第一先导油口PP2与第一进油口P1连通。当该制动阀组应用到液压制动系统,且液压制动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到达第一先导油口PP2,逻辑阀切断蓄能器与第一回油口T1的连通。当液压制动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停止向第一进油口P1供油,逻辑阀导通蓄能器与第一回油口T1,蓄能器通过逻辑阀向第一回油口T1卸油,实现蓄能器泄压。

    矿用车架及矿用车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58232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2239939.X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车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保险杠总成、前纵梁总成、圈梁总成和后纵梁总成,所述后纵梁总成之间安装有扭力筒总成和后尾座总成,所述后纵梁总成上分别安装有举升座总成,由所述前纵梁总成至所述后纵梁总成呈截面渐缩的梯形布置。由前纵梁总成至后纵梁总成的截面逐渐变化无突变,受弯、受扭皆较均匀,焊缝不容易开裂。在此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矿用车架的矿用车。

    供油装置、液压系统和作业机械

    公开(公告)号:CN21991134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1671179.4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设备领域,提供一种供油装置、液压系统和作业机械,包括液压油箱、恒压变量泵、加热组件和安全阀。恒压变量泵用于将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泵送至执行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开关阀和溢流阀,开关阀和溢流阀串联后连接到恒压变量泵的出油端与液压油箱之间。安全阀与加热组件并联。其中,溢流阀的溢流压力P1小于恒压变量泵的切断压力P2小于安全阀的卸油压力P3。当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需要加热时,打开开关阀,由于P1小于P2,因此,液压油经溢流阀回流至液压油箱内,在液压油带压循环的过程中,实现液压油的升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装置,无需外接电加热等组件,解决了使用电加热装置加热液压油带来的诸多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