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1765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80010588.2
申请日:2006-02-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10/052 , H01M10/44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含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硅的负极;正极;和非水电解质,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5μm以上20μm以下,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所述非水电解质的重量的10重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419716A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01807177.5
申请日:2001-03-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6 , H01M10/052 , Y10T29/49115
Abstract: 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含能够与锂成合金的活性材料微粒。不会与锂成合金的金属元素通过扩散分布到活性材料微粒中。
-
公开(公告)号:CN1723584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480001815.6
申请日:2004-06-0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负电极、正电极和非水电解质,其中该负电极通过在作为集电器的导电金属箔表面,烧结含硅和/或硅合金的活性材料颗粒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层而制造,其特征在于该非水电解质含有溶解于其中的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691371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6406.0
申请日:2005-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由吸储·释放锂的活性物质构成的颗粒配置在集电体上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颗粒(2)以其底面部埋入在集电体(1)的表面形成的凹部(1a)中的状态直接与所述集电体(1)的表面接合,并且,在由与集电体(1)的表面直接接合的活性物质颗粒(2)构成的第一颗粒层上,也可以设置第二颗粒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367545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510066406.0
申请日:2005-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由吸储·释放锂的活性物质构成的颗粒配置在集电体上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颗粒(2)以其底面部埋入在集电体(1)的表面形成的凹部(1a)中的状态直接与所述集电体(1)的表面接合,并且,在由与集电体(1)的表面直接接合的活性物质颗粒(2)构成的第一颗粒层上,也可以设置第二颗粒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359748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80001815.6
申请日:2004-06-0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负电极、正电极和非水电解质,其中该负电极通过在作为集电器的导电金属箔表面,烧结含硅和/或硅合金的活性材料颗粒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层而制造,其特征在于该非水电解质含有溶解于其中的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278440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410007856.8
申请日:2004-03-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02 , H01M4/0471 , H01M4/386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是将包括含硅和/或硅合金的活性物质粒子和粘合剂的合剂层在非氧化性气氛下在金属箔集电体(1)的表面(1a)上烧结而得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箔集电体(1)的表面(1a)上形成有凹凸,凸部(2)的至少一部分侧面具有随着靠近顶端向外侧扩展的弯曲(2a)形状,粘合剂进入到该弯曲部分(2a)的空间内。根据本发明,使合剂层和集电体(1)的粘合性增强,因而循环性能得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241278C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01807177.5
申请日:2001-03-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6 , H01M10/052 , Y10T29/49115
Abstract: 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含能够与锂成合金的活性材料微粒。不会与锂成合金的金属元素通过扩散分布到活性材料微粒中。
-
公开(公告)号:CN1449589A
公开(公告)日:2003-10-15
申请号:CN01814825.5
申请日:2001-08-3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B22F7/08 , C22C1/0425 ,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3 , H01M4/661 , H01M4/662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4/803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10T2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的负电极,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以下方法制成:提供作为集电器的表面粗糙度在0.2微米以上的导电金属箔和含有硅和/或硅合金的活性材料颗粒与导电金属粉末的混合物,烧结所述集电器表面的所述混合物;还涉及包含该负电极的再充电式锂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468488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110326707.8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67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345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200/20 , Y02E60/12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达到过充电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压敏式的电流遮断机构工作的安全性优异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在从正极极板向电池外部导出电流的导电路径、以及从负极极板向电池外部导出电流的导电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路径,具备与外包装体内部的压力的上升对应地遮断电流的电流遮断机构,其中在所述正极极板的表面,存在选自具有环己基及苯基的低聚物、具有环己基及苯基的低聚物的改性物、具有环己基及苯基的聚合物、以及具有环己基及苯基的聚合物的改性物中的至少一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