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31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53633.7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无锡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源感知联合的充电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运维管理相关领域,该系统包括:监测数据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测数据集;故障预测模块用于将设备状态输入适配预测单元,输出多个故障预测数据集;需求预测模块用于进行预定时间周期内的需求预测;运维紧急性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故障预测数据集和预测充电需求进行运维紧急性分析;运维方案优化分析模块用于结合充电站分布拓扑和预定维修资源进行运维方案分析;运维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最优运维方案进行运维管理。解决了现有充电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存在的运维效率和运维管理水平不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运维效率和运维管理水平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31925.6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14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合动态极端环境模拟的配电网保供需求预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极端环境电力数据库并分类标定,获取标定数据库,基于此提取用电行为构建用电需求响应模型。按照极端环境模拟信息提取参数,结合配电网分布特性等数据建模生成仿真模型。根据标定数据库构建策略库,对模拟参数优化确定优化参数,基于优化参数优化仿真模型,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极端环境下对配电网保供需求预测不准确、不全面、不灵活且缺乏持续优化机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保障配电网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运行和持续供电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21667.3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时段交通网‑配电网耦合运行分析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领域,首先,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多时间段的,含无人驾驶车流的交通网‑配电网耦合运行模型,该模型由以无人驾驶车流和配电网总体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上层系统最优优化问题和刻画交通网中传统车流出行行为的下层随机用户均衡优化问题组成,以半动态交通流刻画各时段间车流关系,实现多行为主体、多行为准则下,含无人驾驶车流的交通网‑配电网多时段耦合运行方式的准确刻画。其次,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部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通过上下层SUE优化问题的内部迭代和各时段的外部迭代,处理问题建模引入的复杂非线性项,实现所述耦合运行分析模型的线性化和高效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821667.3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时段交通网‑配电网耦合运行分析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领域,首先,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多时间段的,含无人驾驶车流的交通网‑配电网耦合运行模型,该模型由以无人驾驶车流和配电网总体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上层系统最优优化问题和刻画交通网中传统车流出行行为的下层随机用户均衡优化问题组成,以半动态交通流刻画各时段间车流关系,实现多行为主体、多行为准则下,含无人驾驶车流的交通网‑配电网多时段耦合运行方式的准确刻画。其次,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部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通过上下层SUE优化问题的内部迭代和各时段的外部迭代,处理问题建模引入的复杂非线性项,实现所述耦合运行分析模型的线性化和高效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7970.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江南大学 , 国网无锡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移动充放电设备应急电力供应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应急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移动充放电设备的电力输出参数进行解析,构建电力供应参数列表,获得多应急设备的电力需求信息,配置各应急设备的供应优先级;建立需求‑供应匹配关系,基于所述需求‑供应匹配关系进行供应方案搜索,获得供应备选方案;进行供应评价,确定供应管理执行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电力需求的精细化分析和对供应资源的合理调配,难以实现最优的电力分配,导致部分关键设备电力供应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精准需求分析,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分配,确保关键设备优先得到充足电力供应,提高供电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4861.6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283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计及按需自治移动系统的交通网‑配电网耦合系统定价机制,考虑AMoDS接入后交通网中的可控与不可控混合车流,提出了双层电力交通耦合模型,上层为包含配电网与交通网可控电动汽车车流的社会最优(SO)模型,下层为以交通网不可控车流为主体的随机用户均衡(SUE)模型,设计了基于逆优化的定价方法,使下层不可控车流达到最低成本的同时收取最低的额外费用。本发明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现实中交通网的场景,提出满足用户心理预期的定价策略,以优化计及AMoDS交通网‑配电网耦合系统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1021.6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交易及需求响应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涉及新能源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需求响应机制模型,优化得到需求响应后的能源负荷曲线;建立碳交易模型,将碳排放成本纳入系统运行总成本;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考虑功率平衡、风电出力、能量转换设备及储能设备约束;模型求解,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求解得到优化调度结果本发明建立了考虑碳交易及需求响应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机制,通过考虑阶梯碳交易机制,将碳排放与系统运行成本绑定,从而达成控制碳排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0791.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3213 , G06F17/16 , G06F17/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方法,涉及综合能源系统领域,本发明考虑了碱性电解制氢系统过程中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换热器将电制氢产生的热量回收到供热网络中,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构建了包含风电、光伏‑氢气和供热系统的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模型,提出了基于多仿射决策规则的鲁棒优化模型求解方法,提升了对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9076.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励刚 , 芮智 , 王吉文 , 徐潇源 , 汤伟 , 谭振飞 , 李端超 , 严正 , 汪伟 , 施路炜 , 叶海峰 , 徐斌 , 章莉 , 马伟 , 高博 , 丁国成 , 陈庆涛 , 丁津津 , 李金中 , 谢毓广 , 张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电站有功‑无功运行包络计算方法和计算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网络拓扑,建立网络线性潮流模型;基于电网安全约束,构建储能电站运行包络矩形模型;基于储能出力需求,构建储能电站运行包络扩展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储能电站的运行包络,将电力系统的电压约束映射为储能电站的输出限制,本发明首先构建了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运行包络矩形模型,用于在满足电压约束的条件下,为储能电站控制提供更大灵活性,随后,通过在p‑q平面上寻找新顶点生成五边形扩展操作包络,从而提升储能电站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5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0995970.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10 , H02J3/46 , H02J3/00 , G06F18/213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光伏出力相关性的表后系统光伏分解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所述方法为:基于min‑max归一化对历史量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定义用户净负荷数据的上下包络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表后光伏装机容量估计;基于DBSCAN聚类,对典型用户负荷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基于用户负荷特征曲线建立表后光伏用户负荷拟合模型,基于光伏出力相关性建立表后光伏用户的光伏出力拟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光伏出力相关性系数求解模型;基于求解所得光伏出力相关性系数,结合表后光伏用户的净负荷实时量测数据,进行表后光伏出力实时分解。本发明基于有限的量测信息实现表后光伏出力的实时分解,能够增强表后光伏用户对表前侧的可观性,有助于制定最优调度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