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2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419058.X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渐开线型面的关节轴承三工位挤压装配工艺,将待装配的内圈和外圈对准并粘贴上衬垫后,整体置于一侧的正向定位挤压工位并挤压形成正向定位中间件,然后通过第一机械手将其翻转180°置于中间的反向定位挤压工位并挤压形成内圈与外圈的中心定位,再通过第二机械手将其翻转180°置于另一侧的渐开线型挤压工位,外圈在渐开线型的压配模腔中包覆内圈,逐步放松并达到使用要求。本发明装配好的关节轴承内外圈对中性良好;利用渐开线型面模具,防止轴承内外圈装配过紧,省去了滚松处理工艺;通过三工位连续挤压,中途不需要更换模具,节省了单件工时,便于控制单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7216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417764.0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关节轴承双向同步挤压自对中装配方法,将根据需求加工好的关节轴承的内圈毛坯和外圈毛坯进行装配,其中衬垫粘贴于外圈毛坯的内孔上,整体置于双向同步挤压模具中,利用模具形成的带有周向沟槽的圆柱空腔,使外圈材料优先流向与内圈球心同心的模具沟槽内,内圈和外圈同心自动对中,并在对中条件下继续进行双向挤压外圈毛坯,迫使外圈材料包覆内圈,实现装配过程。本发明装配后关节轴承内外圈对中性好,自润滑衬垫不易起皱;装配后轴承外圈的机加工量大幅减少,节省了加工工时;无需频繁更换模具,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好,有利于关节轴承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879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411198.2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材料应变‑硬度关系检测方法,利用可获得大应变的待测试样,对半管形试样带球形凹坑的轴向侧平面进行喷漆处理,将喷漆后的半管形试样垂直放置于上下模的中心,通过自上而下的挤压以产生压缩变形,在变形同时通过采集形变图像获得应变原位测定数据;将压缩变形后的半管形试样切割后镶嵌至酚醛树脂中进行硬度测试,通过对硬度数据修正后拟合得到应变‑硬度关系。本发明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实时测定试样的应变分布,并直接测量变形后试样的表面硬度分布,以测得应变和硬度数据为基础,确定材料的应变‑硬度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87709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1226642.2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转向节臂的热锻成形工艺方法,根据实际转向节臂目标锻件,按照锻件体积精确下料后,通过初步挤压得到两端小、中部大的初始坯料;经对初始坯料的中部拍扁得到扁平形状,最后通过一模两件模具进行预锻和终锻成形后得到成品零件。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获得相对均匀的材料流动,降低出现折叠或裂纹等缺陷的风险,提高产品合格率,并能够改善转向节臂的金属流线,获得更为均匀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分布,提升转向节臂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1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47491.9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塑性成形中坯料与模具界面的接触传热系数测量方法,首先将工件材料加工为带有外凸台的标准试件,再将标准试件在加热炉上加热至设定温度,然后将标准试件放入预热后的待测模具材料制作的上、下测试块中进行压缩变形,测量压缩变形后标准试件的外凸台的倾斜角度,根据倾斜角度值查询对应的接触换热系数标定曲线,确定工件与模具界面的接触传热系数。本发明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对接触温度的限制与嵌入式测温传感器的测量误差,有效提高接触传热系数测定的范围与准确性,节约了实验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01455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226660.0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长轴类锻件的制坯方法及其模具,包括:上模部分、相对设置的下模部分以及设置于其间的浮动模具,其中:上、下模部分的模具内腔均为端部直径小且中部直径大的结构;浮动模具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浮动模板、模块固定圈、碟形弹簧以及瓣形模块。本发明通过挤压的方式能够在细长棒料两端保持小直径的情况下向棒料中心聚料,并且通过浮动模具的结构设计,利用瓣形模块与坯料的接触实现局部降温,减少该部分坯料径向变形趋势,达到棒料中部变截面制坯的目的,此外还可根据挤压模腔尺寸对制坯尺寸进行调节,适用于具有类似特征的模锻制坯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16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766909.6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IPC: G01R33/16
Abstract: 一种爪极式发电机转子磁性能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测试基座以及固定设置于测试基座上的带槽导磁环,其中:待测发电机转子固定设置于测试基座内且其线圈正对带槽导磁环,带槽导磁环与直流磁性能测量仪相连,当待测发电机转子工作时带槽导磁环由感应磁场生成检测电流,经直流磁性能测量仪检测换算得到爪极式发电机转子磁性能。本装置测量结果更为敏感更为直接地反映爪极式发电机转子的优劣,整个测试流程相对简单,可以大幅节省测量成本。可以实现电机装配前每件无损检测,用于分析转子装配与爪极制造工艺对转子磁性能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96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770735.1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长轴类零件径向与端部自动化挤压成形系统及其成形方法,包括:机架,活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径向锻造机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于径向锻造机构的两侧的加热机构与端部成形机构。成形时,首先将棒料置于径向锻造机构中,通过多个径向设置的伺服驱动的独立锻造工作单元的协调运动,完成中部的径向成形;然后通过锻造机构夹紧坯料沿导轨整体运动至加热区,完成零件的端部加热;最后整体移动至端部成形区,通过抱紧机构抱紧,挤压杆对端部进行挤压,完成相应的端部变形。与传统方法相比,省去了中间件物流中转过程,使制造流程集约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制造成本;整个过程仅需一次装夹定位,大幅度提高长轴件的同轴度,便于实现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240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316766.5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R43/048 , H01R4/62 , H01R4/12
Abstract: 一种铝铜结构的旋转施压连接方法,通过对退火状态的铜片和经过表面刻槽的、处于时效硬化状态的铝件进行清洗处理后,然后用旋压头对置于铝件上的铜环外侧端部进行旋转施压,将铜环外侧压弯90°同时逐步减薄,与铝件外侧表面贴合并部分压入凹槽,使得铜片与铝件连接。本发明在不加热的情况下,能够快速高效、简便可靠、低成本的完成铝铜结构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1410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70763.3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伺服驱动小变形径向精密锻造装置,包括:锻造机构以及正对其中心设置的进给机构,其中:锻造机构包括多个径向设置的伺服驱动的独立锻造工作单元,进给机构通过轴向输送并控制旋转坯料,由锻造工作单元实现径向柔性旋转锻造;锻造工作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动力机构、一级减速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锻头和导向机构,其中:动力机构将转动扭矩通过一级减速机构输出至曲柄连杆机构并转换为往复运动,锻头与导向机构相接触以实现限位精确锻造。本发明能够实现设备的柔性化与智能化的同时拓展设备的应用范围,提高其通用性;同时简化机构,降低设备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