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0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79473.6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氮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加压电渣重熔制备低氧低铝高氮不锈钢的渣料及使用方法。渣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aF264~72%,CaO14~18%,MgO2~6%,SiO24~10%,Ce2O32.5~7%,其余为均低于0.5%的杂质。使用方法包括:使用加压电渣重熔制备低氧低铝高氮不锈钢的渣料,使用待重熔高氮不锈钢作为自耗电极,以复合电极形式持续加入脱氧剂,在加压氮气气氛下进行电渣重熔,得到高氮不锈钢电渣锭。结合渣料和脱氧剂的优势实现低氧控制;通过控制渣‑金间反应控制铝含量,通过Ce2O3替代现有渣料中的Al2O3提升熔速。冶炼的高氮不锈钢电渣锭洁净度高、表面质量好、凝固组织致密。
-
公开(公告)号:CN1159714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1305403.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北大学
IPC: B22D11/22 , B22D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表面开裂的方法,在通过喂入钢带来增大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的心部的温度的降低幅度时,通过增加结晶器和二冷区的冷却强度来增大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的坯壳的温度的降低幅度,以降低所述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的表面的开裂倾向,进而改善所述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的表面质量。本发明通过加速连铸坯坯壳和心部温度降低的方法,在提高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内部质量的同时改善连铸坯表面质量,在生产源头解决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表面易开裂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制备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1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4779.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及了一种加压气相渗氮和底吹氮气高效精确增氮的高氮钢制备方法,包括:向加压感应炉的炉腔内充入第一目标氮气压力,进入钢液表面气相增氮阶段;而后加压底吹氮气,通过调节氮气瓶的输出压力来控制底吹氮气压力,同时控制底吹流量,进入加压气相渗氮和底吹氮气增氮阶段。而后停止加压底吹氮气,继续向加压感应炉的炉腔内充入浇铸所需的第二目标氮气压力,进入浇铸氮气压力下钢液表面气相增氮阶段。本申请通过结合底吹氮气提高了增氮效率,大大缩短了制备周期,从而提高了高氮钢的生产效率。另外,通过分阶段精确控制氮气压力、底吹流量和增氮量,结合计算公式进行动力学预测,实现对钢液氮含量的精确控制,满足不同高氮钢产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65488.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nventor: 施建军 , 王星星 , 潘昆明 , 李花兵 , 龙伟民 , 彭岩 , 张雨雷 , 贾连辉 , 陈金虎 , 温国栋 , 王青川 , 冯浩 , 李立建 , 谢旭 , 纠永涛 , 李帅 , 方乃文 , 田宏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铝/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的结合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铝晶胞晶体模型和铁晶胞晶体模型构建多种晶体结构模型,确定分别和每种晶体结构模型对应的切分方式,并基于不同的切分方式切分对应的晶体结构模型,得到切分后的多种晶体结构模型,基于目标铝晶胞晶面、目标铝基钎料晶面和目标高氮钢晶面构建铝‑第一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基于多种第二铝基钎料组分调整铝‑第一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得到铝‑第二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对两个界面复合模型的结合性能进行评定,得到结合性能评定结果,以得到结合性能评定结果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第一铝基钎料或第二铝基钎料为目标铝基钎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5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21530.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5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介质中电脉冲处理提高不锈钢耐蚀性能的方法,涉及不锈钢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不锈钢置于高压釜的电解质中作为工作电极,并在电解质中设置辅助电极,向高压釜中充入氮气使高压釜加压,通过对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施加交替电脉冲,使不锈钢表面在交替脉冲电场下进行电化学渗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向高压釜中充入氮气使高压釜加压,在交替脉冲电场进行不锈钢表面的电化学渗氮,大大提高了不锈钢的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05315.5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氮硅脱氧钢的增氮控制方法、制备方法及高氮硅脱氧钢。所述增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钢水温度为液相线温度以上30~40℃,氧含量为20~40 ppm条件下,在钢水精炼过程中采用底吹的方式将氮气维持在第一压力和第一流量的条件下吹入所述钢水中,得到目标钢水;其中,所述第一压力选自1~1.5 Mpa,所述第一流量选自2000~2500 L/min。上述的控制高氮硅脱氧钢的增氮速率的方法中,精确控制钢水温度和氧含量,调节好钢水的组成,从而排除了其他因素对增氮速度的影响,达到稳定控制增氮速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6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323194.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熔池混匀时间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全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复合吹炼的工艺参数,基于π定理和量纲齐次定理,建立熔池混匀时间预测公式;根据所述工艺参数、熔池混匀时间预测公式,基于物理模拟、正交实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全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复合吹炼条件下不同工艺参数与熔池混匀时间预测公式;获取当前的工艺参数,并根据全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复合吹炼条件下不同工艺参数与熔池混匀时间预测公式确定熔池混匀时间的预测值;根据预测值、当前的工艺参数以及训练好的熔池混匀时间预测模型,确定熔池混匀时间的最终预测值;本发明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实现全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熔池混匀时间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64982.3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废钢预热功能的炼钢装置,涉及炼钢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电弧炉和废钢预热竖井,废钢预热竖井的废钢出口和电弧炉的废钢入口连通,废钢出口设置于废钢预热竖井的下部,废钢预热竖井的烟气出口设置于废钢预热竖井的上部,废钢预热竖井自上至下依次分为多个井段,除最底部的井段外,其余每个井段的底部结构均为一个手指型阀门,手指型阀门闭合时能够支撑该井段内的废钢,打开时能够使得其上的废钢落入至下个井段内。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改变竖井的结构进而能够提高预热效果、能够延长竖井以及电弧炉的使用寿命以及能够充分利用烟气中的显热和化学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18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88522.X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钒轴承钢铸态组织的分步腐蚀方法,涉及金相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利用粗雕腐蚀液对样品进行腐蚀,可以显现出含钒高氮轴承钢的铸态组织中枝晶、铁素体以及析出相的基本轮廓,然后采用细琢腐蚀液对粗雕样品进行腐蚀,能够清晰完整地显示含钒高氮轴承钢的铸态组织中枝晶、铁素体以及析出相的形貌、尺寸、分布和数量;本发明采用分步腐蚀,使腐蚀质量高、效果易控,可用于铸态组织的观察研究以及宏观偏析的测量评定。本发明提供分步腐蚀方法对含钒高氮轴承钢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0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44171.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噪声和温度的电弧炉泡沫渣高度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获取目标工艺条件对应的噪声控制范围以及温度控制范围,其中噪声控制范围为泡沫渣合理埋弧的噪声范围,所述温度控制范围为泡沫渣合理埋弧的温度范围,然后获取电弧炉中设定时间段内的动态平均温度以及动态平均声强,通过判断动态平均温度以及动态平均声强是否处于噪声控制范围以及温度控制范围内,来控制吹氧和喷碳。本发明通过将动态数据与控制范围相比较,更加客观地分析出电弧炉内泡沫渣的高度情况,进而控制吹氧和喷碳,避免了因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造成泡沫渣高度调控的误差,从而实现对电弧炉内泡沫渣的高度进行精准有效地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