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92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90211.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B06B1/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振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四机反向驱动自平衡振动机及参数确定方法。四个内质体对称分布于外质体上;四个激振器分别安装在内质体质心处,同一竖直方向的两个激振器旋转方向相同,同一水平方向的两个激振器旋转方向相反;利用振动自同步原理,建立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推导实现反向同步运转的同步性判据和同步状态保持稳定的稳定性条件,最终界定出系统实现自平衡功能的稳定区域。本发明实现四个内质体的圆周运动轨迹,有效提高振动机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外质体受到的激振力相互抵消,达到传递给基础载荷最小,有效解决系统隔振问题;在第一亚共振区域工作,相同振幅条件下,降低了振动系统所需电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3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746569.7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层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雾化沉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表面功能梯度涂层成型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雾化沉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表面功能梯度涂层成型机,包括主体框架、多喷头混合雾化模块、涂层厚度测量模块、烘干模块和圆柱壳旋转移动模块,所述主体框架的右部为喷涂功能区、左部为烘干功能区,多喷头混合雾化模块及涂层厚度测量模块设置于喷涂功能区的顶部,烘干模块设置于烘干功能区的顶部,圆柱壳旋转移动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雾化沉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表面功能梯度涂层成型机,能够实现对于涂层厚度的精准把控,还能避免由人工喷涂操作对于涂层质量造成的瑕疵。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811541887.X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振动球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机驱动高频振动球磨机的设计参数确定方法,该振动球磨机包括:两个激振器、质体1和质体2、弹簧A与弹簧B;其中质体1和质体2皆既为中心对称又为轴对称结构,质体1位于质体2的中心空间,通过弹簧A与质体2的内壁连接;质体2的对称边缘通过弹簧B与地基相连;两个激振器对称的设置于质体2中,两个激振器中各有一偏心转子,偏心转子由各自的感应电动机驱动,分别绕着旋转轴线中心旋转,旋转都是逆时针方向且转速相同,自同步振动驱动球磨机工作。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讨论质体相对运动、推导同步性条件和稳定性条件。提高了振动球磨机的粉碎效率及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82220.9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用卡箍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纤维和金属丝共固化缠绕的航空发动机高阻尼卡箍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卡箍包括上箍带和下箍带通过连接绳安装在一起,接触毡垫粘接在上箍带和下箍带内侧:所述上箍带、下箍带均由三层不同材料结构构成,其中外层为金属层,内层为纤维层,中心层为复合材料中心框架;所述毡垫为金属丝束与碳纤维丝束基于二维平面进行网状编织而成。本发明装配方便,质量轻度高、抗腐蚀、减振、抗老化并且能够达到该高阻尼卡箍的材料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652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326589.7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7/06 , B32B27/34 , B32B27/02 , B32B27/06 , B32B3/28 , B32B37/12 , F16F9/53 , F16F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填充磁流变阻尼复合材料的夹层波纹减振结构,设有外圆柱壳、内圆柱壳,在外圆柱壳与内圆柱壳之间设有复合材料波纹夹层,所述复合材料波纹夹层设有多个斜边,每两个斜边与外圆柱壳、内圆柱壳共同组成梯形折线,所述梯形折线以内圆柱壳的圆心为中心圆周阵列在内圆柱壳的外圆上,所述梯形折线包括磁流变阻尼材料单元,所述磁流变阻尼材料单元设置在两个斜边的下端部之间,所述磁流变阻尼材料单元还设置在两个斜边的上端部之间,本发明的优点是:梯形斜面可用于吸收冲击力,作支撑结构,磁流变阻尼材料单元起缓冲作用,可以实现阻尼性能的无极主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032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4973.2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3 , B07B1/42 , B07B1/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质体复合同步驱动振动机及其参数确定方法,该振动系统中质体通过弹簧A和弹簧B与地基相连,弹簧对称分布于质体上;质体左右两边各安装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激振器,每一侧的两个激振器之间通过齿轮连接,实现强制同步,且左右两边分别通过一个电机进行驱动,左右两侧激振器实现自同步,每个激振器中的偏心转子分别绕着各自旋转轴线中心旋转,振动复合同步驱动设备工作;利用振动复合同步原理,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系统复合同步理论解析、推导四激振器同步状态下稳定性条件。能够有效提高振动系统工作效率和振动强度,特别适用于大型筛分物料的分级,也适合泥浆或污泥的固液分离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1331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446358.X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高温动力学性能退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通过材料参数对不同时间和温度下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振动响应和阻尼特性进行计算,并预测确定具体材料参数,动力学性能退化分析更加准确。该方法能够得到复合材料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和退化时间点的弹性模量值;能够得到复合材料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退化时间点的固有频率、振动响应和阻尼特性;能够预测复合材料板不同温度条件下退化时间点固有频率、振动响应和阻尼特性;能够对复合材料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退化时间点的固有频率、振动响应和阻尼特性进行退化规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03792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1069665.7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165 , B33Y30/00
Abstract: 一种角铺设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制品3D打印修型机,包括:加工平台、穿丝板结构、纤维树脂多功能喷头、修型刀,打印时可根据工件大小自主选择单层穿丝板直径大小,且穿丝板结构的层数可由加工工件的大小来决定,选择合适的穿丝板结构层数可以有效节省碳纤维丝,同时提高穿丝的效率;纤维树脂多功能喷头包括铺丝喷头、热塑性材料喷头、喷头转换器、加热喷头,可以实现铺丝、喷树脂、加快凝固以及智能调节功能;修型刀用于剪断每一层加工结束时工件与穿丝板之间连接的碳纤维丝以及去除工件表面毛刺,同时在加工结束后还可以类似于机床主轴的刀具一样对工件表面进行精确修型;加工平台中升降平台的上下移动使得每一层材料铺设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48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771869.9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多点冲击激励下复材叶片热环境冲击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动力提供模块,测量模块,多点冲击模块,夹持模块,热环境模块,弹丸回收模块和台体模块;热环境模块设置于台体模块上,用于提供可调的高温测试环境;夹持模块设于热环境模块内,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叶片试件;多点冲击模块设于台体模块上,用于同时发射多颗弹丸冲击叶片试件;动力提供模块用于给多点冲击模块提供动力;弹丸回收模块置于热环境模块内并位于夹持模块后方用于回收弹丸;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振动大小、弹丸轨迹、冲击力和噪声。该装置同时实现了多点冲击激励与热激励,模拟了复合材料叶片实际工作中多点同时受到冲击的情形,给冲击实验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92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415319.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分段线性梁和永磁负刚度的多稳态非线性能量阱,包括由三个刚度不同的分段线性杆构成的分段线性梁,一端固定在分段线性梁基座上,另一端插入MNES质量块中,安装时两侧的分段线性杆与MNES质量块具有一定的预压缩量,中间的分段线性杆与MNES质量块具有间隙,随着MNES质量块上下运动,导致其与分段线性梁间的压缩量发生改变,产生分段线性正刚度。通过内、外磁铁产生所需的负刚度,利用正、负刚度的最优配合,构造出所需的多个稳态位置。将待减振系统的振动能量单方向的传递至本发明的能量阱中,并最终经由能量阱的阻尼快速耗散,从而实现对主系统振动的高效抑制。该能量阱结构简单、抑振频带宽、抑振效果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