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1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271730.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运输船的支墩及沉管运输船,支墩包含槽型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槽口处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顶面高于所述底座顶面,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通过底支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槽底,所述支撑平台的侧面通过至少三个侧支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底座、底支撑和侧支撑均为橡胶构件,所述支撑平台为钢制构件。本申请的支墩能够将传统作用在支墩形式上的水平剪切力转化为由支墩侧向橡胶承受压力,有效适应船舶在运输、下潜过程中的变形,能够抵抗较大的水平力,且具有缓冲作用,不易损坏,避免将船体的震动直接传递给沉管,避免管节受力不均而出现裂痕。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9958.X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潜驳浅水区域的起抛锚方法,包括抛锚船,抛锚船上设置有起锚架和起重架,还包括起锚绳,起锚绳连接在德尔塔锚上,在抛锚时,将起重架变幅至工作位置,再通过起重架悬吊德尔塔锚至一定高度,并将起锚绳与起锚架的绞车钢丝绳相连接,然后起重架变幅至工作位置进行抛锚,待德尔塔锚接触水底后,移动抛锚船,使德尔塔锚全部沉入水里并锚固在水底,使德尔塔锚全部位于水底,让德尔塔锚更好的锚固在水底,在起锚时,通过起锚架能够有效拉动德尔塔锚脱离水底,再用起重架将德尔塔锚起离水底,从而便于后续半潜驳航行,避免在浅水区域,由于船底距离水底较近,传统起锚不能完全将德尔塔锚从水底拉出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370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999959.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潜驳船及其运输方法,包括设置在船体底部的压载舱和压载管路系统,压载管路系统包括主管路,主管路上连通有若干个支管路,支管路与压载舱相连通;压载管路系统还包括若干个沿主管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泵组系统,泵组系统均与主管路相联通;主管路上还安装有中间隔离阀,中间隔离阀两侧均设有泵组系统,多个泵组系统并联使用,便于通过多个泵组系统来向某个压载舱注入或排出压载水,提高压载舱的压载水调载效率,在主管路上设置中间隔离阀,便于通过中间隔离阀将主管路分成多个分组,由于中间隔离阀两侧均设有泵组系统,使每个分组都具有泵组系统,进而使每个分组的主管路和泵组系统形成快速调载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71730.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运输船的支墩及沉管运输船,支墩包含槽型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槽口处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顶面高于所述底座顶面,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通过底支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槽底,所述支撑平台的侧面通过至少三个侧支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底座、底支撑和侧支撑均为橡胶构件,所述支撑平台为钢制构件。本申请的支墩能够将传统作用在支墩形式上的水平剪切力转化为由支墩侧向橡胶承受压力,有效适应船舶在运输、下潜过程中的变形,能够抵抗较大的水平力,且具有缓冲作用,不易损坏,避免将船体的震动直接传递给沉管,避免管节受力不均而出现裂痕。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39285.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筋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钢筋生产运输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原材区和加工区,以及工作范围横跨所述原材区与所述加工区的第一吊运桁车、第二吊运桁车,所述加工区内设置有若干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加工设备和第二加工设备;还包括若干运输车及运行轨道,所述运行轨道为横跨设置在所述原材区与所述加工区之间,所述运输车则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运行轨道上。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避免钢筋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各吊运桁车之间的等待现象的出现,从而确保钢筋生产节拍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9800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68815.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上驳工艺长距离运送沉管的施工方法,其采用了以下步骤:(1)沉管预制并舾装;(2)沉管上驳,包括半潜驳坐底预压、半潜驳与码头形成搭接、液压移运台车将沉管从预制场移运上驳、沉管到位后半潜驳起浮并由液压移运台车通过液压调节对沉管找平、沉管在半潜驳上进行支撑体系转换、液压移运台车下驳,半潜驳接拖船;(3)拖船拖运半潜驳至下潜坑后,半潜驳系泊在预选安装好的锚块上;(4)沉管压水下潜进行水密性试验后下驳;(5)浮运沉管至沉放区。本发明由于解决了长距离运送沉管的技术难题,预制场能不受距离约束,选址上更有利,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29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19228.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力体上驳的智能调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力体上驳的智能调载方法及系统。一种浮力体上驳的智能调载方法,根据计算长度、计算步长d、作业时间、作业时长和浮力体信息自动计算浮力体的上驳作业方案,然后根据上驳作业方案自动逐步执行第0步至第N步,并根据上驳作业方案每一步对应调节上驳驳船的压载水,其采用自动计算完成所有步的上驳作业方案后按每步上驳作业方案连续自动执行,其计算量少,过程连续,主要在于控制上驳驳船的压载水,控制更加直观,且缩短上驳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5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3803.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挠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潜驳船的挠度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及半潜驳船,本发明的挠度测量系统通过采用钢制圆筒的测量筒,使用寿命较长,结构更稳定,同时,采用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各测量筒的液位值,传感器精度较高,使该挠度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挠度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液位参数,比测量压力差数据更敏感,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该半潜驳船采用上述的挠度测量系统和挠度测量方法,使用寿命更长,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较高,且限定测量筒设置在靠近强框架、纵舱壁和/或横舱壁的位置,使测量筒不容易受船舶自身形变影响,测量精度较高,能够准确获取半潜驳船在出运过程中的挠度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9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44570.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工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降低高度的起重打桩系统及高度调节方法,其中可降低高度的起重打桩系统包含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绞车;主臂,主臂摆动连接于旋转平台;撑杆,撑杆位于主臂沿主臂摆动方向的一侧,撑杆一端摆动连接于旋转平台,撑杆另一端设置有变幅滑轮组件;拉索,拉索一端连接于绞车,拉索另一端绕过变幅滑轮组件连接于主臂;拉杆,拉杆位于撑杆远离主臂的一侧,拉杆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旋转平台,拉杆另一端摆动连接于撑杆远离旋转平台的一端。本发明能克服现有回转式起重系统或回转式打桩系统中三角形支架的高度固定,常常无法满足通航限高的要求导致通行受阻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8006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768815.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上驳工艺长距离运送沉管的施工方法,其采用了以下步骤:(1)沉管预制并舾装;(2)沉管上驳,包括半潜驳坐底预压、半潜驳与码头形成搭接、液压移运台车将沉管从预制场移运上驳、沉管到位后半潜驳起浮并由液压移运台车通过液压调节对沉管找平、沉管在半潜驳上进行支撑体系转换、液压移运台车下驳,半潜驳接拖船;(3)拖船拖运半潜驳至下潜坑后,半潜驳系泊在预选安装好的锚块上;(4)沉管压水下潜进行水密性试验后下驳;(5)浮运沉管至沉放区。本发明由于解决了长距离运送沉管的技术难题,预制场能不受距离约束,选址上更有利,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