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10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97475.3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改性剂、复配改性耐紫外老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复配改性剂采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有机膨润土复配而成,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所述有机膨润土的添加质量比为1:(4~17),复配改性耐紫外老化沥青采用上述复配改性剂对沥青进行复配改性制备而成。本发明采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及有机膨润土对沥青进行复配改性: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作用;有机膨润土对紫外光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而且由于其有机化处理的片层结构对沥青具有很强的黏附性,有效改善改性剂粉体在沥青中的团聚问题;因此,在提升沥青的耐紫外老化性能的同时也改善了改性剂对沥青的流变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64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93969.6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 , G01L1/2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结构监测的应变计,包括第一电阻应变片,还包括受力板、左受力支座和右受力支座,受力板、左受力支座、右受力支座由一块弹簧钢板两端相反朝向弯折加工而成,弯折的角度为90°,温度校正板设置在右受力支座侧部,温度校正板与受力板材质相同,第一电阻应变片设置在受力板上,温度校正板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应变片,受力板、温度校正板、第一电阻应变片、第二电阻应变片由橡胶层包裹,左受力支座和右受力支座的端部伸出橡胶层。本发明能有效考虑并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性能稳定,抗破坏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1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84861.7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胶结料紫外线老化模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前侧具有开口的紫外线老化箱体和设置在紫外线老化箱体内的紫外线灯安装箱,所述紫外线灯安装箱的顶部为开口式结构,所述紫外线灯安装箱的底部安装有高透光玻璃、且高透光玻璃的底部与紫外线灯安装箱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紫外线灯安装箱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老化箱体的底部放置有沥青样品放置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法简便,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紫外线灯和沥青样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使得紫外线灯照射在沥青样品表面的紫外线强度得到了调节,提高模拟范围,且便于快速的将紫外线灯安装箱取下进行维修,省时省力,有利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4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17666.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紫外老化竖向扩散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紫外老化后沥青,对紫外老化后沥青从紫外老化面层逐层进行剥离,测试逐层剥离的沥青的复合模量;步骤S2),采用半无穷长物体扩散模型计算紫外老化面层沥青扩散系数;步骤S3),通过图像识别构建沥青混合料剖面模型,形成沥青混合料有限元模型图;步骤S4),导入沥青混合料有限元模型图,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出紫外老化沥青在混合料中的竖向扩散深度。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紫外老化竖向扩散深度的计算方法,能够有效计算不同扩散时间下紫外老化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扩散深度,为沥青混合料紫外老化竖向扩散深度提供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50326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13067.3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卷材的制备方法,步骤是:A、根据车道宽度确定卷材宽度;B、根据室内掺量试验确定粘结料类型;C、洒布下粘层粘结料;D、压实设备将抗裂土工布与下粘层压实;E、上粘层粘结料按洒布量喷洒于抗裂土工布上,碎石同步撒布于上粘层中,上粘层与碎石相互嵌固、共同组成碎石封层;F、将碎石封层与抗裂土工布压实;G、将下隔离层粘贴于下粘层下面,将上隔离层粘贴于碎石封层上面,形成卷材。下隔离层仅与下粘层相连,下粘层分别与下隔离层、抗裂土工布相连,碎石封层分别与抗裂土工布、上隔离层相连,上隔离层仅与碎石封层相连。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现场施工时间、保证了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24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57404.8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6B9/06 , F26B21/001 , F26B21/004 , F26B25/18 , F26B25/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土样含水率变化的烘干方法及装置,步骤是:A、在热风烘箱底部安置由称重传感器和含水量控制器组成的含水量监控系统;B、将试验土样放进可移动托架中,接通烘箱电源,设定初始含水率、温度等参数,启动风热系统;C、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控烘箱内部试样的整体含水率;D、测温传感器实时监控烘箱内部温度;E、温度控制器根据含水量变化值动态下调烘箱工作温度,自动停止烘干。装置由烘箱箱体、热风系统、含水量监控系统、温度监控系统、及可移动托盘架构成,该发明集成基于温度和含水率实时监测数据的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实现了烘箱自动控制,解决了土工试验中湿法制样的批量化备样过程,显著提高了烘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84644.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层取水的雨水智能调蓄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雨水调蓄池底部的立杆和限位套筒,立杆上、下安装滑套和限位杆,滑套一侧滑动连接有箱体,箱体的顶部安装浮块,中空箱体包括主叶轮室、调节室、叶轮室和齿轮室,在主叶轮室侧板外安装电机,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轴伸入主叶轮室内,主动轴上安装主叶轮;主叶轮室的两侧板上开设第一导流口和第二导流口,副叶轮室的侧板上开设箱体进水口;主动轴通过齿轮连接螺旋轴,螺旋轴上安装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外部套设螺旋输送管,箱体进水口位于螺旋输送管内部,螺旋输送管上开设输送管进口;调节室一侧板的上、下开设洁水口和污水口,调节室内部安装有拨动组件调节洁水口和污水口的密封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975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23104.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L95/00 , C08L91/00 , C08L23/12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废弃口罩纤维和废弃油的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所述复合改性沥青由基质沥青、废弃口罩纤维、废弃油和促溶剂组成,各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基质沥青88%~95%,废弃口罩纤维2%~6%,废弃油2%~3%,促溶剂1%~3%;本发明设计合理,该复合改性沥青不仅高温抗车辙性能显著提高,而且满足低温抗裂性能,缓解了废弃口罩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能够对废弃油起到回收利用效果,促进了道路工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够最大化利用废弃材料的同时保证基质沥青的高温改性效果,促溶剂的存在极大的提升基质沥青与废弃口罩纤维的相容性,避免了长期使用过程中复合改性沥青的离析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797475.3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改性剂、复配改性耐紫外老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复配改性剂采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有机膨润土复配而成,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所述有机膨润土的添加质量比为1:(4~17),复配改性耐紫外老化沥青采用上述复配改性剂对沥青进行复配改性制备而成。本发明采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及有机膨润土对沥青进行复配改性: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作用;有机膨润土对紫外光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而且由于其有机化处理的片层结构对沥青具有很强的黏附性,有效改善改性剂粉体在沥青中的团聚问题;因此,在提升沥青的耐紫外老化性能的同时也改善了改性剂对沥青的流变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1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72158.9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包括地基以及位于地基上方的路基填芯层,所述地基的上方具有横纵交叉设置纵向集水盲沟和横向集水盲沟,所述纵向集水盲沟位于路基填芯层下方位置,相互交叉设置的纵向集水盲沟和横向集水盲沟在交点处相互连通,本发明在填芯区下伏设置十字交叉的纵向、横向集水盲沟以‘集水’,在包边层下伏设置横向排水管以‘导水’,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以‘排水’,形成‘集’-‘导’-‘排’有机组合的排水系统,相比在路基包边层底部局部设置排水层的方案,本发明的结构及方法可提高路基内部的疏水效率15%以上,尤其对于超宽路基,可及时排出内部积水,避免局部积水软化和不均匀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