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合建连续梁施工用组合支架体系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1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19347.6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铁合建连续梁施工用组合支架体系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基础及支架搭建:完成基础及上下层墩身施工,并安装下层铁路钢管少支架和上层公路满堂支架;S2、上层公路梁施工:立模绑扎上层公路梁钢筋,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并依次拆除上层支架,完成结构体系转换及桥面系和交安设施施工。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是,能够采用钢管少支架及满堂支架结合的组合支架体系,无需频繁更换或调整支架,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极大程度提高施工工效,降低施工难度;二是,在支架安装过程中,通过0.6、0.8、1.0、1.2倍设计荷载分级加载,有效模拟了梁体实际施工荷载情况。

    一种边跨交接墩处的现浇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3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491625.9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跨交接墩处的现浇施工方法,先施工边跨交接墩,同时根据根据箱梁端部形状和施工要求制作梁缝支撑模板;在交接墩顶部采用木模板制作现浇区域的底模板;将制作好的梁缝支撑模板通过临时支架安装在底模板上,安装好梁缝支撑模板;采用木模板制作现浇区域的侧模板;现浇施工临时零号块,零号块混凝土初步固化后,设置临时预应力索进行预应力张拉;采用悬浇施工边墩临时悬臂段并张拉其它匹配的临时预应力钢索和预应力螺纹钢筋至边跨与中墩悬浇段合龙,形成整体桥面;养护结束后,拆除底模板,完成边跨交接墩处的现浇施工。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模板安装拆除快速,施工时间短、作业风险小点。

    跨海高铁桥梁沉降观测装置及其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2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725268.6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海高铁桥梁沉降观测装置及其观测方法,包括多个棱镜和全站仪,多个棱镜均设置在桥墩两侧,多个棱镜安装的高度不同,其中多个桥墩靠近中间位置的桥墩两侧上设置全站仪,全站仪设置在升降杆上,升降杆与固定座套接,固定座设置在桥墩墩体上,桥墩中部还设有高度尺,全站仪上设有高度指示灯,高度指示灯指示在高度尺上控制全站仪的高度。在墩身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在墩身上安装上全站仪托架或者棱镜,利用岸上的控制点对安装全站仪的墩身测量出标高,然后再通过全站仪对前后各7个墩身进行沉降观测。这项技术既填补了海上没有工作基点,无法沉降观测难题,有对以后轨道平顺性奠定了基础。

    无砟轨道精调在大风天气下防风罩及其无砟轨道精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20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8072.8

    申请日:2022-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砟轨道精调在大风天气下防风罩及其无砟轨道精调方法,包括全站仪防风罩、精调小车防风罩、后视棱镜防风罩,全站仪防风罩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上方设有四块铰接的防风板,全站仪架设高度低于防风板顶部;后视棱镜防风罩包括有保护罩,保护罩一侧设有开口,保护罩底部设有多个固定柱,固定柱与保护罩之间设有连通的安装槽孔;精调小车防风罩包括矩形结构的精调防风罩,精调防风罩一侧和顶部均设有开口,精调防风罩设置在轨道车上,精调小车设在轨道车上。防风罩保护使仪器测量精度高,测量出来结果是自然状态下精度,使整个无砟轨道的线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提高了工程质量。

    跨海高铁桥梁沉降观测装置及其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2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5268.6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海高铁桥梁沉降观测装置及其观测方法,包括多个棱镜和全站仪,多个棱镜均设置在桥墩两侧,多个棱镜安装的高度不同,其中多个桥墩靠近中间位置的桥墩两侧上设置全站仪,全站仪设置在升降杆上,升降杆与固定座套接,固定座设置在桥墩墩体上,桥墩中部还设有高度尺,全站仪上设有高度指示灯,高度指示灯指示在高度尺上控制全站仪的高度。在墩身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在墩身上安装上全站仪托架或者棱镜,利用岸上的控制点对安装全站仪的墩身测量出标高,然后再通过全站仪对前后各7个墩身进行沉降观测。这项技术既填补了海上没有工作基点,无法沉降观测难题,有对以后轨道平顺性奠定了基础。

    一种适用于塔柱内腔截面变化的承插式支撑架

    公开(公告)号:CN214656457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1063144.3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塔柱内腔截面变化的承插式支撑架,包括:锚靴结构,其包括多组锚靴装置,任一组锚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塔柱节段的内侧壁上的两个锚靴装置;多个组合方管,其与多组锚靴装置一一对应,任一组合方管水平设置,包括第一方管;两个第二方管,其分别设置在第一方管的两端并与其承插连接,两个第二方管的外端部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两个锚靴装置上;支架,其为立体框架结构且设置在组合方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承插式的组合方管结构,调整承插的深度即可匹配主塔内腔的截面变化,同时采用锚靴结构与塔柱节段固定,保证了位于塔柱内腔的整体支撑架的稳固性,可对支撑架及塔柱内腔模板整体进行提升安装,提高了主塔施工的效率。

    适用于水上钢管桩对接装配化安全作业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20813762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542105.7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上钢管桩对接装配化安全作业平台,包括平台结构、立柱系统、悬挂结构,通过设置平台结构作为施工人员主要的作业平台和行走平台,立柱系统下端连接在平台结构、上端连接悬挂结构,与钢管桩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从而将平台结构悬挂在钢管桩外侧周围,以适用于水上钢管桩对接装配化安全作业,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三角牛腿支撑式平台,通过悬挂结构可在钢管桩对接时焊接吊耳与连有立柱系统的平台结构进行连接,施工便捷,同时可根据钢管桩间距、数量等加工装配化平台,周转使用,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跨海高铁桥梁沉降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560631U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21596609.6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海高铁桥梁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多个棱镜和全站仪,多个棱镜均设置在桥墩两侧,多个棱镜安装的高度不同,其中多个桥墩靠近中间位置的桥墩两侧上设置全站仪,全站仪设置在升降杆上,升降杆与固定座套接,固定座设置在桥墩墩体上,桥墩中部还设有高度尺,全站仪上设有高度指示灯,高度指示灯指示在高度尺上控制全站仪的高度。在墩身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在墩身上安装上全站仪托架或者棱镜,利用岸上的控制点对安装全站仪的墩身测量出标高,然后再通过全站仪对前后各7个墩身进行沉降观测。这项技术既填补了海上没有工作基点,无法沉降观测难题,有对以后轨道平顺性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