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89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22387.8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烧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热解的低碳烧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催化剂作用下,采用两段式催化热解法对生物质进行热解,得到生物质焦、生物质气和失活催化剂;将上述生物质焦作为燃料,将上述生物质气作为点火所用可燃气体,将上述失活催化剂作为含铁矿石原料和/或熔剂,进行低碳烧结,且进行低碳烧结时,所用的燃料中生物质焦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以下;所用的含铁矿石原料中失活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以下;所用的熔剂中失活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以下。本发明低碳烧结方法及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质气化产率较低、焦油产率较高、催化剂失活和烧结工序烟气污染物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079522.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1N33/24 , G01D21/02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矿粉性能评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系统包括:指标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和预处理各种铁矿粉的指标数据生成铁矿粉集;指标关系构建模块,用于构建铁矿粉‑高炉指标的第一关联关系;单指标评分模块,用于确定铁矿粉各指标的最优、最差值以赋予最高、最低分,根据最高、最低分将每种铁矿粉的各指标数据分别与对应的最优、最差值进行计算,获得每种铁矿粉各指标的分数;综合评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关联关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每种铁矿粉的各指标分数进行计算,获得每种铁矿粉的综合性能分数。根据铁矿粉各指标对高炉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对铁矿粉进行综合性能评分,实现了铁矿粉多尺度性能的定量化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14760.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闪速炼铁方法,铁矿粉在闪速炼铁炉内闪速还原形成海绵铁;海绵铁在熔分池内熔化并加入熔剂造渣,在熔分池内形成含铁物料层、熔渣层及铁水层;向铁水层内喷吹富CO煤气,搅动铁水层,富CO煤气进入熔渣层参与还原反应、进入含铁物料层参与渗碳反应、进入所述还原塔参与还原反应。提供一种闪速炼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煤气净化系统、煤气加压系统、煤气脱碳系统、煤气加热系统、煤气喷吹系统、闪速炼铁炉,煤气喷吹系统从闪速炼铁炉的底部喷吹富CO煤气。本发明方案,通过富CO煤气喷吹进入闪速炼铁炉的熔分池中,对熔分池进行搅动,CO与FeO的还原反应放热补充热能,CO替代固体碳素参与渗碳反应,CO参与闪速还原提升闪速还原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26771.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口回旋区的调控系统和方法,属于高炉冶炼领域。包括:获取高炉生产的原燃料条件,操作参数;根据炉顶煤气流量和成分计算氢的利用率;根据炉顶煤气流量和成分、原燃料组分、氢利用率计算直接还原度;根据风口回旋区热平衡计算风口理论燃烧温度;根据热储备区以下热量平衡反算风口区煤气流应达温度;在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小于风口区煤气流应达温度时,调整燃料比或者富氧率,直至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大于等于风口区煤气流应达温度;计算风口喷吹介质的标态风速;计算回旋区达极限深度时的极限风速;在标态风速大于等于或者远小于极限风速时,调整富氧率或者风口直径,直至标态风速略小于极限风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94517.8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燃料比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高炉冶炼时的原燃料条件、燃料比、操作参数、预设调控次数,基于原燃料条件、操作参数和燃料比进行高炉冶炼时的物料平衡计算、热平衡计算,同时得到风口处消耗的焦炭中的碳素;再计算满足燃料供应量限制性条件、物料平衡和热平衡时风口喷吹介质完全燃烧后的还原耗碳;在风口喷吹介质完全燃烧后的还原耗碳小于或等于风口处消耗的焦炭中的碳素时,计算高炉冶炼吨铁的碳素消耗量,并输出预设调控次数内最低碳素消耗量所对应的燃料比。本发明可以将风口喷吹介质的燃烧行为、还原行为与焦炭消耗进行关联,为确定高炉低碳燃料比提供了依据,从而可以确定任意燃料条件下的低碳消耗冶炼工艺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7962.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21B5/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储备区温度确定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热储备区温度确定方法包括获取高炉生产指标和物性参数,根据煤气中各组分体积及煤气中各组分体积比热容,确定煤气水当量,根据单位质量铁耗炉料、炉料中各组分含量及炉料中各组分比热容,确定炉料水当量,根据单位质量铁耗炉料、炉料中水的含量、水的比热容、水蒸发潜热、水蒸汽的比热容、炉顶煤气温度及炉料入炉温度,确定炉料水分蒸发所需热量,基于高炉上部热平衡关系,根据煤气水当量、炉料水当量、炉顶煤气温度、炉料入炉温度及炉料水分蒸发所需热量,确定热储备区温度,基于确定好的热储备区温度指导高炉生产,能够提高高炉的热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0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24469.7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高炉富氧率的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首先获取目标高炉以及富氧率,然后基于富氧率确定出高炉操作参数,并将高炉操作参数与冶炼标准参数进行匹配;在符合冶炼标准参数时,输出富氧率;或者,在未符合冶炼标准参数时,对富氧率进行调整,直至根据调整后的富氧率确定出的高炉操作参数符合冶炼标准参数时,输出调整后的富氧率。本申请在高炉进行冶炼过程中,能够以冶炼过程中能接受多大富氧率为目标,通过富氧率确定高炉操作参数,然后将其与冶炼标准参数进行匹配,可以确定出能够让目标高炉进行顺利冶炼的富氧率。相当于本申请通过量化富氧率,来确定高炉在不同原始燃料条件和喷吹介质下,能够满足顺利冶炼时的合适富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38224.5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低碳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低碳耗高炉冶炼工艺及高炉冶炼系统。该超低碳耗高炉冶炼工艺包括:向高炉中添加混合炉料和焦炭以生产铁水,所述混合炉料包括常规炉料和新型炉料;将高炉炼铁过程中生成的炉顶煤气依次经过除尘、提质和电加热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炉顶煤气,并将处理后的炉顶煤气喷入高炉;向高炉中喷入煤粉和富氧空气;其中,电加热处理时,所述炉顶煤气电加热至950℃~1250℃。有益效果是:增大炉顶煤气循环喷入高炉的量,减少煤粉喷入高炉的量,降低高炉一次能源消耗,达到良好的减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429347.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吹方法及系统。该喷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氧体置于燃烧反应器中进行燃烧,产生的气体被送入二氧化碳脱除装置中经脱除处理后进入高炉中用于高炉循环喷吹,燃烧后得到的还原态载氧体被送入蒸汽反应器中与水蒸汽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氢气和水蒸汽混合气经煤气脱水装置处理后被喷吹送入高炉;蒸汽反应器中发生氧化反应后的载氧体被送入空气反应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继续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后的气体被送入水蒸汽发生装置中用于制备水蒸汽。本申请通过使各组件形成循环回路,并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用作燃料,替代部分焦炭及煤粉等固体燃料,减少了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49932.7
申请日:2023-11-19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电催化还原的碳循环系统和方法,包括:工业炉;脱碳装置设置有第一进口端、第一出口端、煤气进口端和煤气出口端,第一进口端与工业炉连通用于接收煤气,脱碳装置对煤气分离二氧化碳,将分离的二氧化碳从第一出口端排出,脱碳后的煤气通过煤气出口端通向工业炉;电催化还原装置设置有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电催化还原装置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还原气,第二出口端与煤气进口端连通,本发明中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脱碳装置和还原装置工业炉排放的二氧化碳等煤气进行脱碳后转换成一氧化碳再次利用,一氧化碳再次投入到工业炉中进行生产,实现二氧化碳的碳循环利用,降低炼铁工艺碳排放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