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75696.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2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流振荡器简化模型的设计方法,包括:将射流出口平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心点设置测点;获取各个测点的时程速度数据,并分析相应区域的速度特性;对不同区域速度的相似性进行判断;基于判断结果绘制成强相似测点热力图;划分等效区域;用同一个速度函数来描述速度型相似的各个等效区域。本发明达到了对射流振荡器仿真模型进行简化的目的,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的仿真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结果存在良好的相似性,说明简化模型能有效且准确的表征射流行为,为射流相关的流动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式,极大节省未来的计算资源,提升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011656.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分析不同的前后端连挂车辆组合方式,对混合长编组列车不同位置处的不同种类的车辆或车辆编组单元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获取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车辆编排方式,并基于影响规律构建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车气动阻力模型;求解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体气动阻力模型,得到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实时局部气动阻力或实时整车气动阻力。相比现有的整车仿真数据计算气动阻力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解耦列车前后编组,进行单节或局部几节编组车辆气动阻力影响规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预测模型进行气动阻力预测,能提高预测速度(56)对比文件Changda Tan 等.Influences ofmarshalling length on the flow structureof a maglev train《.International Journalof Heat and Fluid Flow》.2020,第85卷第1-1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44359.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逆压梯度下分离流动的预测方案,根据模型外形尺寸获取计算网格,读取来流参数;根据网格、条件参数和来流参数,以SST湍流模型为基本框架,构造与压力梯度和速度梯度相关的梯度因子,实现对模式常数的强梯度区域下自动修正,从而对添加了基于Bradshaw假设限制器的涡粘性系数进行修正,避免原始模式中湍动能和雷诺应力的生成被过度限制,引入湍动能生成项与耗散项比值作为指示因子,构造控制函数用于限制比耗散率生成项,以增大湍流长度尺度来直接反映强逆压梯度下边界层内雷诺应力的影响,实现SST湍流模型的强逆压梯度分离流动预测,能够在实际三维复杂外形的强逆压梯度下流动分离预测中获得满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14447.0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主动吹气提升大风环境运行安全的列车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列车包括:设置在列车各节车辆的车体表面,用于在大风环境下沿车体表面向外喷射气流,以提升各节车辆的抗风气动性能的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的位置根据各节车辆的车型及其所处的风环境特征确定。本发明中的使用主动吹气提升大风环境运行安全的列车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在列车表面的法向吹气槽改变风环境下列车近体区流场结构,提升列车气动性能,从而实现对列车安全的有效主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274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30855.1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介质材料的受电弓杆件减阻降噪装置,包括上臂杆、下臂杆和弓头滑板,所述上臂杆和下臂杆的外壁均包覆有多孔介质材料包覆圈,所述弓头滑板的水平平直段的后侧安装有多孔介质材料板。本申请的基于多孔介质材料的受电弓杆件减阻降噪装置,不仅建筑降噪效果好,而且能大幅抑制列车运行中受电弓系统的振荡特性,达到稳定弓网接触及优化受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64916.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量风环境下列车气动力的测点模型建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测力模型,获取运行列车车身上每个测力点的压力值Psy;2)结合压力值Psy计算得出列车车身气动力系数试验值;3)利用测力天平测定并计算得到风洞试验的列车车身气动力系数参考值;4)初步指定车身长度方向测力点的初步布置列数为Acbn,探求得到车身高度/宽度方向测力点的预选布置行数Byxn;5)按预选布置行数Byxn分组试验,探求得到车身侧面/顶面测力点布置模型Azyn-Bzyn。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建立了标准化的测量列车车身气动力测力点模型,使得再对列车车身进行测力点分析时得到相较现有技术更为准确的气动力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323231.2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铁路接触网的异物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方法包括:将铁路接触网所在的地形环境和异物样式结合实际情况建模,其中计算域中异物周围地形环境的空气流场区域做为背景区域,包裹着异物体的小部分空气体的异物流场区域做为重叠区域;将二者进行耦合以及空间离散;采用基于剪切应力运输湍流模型的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对流场的结果进行求解;结合动态流体固体相互作用模型,对空气流场区域和异物流场区域之间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仿真;得到并记录异物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本发明准确直观地模拟了典型异物在大风条件下的运动过程,对改善铁路异物侵限和接触网运行安全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747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530855.1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介质材料的受电弓杆件减阻降噪装置,包括上臂杆、下臂杆和弓头滑板,所述上臂杆和下臂杆的外壁均包覆有多孔介质材料包覆圈,所述弓头滑板的水平平直段的后侧安装有多孔介质材料板。本申请的基于多孔介质材料的受电弓杆件减阻降噪装置,不仅建筑降噪效果好,而且能大幅抑制列车运行中受电弓系统的振荡特性,达到稳定弓网接触及优化受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291859.9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粗糙元诱导转捩预测方法,方法包括:引入一个粗糙元放大因子Ar输运方程来描述壁面粗糙度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Ar与壁面粗糙程度直接相关,其由边界条件给定,方程的对流和扩散项允许Ar被输运到流场中,以此反映壁面粗糙的历史效应和非当地效应对转捩的影响。而壁面粗糙程度根据实体外形壁面情况换算成等效粗糙度ks直接输入。本粗糙元诱导转捩预测模块在γ‑Reθ转捩模型的框架上添加,其与γ‑Reθ模型的耦合通过在动量厚度雷诺数输运方程中添加粗糙元源项实现。最后,为反映全湍流区域粗糙壁面的热流值较光滑湍流壁面大的现象,对湍动能比耗散率输运方程的边界条件进行了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52398.1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15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参数的带穿孔护罩柱体减阻装置,包括圆柱体和穿孔护罩,穿孔护罩套设在圆柱体的外层,穿孔护罩与圆柱体共中心线设置,穿孔护罩相对于圆柱体全包覆,穿孔护罩包括外层护罩和内层护罩,外层护罩能够相对于内层护罩绕中心线旋转,外层护罩、内层护罩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当外层护罩相对于内层护罩绕中心线旋转时,能够调整穿孔护罩整体的孔隙率。装置后侧分离区长度明显增大,涡脱落抑制效果显著,致使圆柱体背风侧压力升高,阻力减小;同时可以达到明显减振的效果;本发明进一步探讨了穿孔护罩尺寸等参数、孔隙率改变等方式对整体减阻效果的影响,对穿孔护罩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