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47708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02530.9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6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复合基床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沉管隧道复合基床包括块石层和碎石层,所述施工方法为在预挖好的沉管基槽中抛填块石,形成块石层,采用水下平整技术对块石层进行整平压密处理,在块石层上采用专用设备铺设碎石层,形成垄沟相间结构的碎石层。本发明利用抛填平整块石层调节地层分布与基槽开挖施工造成的不均匀性,利用垄沟相间的碎石层为管节结构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协调支撑,同时块石层与垄沟相间的碎石层均具有吸纳落底淤泥的能力,使得沉管隧道基床成为一个平顺协调、刚柔并济的支撑体系,可控制不均匀的过大差异沉降量,降低沉管隧道结构受力及接头张开量,提高结构及止水安全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6335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202540.2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的回填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防撞潜堤,包括位于沉管管节和河/海床之间的回填区;在所述回填区的上方靠近沉管管节的位置铺设有反滤层;在所述反滤层上方、所述沉管管节的上方以及靠近河/海床面处的回填区上方均铺设有防撞护面层。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根据隧道结构设置较大的防撞保护范围,让失控船舶提前搁浅,避免船舶撞击防撞结构后机械及人员的损伤;此外,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采用全方位保护的系统理念,整体的防护能力更加均衡,且材料耐久可靠,日常基本不需要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496335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02540.2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的回填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防撞潜堤,包括位于沉管管节和河/海床之间的回填区;在所述回填区的上方靠近沉管管节的位置铺设有反滤层;在所述反滤层上方、所述沉管管节的上方以及靠近河/海床面处的回填区上方均铺设有防撞护面层。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根据隧道结构设置较大的防撞保护范围,让失控船舶提前搁浅,避免船舶撞击防撞结构后机械及人员的损伤;此外,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采用全方位保护的系统理念,整体的防护能力更加均衡,且材料耐久可靠,日常基本不需要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52677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88492.9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管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半刚性管节;其包括一个管节主体,该管节主体由多个首尾相接的管节节段拼接而成,各所述管节节段之间均设有榫凸结构;在所述管节主体内沿其周向布设有多条预应力管道;所述预应力管道内对应贯穿有用于对各所述管节节段进行预应力度调节的预应力钢束;在所述管节主体两端上设有预应力锚具。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束的设计,可以将多个管节节段串联起来,使各管节节段串联拼接成一个整体,使管节主体在不失整体刚度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柔度;半刚性管节比节段式柔性管节具有更高的受力及防水安全度,比整体式刚性管节具有更好的适应地基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52677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488492.9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管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半刚性管节;其包括一个管节主体,该管节主体由多个首尾相接的管节节段拼接而成,各所述管节节段之间均设有榫凸结构;在所述管节主体内沿其周向布设有多条预应力管道;所述预应力管道内对应贯穿有用于对各所述管节节段进行预应力度调节的预应力钢束;在所述管节主体两端上设有预应力锚具。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束的设计,可以将多个管节节段串联起来,使各管节节段串联拼接成一个整体,使管节主体在不失整体刚度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柔度;半刚性管节比节段式柔性管节具有更高的受力及防水安全度,比整体式刚性管节具有更好的适应地基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9765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71592.3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钢圆筒围堰结构;属于围堰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钢结构的筒体,其中所述筒体内壁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竖向加强肋;在筒体裸露部分的内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横向加强结构;所述筒体的内径为15~30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效率高且可循环使用的大型钢圆筒围堰结构;用于桥梁承台等海洋工程结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44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98978.1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外海深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该支护结构主要由插入硬土层的若干钢圆筒和若干止水格仓组成,所述钢圆筒沿基坑边线分布,所述止水格仓设置在相邻两个钢圆筒之间,所述钢圆筒和止水格仓配合形成基坑支护止水结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工效高,施工作业面大且止水效果良好的新型外海深基坑支护结构;用于外海作业时的基坑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0282620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38439.6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3C1/00
Abstract: 一种钢砼组合箱型浮坞门,包括一坞门体,所述坞门体由左、右、前、后侧壁及底板围合成为一开口向上的矩形箱体,前、后侧壁中间下凹形成第一顶部,两边高起形成第二顶部,左、右侧壁标高与第二顶部标高相等,矩形箱体内腔设有若干块延伸自底板的相互交错的纵向及横向钢筋砼竖隔板,所述纵向及横向钢筋砼竖隔板将矩形箱体内腔分隔成截面大小一致的矩形舱格,与左、右两侧壁分别相邻的左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及右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自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二顶部,前侧壁第一顶部设有延伸于左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及右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之间的挡水钢扶壁,挡水钢扶壁顶部标高与左、右侧壁标高相同。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能大幅提高浮坞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42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00234.4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08 , E02D29/0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8 , E02D29/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沉管隧道,包括用挤密砂桩加固的水下软土层,和依次铺设在所述水下软土层上的块石垫层和碎石垫层;在碎石垫层上方铺设的沉管隧道,沉管隧道上方以及两侧是回填块石结构;所述沉管隧道的铺设水平高度低于水下软土层的高度;所述的用挤密砂桩加固的水下软土层、块石垫层和碎石垫层的横向宽度大于沉管隧道的横向宽度。本发明采用挤密砂桩置换、挤密软土,并设置水平块石垫层形成复合地基,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残余沉降,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地基加固效果好、经济环保、处理深度大、施工质量易控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6929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33883.5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作坞口侧止水的钢闸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作坞口侧面止水(用于密封浮坞门和坞门墩之间缝隙)的管状背贴式钢闸门系统,包括钢闸门和闸门基础。钢闸门包括:管状的钢闸门主体、分别设置在钢闸门主体两侧的止水钢板、设置在钢闸门主体两侧的止水带和封底钢板;所述闸门基础顶部设置有底止水带,侧止水带和底止水带均采用软性材料;在钢闸门坐底进行止水时,侧止水带和封底钢板均与底止水带接触压缩,从而形成连续封闭的止水面。本发明闸门启闭操作方便,钢闸门横断面方向刚度较小,可适应浮坞门和坞门墩的止水面表面的不平整度,减小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钢闸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总体重量低,降低钢闸门造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