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低轨机动目标初轨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686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136896.5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低轨机动目标初轨确定方法,包括:S1.获取低轨机动目标的历史TLE轨道根数,并利用所述历史TLE轨道根数获取所述低轨机动目标的轨道机动能力先验信息;S2.利用光学图像对机动后的所述低轨机动目标进行识别匹配,并确定出所述低轨机动目标的目标丢失时间;S3.基于所述目标丢失时间将所述轨道机动能力先验信息转化为惩罚项,并基于所述惩罚项构造出带惩罚项的最小二乘计算模型;S4.确定出机动后的所述低轨机动目标的定轨初值,并基于所述定轨初值和带惩罚项的所述最小二乘计算模型进行初轨确定。

    一种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4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54095.6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计算方法。分析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三自由度动量交换原理,定义定子坐标系和转子坐标系。利用坐标变换原理建立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模型。将转子径向两自由度耦合偏转角映射为解耦遍历经、纬度,进而重构出可遍历求解的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转速和经、纬度的三层嵌套循环遍历得到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分布。本发明将转子径向偏转角映射为遍历经纬度,实现了万向耦合偏转角的解耦,重构了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模型,为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的角动量包络计算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方法,有利于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的空间应用。

    一种基于交叉相位的大拓扑荷数涡旋光制备与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4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96134.7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叉相位的大拓扑荷数涡旋光制备与检测方法。涡旋光是一种具有螺旋波阵面的特殊光场,交叉相位是一种特殊的光场相位结构。首先,利用多参量联合调控技术制备携带厄米特高斯光信息与交叉相位的全息图样并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一束线偏振高斯光照射到空间光调制器,出射光传播一段距离后转化为拉盖尔高斯光,即实现大拓扑荷数涡旋光的制备;同理,当全息图样携带拉盖尔高斯光信息与交叉相位时,出射光传播一段距离后转化为厄米特高斯光,计算其模数即可检测涡旋光的拓扑荷数和径向节数。本方法光路简洁,灵活性强,属于涡旋光制备领域,可应用于大拓扑荷数涡旋光的制备与检测。

    一种惯性测量单元中陀螺仪的偏转调制零偏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64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08288.6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惯性测量单元中陀螺仪的偏转调制零偏补偿方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初始偏转角与调制轴向的关系,根据需要调制的轴向确定偏转轴和初始偏转角,惯性测量单元绕偏转轴以初始偏转角为中心按偏转转位进行小角度偏转,可将调制轴向上的陀螺仪零偏调制成周期变化的信号,该信号在一个偏转周期内的均值为零,使惯性导航误差传播方程中由该轴向陀螺仪零偏引起的误差项经过积分后为零或接近于零,实现调制轴向上的误差补偿。该发明在调制过程中只进行小角度的转动,即可实现某一轴向上的零偏补偿,较之传统的旋转调制可降低系统的体积、重量、成本和技术难度,提高其可靠性。本发明属于惯性导航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惯性测量单元的误差补偿。

    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低轨机动目标初轨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6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36896.5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低轨机动目标初轨确定方法,包括:S1.获取低轨机动目标的历史TLE轨道根数,并利用所述历史TLE轨道根数获取所述低轨机动目标的轨道机动能力先验信息;S2.利用光学图像对机动后的所述低轨机动目标进行识别匹配,并确定出所述低轨机动目标的目标丢失时间;S3.基于所述目标丢失时间将所述轨道机动能力先验信息转化为惩罚项,并基于所述惩罚项构造出带惩罚项的最小二乘计算模型;S4.确定出机动后的所述低轨机动目标的定轨初值,并基于所述定轨初值和带惩罚项的所述最小二乘计算模型进行初轨确定。

    一种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42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454095.6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计算方法。分析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三自由度动量交换原理,定义定子坐标系和转子坐标系。利用坐标变换原理建立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模型。将转子径向两自由度耦合偏转角映射为解耦遍历经、纬度,进而重构出可遍历求解的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转速和经、纬度的三层嵌套循环遍历得到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分布。本发明将转子径向偏转角映射为遍历经纬度,实现了万向耦合偏转角的解耦,重构了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模型,为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的角动量包络计算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方法,有利于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的空间应用。

    一种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框架等效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080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564949.4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框架等效分析方法。比较基于实体框架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与具有微框架效应的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交换原理的异同。在建立定子和转子坐标系的基础上,基于双正交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实体框架构建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微框架等效模型,利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角动量的径向分量和二分之一轴向分量分别等效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径/轴向角动量,并计算模型绝对误差以及指向误差。阐明框架等效法在双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分析中的适用性。明确本方法与传统角动量包络分析遍历法的参数维度,证明框架等效法的快速性。本发明为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分析提供了更简便快捷的方法途径。

    一种惯性测量单元中陀螺仪的偏转调制零偏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64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008288.6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惯性测量单元中陀螺仪的偏转调制零偏补偿方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初始偏转角与调制轴向的关系,根据需要调制的轴向确定偏转轴和初始偏转角,惯性测量单元绕偏转轴以初始偏转角为中心按偏转转位进行小角度偏转,可将调制轴向上的陀螺仪零偏调制成周期变化的信号,该信号在一个偏转周期内的均值为零,使惯性导航误差传播方程中由该轴向陀螺仪零偏引起的误差项经过积分后为零或接近于零,实现调制轴向上的误差补偿。该发明在调制过程中只进行小角度的转动,即可实现某一轴向上的零偏补偿,较之传统的旋转调制可降低系统的体积、重量、成本和技术难度,提高其可靠性。本发明属于惯性导航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惯性测量单元的误差补偿。

    一种动圈式双磁路轴向充磁旋转洛伦兹力磁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17927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458715.7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圈式双磁路轴向充磁旋转洛伦兹力磁轴承,主要由左定子组件、右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成;左定子组件主要包括:两块导磁环、两块磁钢环、左顺磁贴片、左隔磁环;右定子组件主要包括:两块导磁环、两块磁钢环、右顺磁贴片、右隔磁环;转子组件主要包括:四条闭合线圈和线圈骨架;通过磁钢环两两平行布设于导磁环凹槽内创设高磁密气隙磁场;磁轴承四磁钢中心对称式结构使上下气隙磁密均匀分布形成双闭合磁路,四条串联线圈两两对称绕制于骨架轴向外侧,使其靠近两侧磁钢作用于气隙高磁密区域;采用轴向充磁方式有效避免传统径向充磁存在磁密发散现象,动圈式转子质量低、负载能力强,大幅提升旋转稳定性。

    一种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5789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03822.X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一种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主要由平台舱体、框架舱体和载荷舱体组成,其中平台舱体通过一级旋转洛伦兹力磁轴承驱动框架舱体和载荷舱体整体绕框架舱体主对称轴转动;框架舱体通过一对直线洛伦兹力磁轴承和一对正交洛伦兹力磁轴承控制载荷舱体三自由度平动悬浮,其中,正交洛伦兹力磁轴承同步差动抑制载荷舱体二自由度偏转;框架舱体通过二级旋转洛伦兹力磁轴承驱动载荷舱体绕载荷舱体主轴转动,最终实现载荷稳定悬浮和万向机动。本发明通过全通道洛伦兹力磁悬浮和全通道主动控制实现载荷舱体的七自由度悬浮稳定,大幅提升了卫星载荷的稳定性和敏捷性,在空间激光通信和航天遥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