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182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25906.9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IPC: A61L27/06 , C23C4/08 , C23C4/126 , C23C4/04 , C23C4/18 , C23C4/02 , A61L27/30 , A61L27/32 , A61L27/50
Abstract: 一种植入体材料,包括钛合金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合金基底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钛涂层、钛‑钽涂层和钽‑羟基磷灰石涂层,该植入体材料表面的涂层材料不容易脱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植入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37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05501.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阵基板紧固零件喷涂用工装及喷涂方法,该喷涂用工装包括工作台、夹持装置和水冷装置,夹持装置竖直固定在工作台前侧,夹持装置上设有工装孔,夹持装置内设有对固定在工装孔处的紧固零件进行冷却的水冷通道,水冷通道与水冷装置相连接,夹持装置的前侧设有用于保护夹持装置的挡板,挡板的尺寸大于夹持装置。本发明的喷涂用工装结构简单合理、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喷涂方法操作方便,且喷涂质量好,可有效解决生产效率低,由于工装设计不合理而产生热变形造成装配精度下降的问题,还可以节约资源,可实现连续喷涂作业,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58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734376.5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2F10/10 , B22F10/64 , B22F10/66 , B22F5/12 , C21D9/08 , C22F1/02 , C22F1/18 , C23C4/02 , C23C4/08 , C23C4/134 , C23C24/04 , C23C28/02 , C25F3/04 , C25F3/06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管状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管状钛基体表面进行除油、干燥及喷砂处理;2)在钛基体的外壁制备铝/不锈钢复合涂层,形成钛‑铝/不锈钢复合管基体;3)钛‑铝/不锈钢复合管基体的外壁上喷涂金属粉末来增材制造目标涂层;4)将步骤3)中的钛‑铝/不锈钢‑目标涂层复合管浸泡入加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电腐蚀后得到目标涂层对应的管状构件;5)将目标涂层对应的管状构件进行热处理;6)对目标涂层对应的管状构件进行机械加工,最终获得所需的薄壁管状构件。可实现管状构件的薄壁化和大型化;工艺简单、粉末利用率高,极大降低了加工工期,能够实现快速制备薄壁管状构件;内部结合良好,强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74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78624.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陶瓷装甲防多发弹性能的冷喷涂金属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激光刻蚀工艺对陶瓷表面进行有效粗化,利用冷喷涂技术在经粗化的陶瓷表面沉积金属涂层,制备出复合陶瓷装甲样件。优点:(1)利用激光刻蚀工艺对陶瓷表面进行织构化,表面粗糙度(Ra)可控,达到20.5~23.9μm,提高了金属涂层与陶瓷基体的结合强度(为20~23Mpa),解决了陶瓷表面不易粗化、不易喷涂的难题;(2)冷喷涂金属涂层结构致密,内聚强度达到97~113MPa,有利于约束裂纹扩展;(3)冷喷涂操作简单,获得的复合陶瓷装甲防多发弹性能优异,受8发弹后未被击穿,且复合陶瓷装甲增重仅为原重量的4.127%,符合装备轻量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7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736234.2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弥散强化铜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除油、干燥及打磨处理;2)对冷喷涂用的弥散强化铜粉末进行热处理;3)进行三维建模,转化二维平面模型;4)优化冷喷涂用的喷枪移动轨迹;5)将粉末装入冷喷涂送粉罐中,采用机械臂控制的冷喷涂设备得到复合构件;6)对复合构件进行机械加工,去除铝合金基体,得到弥散强化铜构件;7)将弥散强化铜构件放入氢气还原炉中进行处理,最终获得所需的弥散强化铜构件。可制备大型化、复杂化弥散强化铜合金构件,构件尺寸、形状不受限制;制备工艺简单、粉末利用率高,极大降低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加工工期,提高制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7558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293811.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航空发动机尾椎组件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焊接接头设计:焊接接头采用对接接头形式,母材分别为高温合金GH738与GH536;(2)清洗焊接件;(3)装配;(4)对步骤(3)装配好的焊接件进行真空电子束穿透焊接,形成环形焊缝;(5)对步骤(4)穿透焊接后的环形焊缝进行电子束修饰焊接;(6)对步骤(5)修饰焊接后的工件进行后热处理,得到所需的大尺寸航空发动机尾椎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地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能够满足结构件焊缝质量的稳定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824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8571.X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塑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固态增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对弥散铜进行冷变形处理,形成弥散强化铜A板和弥散强化铜B板;S2、对弥散强化铜A板进行机械加工,使弥散强化铜A板上具有多个凹孔;S3、对弥散强化铜B板进行机械加工,使弥散强化铜B板上具有多个凸孔;S4、将弥散强化铜A板和弥散强化铜B板进行对接,形成凹凸孔组;S5、采用搅拌针对凹凸孔组进行搅拌摩擦处理,形成焊核区,制得弥散强化铜C板;S6、对弥散强化铜C板和经过步骤S1冷变形处理后的弥散强化铜板重复或多次重复S2‑S5步骤,之后机械加工去除未焊核区域,形成高强度高塑性弥散强化铜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散强化铜合金强度高、塑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847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90146.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用变截面结构连接板的电子束焊接方法,步骤:1)焊接接头设计;2)清洗焊接件;3)装配;4)对上述装配好的连接板进行电子束定位焊;5)进行电子束穿透焊接,该焊接过程分为三部分,即等厚度S1、圆弧过渡S2以及厚度呈均匀变化S3;6)电子束修饰焊接;7)焊后热处理。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焊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有效解决了内部气孔、表面凹陷、变形较大等问题,具有焊缝外观成形好,焊接工艺再现性好,焊接成品率高,焊接强度持久可靠,易于实现工程化等特点,实现了不等厚变截面、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的中厚钢板的电子束焊接,能够完全满足轨道交通用连接板的制造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08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08372.2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表面激光熔注制备耐磨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对钛合金基材表面进行清洗和预热处理后,置于氩气保护系统中以待激光熔注处理;2)将激光熔注所需的原料钛基合金粉末和陶瓷粉末分别装入设备的同轴送粉罐和旁轴送粉罐中;3)采用同轴送粉和旁轴送粉的方式在钛合金基材表面上进行激光熔注,激光熔注过程中对钛合金基材进行保温处理;4)熔注完成后,将带有熔注层的钛合金基体放入保温隔热棉中缓冷至室温,完成钛合金表面耐磨涂层的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扩大金属熔池面积,实现大厚度耐磨涂层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36234.2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弥散强化铜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除油、干燥及打磨处理;2)对冷喷涂用的弥散强化铜粉末进行热处理;3)进行三维建模,转化二维平面模型;4)优化冷喷涂用的喷枪移动轨迹;5)将粉末装入冷喷涂送粉罐中,采用机械臂控制的冷喷涂设备得到复合构件;6)对复合构件进行机械加工,去除铝合金基体,得到弥散强化铜构件;7)将弥散强化铜构件放入氢气还原炉中进行处理,最终获得所需的弥散强化铜构件。可制备大型化、复杂化弥散强化铜合金构件,构件尺寸、形状不受限制;制备工艺简单、粉末利用率高,极大降低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加工工期,提高制备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