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电机置于等长双纵臂悬架转向节上的独立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38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10249.X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电机置于等长双纵臂悬架转向节上的独立转向系统。该系统包括上纵臂、下纵臂、球头销、转向电机、转向节和轮毂电机总成等。上纵臂和下纵臂具有一样的长度,一端与车体连接,一端通过球铰跟转向节连接,转向电机的外壳固定在电机支座上,转向电机的输出轴跟转向节连接,转向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主销轴线重合。本发明结合了等长双纵臂悬架在车轮跳动时具有车轮定位参数不改变的优点,直接将转向电机置于主销轴线上,具有最少转向驱动链的同时保证了转向力矩可全部有效地用来驱动转向,对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转向性能的研发以及双纵臂独立悬架的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种可实现轮式与履带式状态相互转换的履带轮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92561.2

    申请日:2016-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084 B62D5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行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轮式与履带式状态相互转换的履带轮,包括:驱动制动总成、履带、保持架、诱导轮、负重轮、执行器。本发明设置了驱动与制动总成、履带、保持架、张紧轮、托带轮、诱导轮、负重轮、执行器相组合的结构,能够通过执行器控制保持架变形,实现轮式行走状态向履带式行走状态、履带式行走状态向轮式行走状态的转换,因此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的需要进行行走状态转换,在松软湿滑路面上,可以转换成履带行走,从而增大接地面积,提高附着力与牵引力,从而提高通过性;在平坦硬质路面上,可以转换成轮式行走,从而降低功率消耗,提高行驶速度,从而利于高机动能力的实现。

    一种可实现轮式与履带式状态相互转换的履带轮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7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292561.2

    申请日:2016-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行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轮式与履带式状态相互转换的履带轮,包括:驱动制动总成、履带、保持架、诱导轮、负重轮、执行器。本发明设置了驱动与制动总成、履带、保持架、张紧轮、托带轮、诱导轮、负重轮、执行器相组合的结构,能够通过执行器控制保持架变形,实现轮式行走状态向履带式行走状态、履带式行走状态向轮式行走状态的转换,因此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的需要进行行走状态转换,在松软湿滑路面上,可以转换成履带行走,从而增大接地面积,提高附着力与牵引力,从而提高通过性;在平坦硬质路面上,可以转换成轮式行走,从而降低功率消耗,提高行驶速度,从而利于高机动能力的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