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作动器支撑力平衡及工作位定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68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452313.2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作动器支撑力平衡及工作位定中控制方法,针对动态离心环境下的液压作动器支撑力平衡问题,采用了双支撑腔压力差动补偿控制,即由控制器根据不同的离心力实时输出不同的阀位移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的开口,使得进入各支撑腔的油液压力不同,两支撑腔的压力差作用于定中杆,从而抵消缸受到的离心力,有效解决了液压作动器在动态离心环境下的支撑力平衡问题,保证了系统控制的稳定性;针对液压作动器工作位定中问题,采用了离心力补偿控制,除考虑给定位移之外,还考虑离心力反馈信号,将其作为工作位定中控制的补偿信号,通过在给定中位位移中叠加离心力反馈补偿信号,以抵消动态离心力对液压作动器中位位移带来的偏差。

    一种液压作动器支撑力平衡及工作位定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68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52313.2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作动器支撑力平衡及工作位定中控制方法,针对动态离心环境下的液压作动器支撑力平衡问题,采用了双支撑腔压力差动补偿控制,即由控制器根据不同的离心力实时输出不同的阀位移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的开口,使得进入各支撑腔的油液压力不同,两支撑腔的压力差作用于定中杆,从而抵消缸受到的离心力,有效解决了液压作动器在动态离心环境下的支撑力平衡问题,保证了系统控制的稳定性;针对液压作动器工作位定中问题,采用了离心力补偿控制,除考虑给定位移之外,还考虑离心力反馈信号,将其作为工作位定中控制的补偿信号,通过在给定中位位移中叠加离心力反馈补偿信号,以抵消动态离心力对液压作动器中位位移带来的偏差。

    旋转轴锁紧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43787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285605.5

    申请日:2013-07-09

    Inventor: 刘谦 邓志刚 熊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轴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钉、连接盖、外壳、压紧盖、内环、外环、固定支座和轴套,内环和外环均套装于旋转轴端部的圆周上,外环的内侧以靠近轴套的方向呈由粗渐细的斜面,内环的外侧以靠近轴套的方向呈由细渐粗的斜面,压紧盖设置于旋转轴的端面并通过螺钉与内环连接,锁紧螺钉穿过连接盖与压紧盖并同时与连接盖和压紧盖通过螺纹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锁紧装置轴心位置的一个锁紧螺钉方便快速的实现锁紧装置的锁紧和释放,并能够保证内外环在锁紧和松开的过程中,内外环同时贴合,使其受力均匀,大大提高锁紧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形式使得释放和锁紧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电液伺服阀的阀压降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3388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0725.1

    申请日:2014-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阀的阀压降测量装置,阀体上设有一个横向中心通孔、两个竖向控制通孔、一个竖向回油通孔、一个竖向供油通孔,回油端连接板和供油端连接板分别安装于阀体的两端,回油口盖板安装于回油端连接板的外侧,供油口盖板安装于供油端连接板的外侧,台阶轴置于阀体的横向中心通孔内且其两端分别穿过回油端连接板、回油口盖板、供油端连接板和供油口盖板,台阶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其余部分不固定,竖向控制通孔、竖向回油通孔、竖向供油通孔分别与台阶轴不同部位所在内腔相通,台阶轴上安装有应变式传感器。本发明通过最接近电液伺服阀各油路的位置获取阀压降,测量阀压降更及时、更准确,可协助消除供油压强不稳等影响。

    一种电液伺服阀的阀压降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33884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40725.1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阀的阀压降测量装置,阀体上设有一个横向中心通孔、两个竖向控制通孔、一个竖向回油通孔、一个竖向供油通孔,回油端连接板和供油端连接板分别安装于阀体的两端,回油口盖板安装于回油端连接板的外侧,供油口盖板安装于供油端连接板的外侧,台阶轴置于阀体的横向中心通孔内且其两端分别穿过回油端连接板、回油口盖板、供油端连接板和供油口盖板,台阶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其余部分不固定,竖向控制通孔、竖向回油通孔、竖向供油通孔分别与台阶轴不同部位所在内腔相通,台阶轴上安装有应变式传感器。本发明通过最接近电液伺服阀各油路的位置获取阀压降,测量阀压降更及时、更准确,可协助消除供油压强不稳等影响。

    一种新型胀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0664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08712.7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胀销,包括外壳、锁紧螺杆、垫块、上锥块和下锥块,外壳的内孔包括两段小端相连的圆锥孔,上锥块和下锥块内设置有与锁紧螺杆对应的螺纹孔,下锥块分别位于外壳内孔的首端和尾端并与该圆锥孔配合,垫块设置在上锥块的外侧,锁紧螺杆的尾端与下锥块连接,锁紧螺杆的首端穿过上锥块和垫块设置在胀销外部,并通过锁紧螺母与垫块固定。本发明通过胀销中心位置的锁紧螺钉、上锥块和下锥块之间的配合,使胀销结构在初始状态下与销钉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拧紧后,胀销与销钉孔之间由间隙配合变成过盈配合,可较为方便的实现所需连接的零件之间的无缝连接,使得两个被连接件之间可以进行可靠、精确、有效地传递运动。

    旋转轴锁紧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4378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85605.5

    申请日:2013-07-09

    Inventor: 刘谦 邓志刚 熊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轴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钉、连接盖、外壳、压紧盖、内环、外环、固定支座和轴套,内环和外环均套装于旋转轴端部的圆周上,外环的内侧以靠近轴套的方向呈由粗渐细的斜面,内环的外侧以靠近轴套的方向呈由细渐粗的斜面,压紧盖设置于旋转轴的端面并通过螺钉与内环连接,锁紧螺钉穿过连接盖与压紧盖并同时与连接盖和压紧盖通过螺纹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锁紧装置轴心位置的一个锁紧螺钉方便快速的实现锁紧装置的锁紧和释放,并能够保证内外环在锁紧和松开的过程中,内外环同时贴合,使其受力均匀,大大提高锁紧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形式使得释放和锁紧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自平衡离心激振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14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129171.6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离心激振装置,包括激振器Ⅰ、激振器Ⅱ、自平衡装置;激振器Ⅰ、激振器Ⅱ相互平行放置;激振器Ⅰ、激振器Ⅱ的安装朝向一致;激振器Ⅰ、激振器Ⅱ同步反向移动;激振器Ⅰ通过传动组件Ⅰ作用于试件Ⅰ,激振器Ⅱ通过传动组件Ⅱ作用于试件Ⅱ;自平衡装置分别与传动组件Ⅰ和传动组件Ⅱ连接,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传递,用于平衡激振器Ⅰ、激振器Ⅱ受到的离心力。本申请中两个激振器所受离心力通过自平衡装置自动平衡,使激振器不偏离其工作零位,始终能够正常工作。

    三轴加速度与温度同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3004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190434.1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加速度与温度控制方法,主要以离心机为平台,依靠同步控制离心机主电机、偏航框角度、滚转框角度三轴运动同步来实现机体三个轴向持续加速度的控制,并对试验产品的温度进行同步控制,而且四个环境因素是按照时间历程进行的连续控制。本发明实现了离心机三个方向的加速度与温度这四个环境因素按照时间历程的同步控制,将为各类飞行器的结构和性能的考核提供地面试验平台和验证手段。

    适用于任意方向高g值加速度环境的力矩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533744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908284.9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任意方向高g值加速度环境的力矩电机,包括外壳、右端盖、左端盖、转轴、定子、转子磁钢和轴承组,右端盖与安装基础固定连接,外壳的右端与右端盖固定连接,外壳的左端与左端盖固定连接,转轴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并通过轴承组与外壳可转动连接,定子与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转子磁钢与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固定‑游动的支承方式,以实现对温度所带来的变形的补偿,也保证了力矩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不发生变化,使得力矩电机的转轴在任意方向加速度环境下能够正常转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