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钢圆筒围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39765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71592.3

    申请日:201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钢圆筒围堰结构;属于围堰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钢结构的筒体,其中所述筒体内壁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竖向加强肋;在筒体裸露部分的内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横向加强结构;所述筒体的内径为15~30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效率高且可循环使用的大型钢圆筒围堰结构;用于桥梁承台等海洋工程结构建设。

    一种钢砼组合箱型浮坞门

    公开(公告)号:CN10282620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38439.6

    申请日:2012-09-13

    Abstract: 一种钢砼组合箱型浮坞门,包括一坞门体,所述坞门体由左、右、前、后侧壁及底板围合成为一开口向上的矩形箱体,前、后侧壁中间下凹形成第一顶部,两边高起形成第二顶部,左、右侧壁标高与第二顶部标高相等,矩形箱体内腔设有若干块延伸自底板的相互交错的纵向及横向钢筋砼竖隔板,所述纵向及横向钢筋砼竖隔板将矩形箱体内腔分隔成截面大小一致的矩形舱格,与左、右两侧壁分别相邻的左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及右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自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二顶部,前侧壁第一顶部设有延伸于左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及右一纵向钢筋砼竖隔板之间的挡水钢扶壁,挡水钢扶壁顶部标高与左、右侧壁标高相同。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能大幅提高浮坞门的稳定性。

    水下沉管隧道以及沉管隧道过渡段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442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00234.4

    申请日:2017-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8 E02D29/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沉管隧道,包括用挤密砂桩加固的水下软土层,和依次铺设在所述水下软土层上的块石垫层和碎石垫层;在碎石垫层上方铺设的沉管隧道,沉管隧道上方以及两侧是回填块石结构;所述沉管隧道的铺设水平高度低于水下软土层的高度;所述的用挤密砂桩加固的水下软土层、块石垫层和碎石垫层的横向宽度大于沉管隧道的横向宽度。本发明采用挤密砂桩置换、挤密软土,并设置水平块石垫层形成复合地基,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残余沉降,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地基加固效果好、经济环保、处理深度大、施工质量易控制的优点。

    一种管状背贴式钢闸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6929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33883.5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作坞口侧止水的钢闸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作坞口侧面止水(用于密封浮坞门和坞门墩之间缝隙)的管状背贴式钢闸门系统,包括钢闸门和闸门基础。钢闸门包括:管状的钢闸门主体、分别设置在钢闸门主体两侧的止水钢板、设置在钢闸门主体两侧的止水带和封底钢板;所述闸门基础顶部设置有底止水带,侧止水带和底止水带均采用软性材料;在钢闸门坐底进行止水时,侧止水带和封底钢板均与底止水带接触压缩,从而形成连续封闭的止水面。本发明闸门启闭操作方便,钢闸门横断面方向刚度较小,可适应浮坞门和坞门墩的止水面表面的不平整度,减小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钢闸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总体重量低,降低钢闸门造价。

    一种沉管隧道组合地基以及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634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102135.7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特别是一种沉管隧道组合地基,其包括:设置在沉管隧道岛上段底部的PHC刚性桩复合地基;靠近沉管隧道中间段底部一端设置的天然地基;第一挤密砂桩地基;混合地基,所述混合地基由第二挤密砂桩地基以及堆载预压结构组成;所述PHC刚性桩复合地基到所述天然地基间依次设置有所述混合地基和第一挤密砂桩地基,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沉管的地基变形更均匀,使地基的变形协调平顺过渡,保证沉管隧道的结构安全的沉管隧道组合地基,以及这种沉管隧道组合地基的设置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