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7747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54685.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驱油藏直井压裂开发技术领域,特别针对一种平面非均质油藏,为实现其平面均衡驱替的压裂井最优缝长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给定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流体粘度等参数,作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运用图解法求得油水前缘位置处的含水率导数fw'(swf);步骤(2):依据步骤(1)中计算的前缘位置含水率导数及未压裂直井见水时间计算公式计算未压裂井的见水时间;步骤(3):基于等效井径,将压裂井看作为等效井径的直井,利用等效井见水时间与未压裂井见水时间相等,求得满足见水时间相等条件的等效井径。步骤(4):运用试算法,求得压裂井最优裂缝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17324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15902.1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间均衡驱替的直井分层压裂缝长确定方法,涉及低渗透油藏直井分层压裂改造领域,该方法使油井能在满足产能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确定各层压裂的缝长,达到层间均衡驱替。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各层启动压力梯度;步骤2、建立裂缝半长xf与等效井径rwe的关系图版;步骤3、计算满足产量需求的单位厚度日产油量Qc;步骤4、根据日产油量Qc,计算得到各层的等效井径rwe;步骤5、根据各层等效井径rwe,计算得到各层压裂的裂缝半长xf。
-
公开(公告)号:CN111123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1305602.7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谱联合的纯净非弹伽马能谱获取方法,具体涉及地层物理测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测井资料获取脉冲区伽马总谱、俘获伽马能谱及时间谱;利用时间谱计算伽马衰减斜率并扣除脉冲区伽马总谱及俘获伽马能谱的“本底”影响;计算脉冲结束时刻某一能道的俘获伽马计数和俘获伽马增长的时刻,确定俘获伽马增长函数,对脉冲区的俘获伽马增长函数进行积分并与俘获部分做比值得到各能道的扣除系数;根据各能道的扣除系数和俘获伽马能谱的乘积计算出对应能道的扣除量,利用脉冲区伽马总谱减去对应能道的扣除量,得到净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
-
公开(公告)号:CN117316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70368.7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声电测井联合智能反演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的步骤为:构建理论储层模型,确定储层物性参数;基于声学多尺度岩石物理模型对理论储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理论储层模型的声学参数;基于电阻率三相物理模型对理论储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理论储层模型的电阻率;构建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基于声学参数和电阻率建立的训练集训练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将训练后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对由目标工区储层的声学参数和电阻率构建的待测试集进行迁移学习,得到目标工区储层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本发明能够快速、精确地预测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降低了解释结果的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33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187231.0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老油田周期注水开发时根据注采量确定停注半周期和注水半周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用含水率公式和综合压缩系数公式计算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含水率和综合压缩系数;(2)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确定不同含水率对应的含水饱和度,并进一步确定该含水饱和度对应的综合压缩系数;(3)油藏产油量用采油速度表示,根据公式计算不同采油速度和不同含水率对应的停注半周期计算图版(附图4);(4)水井注水量用注采比表示,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注采比和不同含水率对应的注水半周期计算图版(附图5)。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7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12585.X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氧比能谱测井饱和度解释方法。本发明通过编写自动建模软件,结合实际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参数,自动建立蒙特卡罗数值计算模型,形成井眼-地层数值计算模型库;建立数据库,利用井眼-地层数值计算模型库中计算模型模拟,确定各种条件下的非弹谱、俘获谱和碳氧比值并存入数据库中,并用插值方法对数据库中未包括情况进行补充;根据实测碳氧比曲线,对比实测值与数据库内模拟值,若相同,则直接输出该实测曲线对应的含油饱和度曲线,若不同,则修改计算模型内的仪器参数,继续模拟直至与实测值相同,输出含油饱和度曲线。本发明将数值模拟与数据库相结合,快速获取饱和度曲线,提高了地层含油饱和度处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0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78508.2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0 , G06Q30/02 , G06Q50/02 , E21B4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开发的层系组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用穷举法将油田中各小层划分为N套层系,得到多种层系组合方案,N为大于1的整数;计算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为投资回收期结束时的单井累积产油量;计算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套层系的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计算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为单井的累积产油量所获得的收益与单井产油投入的成本相等时对应的累积产油量;将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大于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且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最小的层系组合方案作为最优的层系组合方案。本发明通过降低开发过程中层间流动差异的影响,最大可能提高各小层的产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678508.2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0 , G06Q30/0201 , G06Q50/02 , E21B4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开发的层系组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用穷举法将油田中各小层划分为N套层系,得到多种层系组合方案,N为大于1的整数;计算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为投资回收期结束时的单井累积产油量;计算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套层系的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计算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为单井的累积产油量所获得的收益与单井产油投入的成本相等时对应的累积产油量;将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大于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且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最小的层系组合方案作为最优的层系组合方案。本发明通过降低开发过程中层间流动差异的影响,最大可能提高各小层的产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7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288519.X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油藏化学驱技术极限井距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按照设定井距进行设置注采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注采井之间各网格点的压力、原油粘度及渗透率在n天内的平均值;计算各网格点的驱动压力梯度,绘制驱动压力梯度曲线;计算各网格的启动压力梯度,绘制启动压力梯度曲线;确定驱动压力梯度曲线与启动压力梯度曲线关系,如果相交,说明所述井距过大,按照设定比例减小所述井距,重复上述步骤;如果相离,说明所述井距过小,按照设定比例增大所述井距,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相切,此时的井距为极限井距。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化学驱的极限井距。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4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777088.8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水油藏水侵模拟实验用可视化模型,包括透明型体和多个模拟井筒。透明型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个侧板,顶板和底板均与侧板可拆卸连接。透明型体为封闭状,且透明型体的内部填充有粒状多孔介质。顶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模拟井筒安装在安装孔内,且模拟井筒位于透明型体的内部。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边水侵入孔,边水侵入孔用于将供水装置所提供的水注入透明型体内,进行水侵模拟实验,通过采用可视化模型,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模拟储层内油水运动流线及剩余油富集位置,更好的获取边水油藏水侵规律、油井生产动态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摸索相应的边水油藏治理措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