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2141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231629.3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二氧化铈为载体,二氧化铈的前驱体为Ce(NO3)3·6H2O;金属钌为活性组分,钌的前驱体为K2RuO4,钌含量以质量计为二氧化铈质量分数的1~12%;以碱金属、碱土金属,镧系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助剂,助剂的前驱体为金属硝酸盐,所述助剂以质量计为二氧化铈质量分数的1~15%,通过采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浸渍法,氧化还原共沉淀一步法,氧化还原共沉淀一步法-多次等体积浸渍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制备周期短,制备效率高,能耗少,所制备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催化剂中钌金属分散度高,催化剂活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026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222393.5
申请日:2008-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nventor: 徐显明 , 林建新 , 魏可镁 , 王榕 , 张忠涛 , 俞秀金 , 裴皓天 , 张永军 , 林炳裕 , 李方伟 , 王斯晗 , 张宝军 , 李建功 , 张学业 , 李德全 , 林雪梅
IPC: B01J23/888 , C01C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885 , B01J23/002 , B01J23/83 , B01J2523/00 , C01C1/0411 , Y02P20/52 , B01J2523/13 , B01J2523/22 , B01J2523/23 , B01J2523/31 , B01J2523/3706 , B01J2523/3712 , B01J2523/3725 , B01J2523/68 , B01J2523/69 , B01J2523/842 , B01J2523/3718 , B01J2523/37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其组成按重量%计:铁氧化物89~96;氧化铝1.5~3.0;氧化钾0.3~1.0;氧化钙1.0~2.0;氧化镁0.1~1.0;氧化钼0.1~2.0;氧化钨0.1~0.5;混合稀土金属氧化物0.2~1.0,总量为100%;氧化钼与氧化钨的比例为1∶1~4∶1;二价铁与三价铁的比为0.4~0.6;用熔融法制备,该催化剂低温低压活性高,出口氨体积百分数为20.2%,耐热抗毒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026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10222393.5
申请日:2008-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nventor: 徐显明 , 林建新 , 魏可镁 , 王榕 , 张忠涛 , 俞秀金 , 裴皓天 , 张永军 , 林炳裕 , 李方伟 , 王斯晗 , 张宝军 , 李建功 , 张学业 , 李德全 , 林雪梅
IPC: B01J23/888 , C01C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885 , B01J23/002 , B01J23/83 , B01J2523/00 , C01C1/0411 , Y02P20/52 , B01J2523/13 , B01J2523/22 , B01J2523/23 , B01J2523/31 , B01J2523/3706 , B01J2523/3712 , B01J2523/3725 , B01J2523/68 , B01J2523/69 , B01J2523/842 , B01J2523/3718 , B01J2523/37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其组成按重量%计:铁氧化物89~96;氧化铝1.5~3.0;氧化钾0.3~1.0;氧化钙1.0~2.0;氧化镁0.1~1.0;氧化钼0.1~2.0;氧化钨0.1~0.5;混合稀土金属氧化物0.2~1.0,总量为100%;氧化钼与氧化钨的比例为1:1~4:1;二价铁与三价铁的比为0.4~0.6;用熔融法制备,该催化剂低温低压活性高,出口氨体积百分数为20.2%,耐热抗毒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57962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10111733.7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B01J23/63 , C01B21/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制备方法,采用经高温处理和氧化扩孔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用Ba(NO3)2、Mg(NO3)2和Ln(NO3)3水溶液以浸渍法修饰活性炭载体,按摩尔比控制Ba∶Mg∶Ln=1∶1~3∶0.01~1,Ln是La、Pr、Nd、Sm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用浸渍法镀上RuCl3;用氢气或氢氮混合气在110~470℃把RuCl3还原为金属钌后,再用浸渍法镀上KNO3、K2CO3或KOH助剂;Ru:2~7wt%;Ba+Mg+Ln:3~8wt%;K:6~18wt%;适用于在反应压力为5~20MPa,反应温度为230~475℃的条件下由氢、氮合成氨。
-
公开(公告)号:CN101638727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117483.8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B01J38/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负载的钌催化剂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不含或被除去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化合物助剂的活性炭负载的钌催化剂通过高温焙烧,焙烧物高温碱熔,碱熔物在60℃~95℃的热水中溶解得到K2RuO4或Na2RuO4溶液,加入乙醇或碱性溶液得到Ru(OH)4沉淀,烘干此沉淀,或用强酸溶解此沉淀,或用H2还原此沉淀可以得到不同的钌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贵金属钌能被高效回收,回收操作过程安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助剂能同时得到回收,且回收的产品形式可以选择。该方法技术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579627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111733.7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B01J23/63 , C01B21/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制备方法,采用经高温处理和氧化扩孔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用Ba(NO3)2、Mg(NO3)2和水溶液以浸渍法修饰活性炭载体,按摩尔比控制Ba∶Mg∶Ln=1∶1~3∶0.01~1,Ln是La、Pr、Nd、Sm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用浸渍法镀上RuCl3;用氢气或氢氮混合气在110~470℃把RuCl3还原为金属钌后,再用浸渍法镀上KNO3、K2CO3或KOH助剂;Ru 2~7wt%;Ba+Mg+Ln:3~8wt%;K:6~18wt%;适用于在反应压力为5~20MPa,反应温度为230~475℃的条件下由氢、氮合成氨。
-
公开(公告)号:CN101638727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10117483.8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C22B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负载的钌催化剂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不含或被除去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化合物助剂的活性炭负载的钌催化剂通过高温焙烧,焙烧物高温碱熔,碱熔物在60℃~95℃的热水中溶解得到K 2 RuO 4 或Na 2 RuO 4 溶液,加入乙醇或碱性溶液得到Ru(OH) 4 沉淀,烘干此沉淀,或用强酸溶解此沉淀,或用H 2 还原此沉淀可以得到不同的钌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贵金属钌能被高效回收,回收操作过程安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助剂能同时得到回收,且回收的产品形式可以选择。该方法技术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723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156333.X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C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催化剂串钌催化剂的氨合成工艺;第一、二合成塔装铁系催化剂,第三、四合成塔装钌系催化剂,串联连接;循环气通过第一合成塔部分氢气和氮气在铁系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新鲜合成气与第一合成塔出口气混合;通过第二合成塔部分氢气和氮气在铁系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新鲜氮气与第二合成塔出口气混合;通过第三合成塔部分氢气和氮气在钌系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新鲜氮气与第三合成塔出口气混合,通过第四合成塔部分氢气和氮气在钌系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出口气进入氨分离器;未分离出的氨与未反应的氢气、氮气和惰性组分氩气的混合物大部分作为循环气;本工艺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72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156236.0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C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催化剂串钌催化剂的氨合成工艺;第一和第二合成塔装铁系氨合成催化剂,第三合成塔装钌系氨合成催化剂,三塔串联连接;氢、氮循环气加压进入第一合成塔反应,第一合成塔出口气与新鲜合成气混合,体积比为3~4∶1,温度在370~380℃,进入第二合成塔反应,第二合成出口气与新鲜氮气混合,氢/氮摩尔比为3~2∶1,温度在360~370℃,进入第三合成塔,氮气和氢气在钌的催化作用下部分生成氨,放出热量,第三合成塔出口气氨浓度在19~23%,温度在400~430℃;出塔气去氨冷器分离出大部分的氨,未分离出的氨与未反应的氢、氮和氩大部分作为循环气进第一合成塔;该工艺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75849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83128.8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烷基化脱硫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新鲜FCC汽油和催化剂放入釜中,剂油比不小于1∶20,在电动搅拌下,于120~160℃,自升压反应,反应后通冷凝水使反应釜迅速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催化剂为固体磷酸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而成,催化剂的载体为水热法合成的全硅MCM-41介孔分子筛,孔径为2nm~10nm,比表面积为700m2/g~1200m2/g,所用浸渍溶液为焦磷酸和正磷酸的混合溶液,质量比为1~3;浸渍溶液与载体的质量比为3~8;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为400~600℃;提供的催化剂用于汽油烷基化脱硫时,具有较好的汽油烷基化脱硫性能,可转化汽油中85%以上的噻吩及其衍生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