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1492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61536.5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法直接制备负载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方法,属于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重量比为1:500的NaHCO3与碳纳米管充分混合搅拌,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焙烧,获得负载Na催化剂载体;(2)将负载Na催化剂载体放在微波辐射加热,逐滴加入五氯化锑(SbCl5)和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F3CSO3Si(CH3)3)混合溶液,搅拌、浸渍,获得悬浮混合液;(3)过滤悬浮混合液,获得固体前驱体和混合溶液;(4)将固体前驱体放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微波辐射加热、焙烧,获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雏形;(5)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雏形为原料,按照步骤(2)、(3)和(4)操作1-5次,完成。优点:利用微波法制备的负载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裂解活性高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85870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033403.7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10C1/18
Abstract: 一种分离中低温焦油中链烃与酚类的方法,属于煤化工中焦化行业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两类双相有机的分离方案把直接作为液体燃料的原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链烃主要集中在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的上相中,获得分离和提纯;采用了上述两类双相有机的分离方案把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的原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酚类主要集中在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的下相中,同时再利用第二类双相有机溶液中可以使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下相的酚类进一步获得浓缩、分离和提纯。优点:1、实现了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链烃富集并快速选择性地分离,实现使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酚类富集并快速选择性地分离;2、分离工艺操作条件温和、简便,工艺和设备造价底、投入少、回收期短、效益极为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2151413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10040020.8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褐煤醇解热溶物的分离设备及方法,设备主要由压力连续层析柱和与其相连的溶剂循环封闭系统构成。通过对褐煤醇解热溶物粗、精分离,利用洗脱溶剂选择性地依次溶解褐煤醇解热溶物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利用内装预处理填料的耐压层析柱容易地使褐煤醇解热溶物中煤基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依次分离、溶出,通过蒸馏设备使洗脱溶剂回收并循环使用,有效解决了褐煤醇解热溶物的精细分离,为在温和条件下开发褐煤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以及尽快实现褐煤提质利用的产业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面临石油资源紧缺的现状,具有高效、快速转化劣质褐煤成为煤基化学品以及在煤资源化和洁净利用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45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4686.5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温煤焦油的萃取分离方法,属于煤焦油分离方法。该萃取分离方法在常压条件下向煤焦油中分别加入1号溶剂或2号溶剂进行二级萃取、分离;萃取工艺均在充分搅拌、加热的预处理条件下,加热温度小于150摄氏度,煤焦油原料分别与1号溶剂或2号溶剂按照1:2-4的体积比例混合,萃取1-4小时,体系达到平衡后,1号溶剂和煤焦油经过滤分离获得萃取物和萃余物,蒸馏回收1号溶剂,循环使用;2号溶剂和萃余物萃取,经过滤、分离获得萃取物和煤焦油中所有杂质;蒸馏回收2号溶剂,循环使用。优点:设备节能显著、工艺简便、操作条件温和、设备造价底、投入少、效益显著;改变溶剂的加入量和萃取操作参数,灵活地掌握并选择性地控制煤焦油分离深度和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51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40020.8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褐煤醇解热溶物的分离设备及方法,设备主要由压力连续层析柱和与其相连的溶剂循环封闭系统构成。通过对褐煤醇解热溶物粗、精分离,利用洗脱溶剂选择性地依次溶解褐煤醇解热溶物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利用内装预处理填料的耐压层析柱容易地使褐煤醇解热溶物中煤基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依次分离、溶出,通过蒸馏设备使洗脱溶剂回收并循环使用,有效解决了褐煤醇解热溶物的精细分离,为在温和条件下开发褐煤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以及尽快实现褐煤提质利用的产业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面临石油资源紧缺的现状,具有高效、快速转化劣质褐煤成为煤基化学品以及在煤资源化和洁净利用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31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46470.8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沥青的制取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以低阶煤煤粉为原料,通过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制取煤沥青,其中所述超临界萃取的条件如下:萃取溶剂为有机溶剂,萃取温度为270~390℃,萃取压力为10~20MPa。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萃取效率高,且所用溶煤比较小,节省萃取剂用量,且无环境污染、易于操作,采用加压热过滤的方式实现固液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微孔滤板的堵塞,是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工艺过程洁净、能耗物耗小、无“三废”排放的制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1492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061536.5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法直接制备负载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方法,属于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重量比为1:500的NaHCO3与碳纳米管充分混合搅拌,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焙烧,获得负载Na催化剂载体;(2)将负载Na催化剂载体放在微波辐射加热,逐滴加入五氯化锑(SbCl5)和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F3CSO3Si(CH3)3)混合溶液,搅拌、浸渍,获得悬浮混合液;(3)过滤悬浮混合液,获得固体前驱体和混合溶液;(4)将固体前驱体放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微波辐射加热、焙烧,获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雏形;(5)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雏形为原料,按照步骤(2)、(3)和(4)操作1-5次,完成。优点:利用微波法制备的负载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裂解活性高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8587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3403.7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10C1/18
Abstract: 一种分离中低温焦油中链烃与酚类的方法,属于煤化工中焦化行业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两类双相有机的分离方案把直接作为液体燃料的原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链烃主要集中在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的上相中,获得分离和提纯;采用了上述两类双相有机的分离方案把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的原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酚类主要集中在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的下相中,同时再利用第二类双相有机溶液中可以使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下相的酚类进一步获得浓缩、分离和提纯。优点:1、实现了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链烃富集并快速选择性地分离,实现使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酚类富集并快速选择性地分离;2、分离工艺操作条件温和、简便,工艺和设备造价底、投入少、回收期短、效益极为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22042.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安全服务保障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CO干扰的H2传感检测信号补偿校正系统及方法,包括气体检测单元、微处理器和上位机;其中气体检测单元用于获得不同测试环境中H2气体、CO气体浓度值及环境参数条件;微处理器采用融合正余弦和柯西变异策略的麻雀搜索算法创建SCSSA‑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气体检测单元测试数据及实验室H2气体真实浓度构建H2气体浓度补偿模型,该模型能根据CO气体浓度变化及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对H2测量值调整补偿,并通过上位机显示补偿后的数据,最终有效提高模型在不同情况下输出的补偿后H2气体真实浓度值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313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010246470.8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沥青的制取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以低阶煤煤粉为原料,通过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制取煤沥青,其中所述超临界萃取的条件如下:萃取溶剂为有机溶剂,萃取温度为270~390℃,萃取压力为10~20MPa。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萃取效率高,且所用溶煤比较小,节省萃取剂用量,且无环境污染、易于操作,采用加压热过滤的方式实现固液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微孔滤板的堵塞,是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工艺过程洁净、能耗物耗小、无“三废”排放的制取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