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624834.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F01D5/14 , F01D5/28 , F01D7/00 , F04D27/00 , F04D29/26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自适应变形叶片及其设计方法,在不同叶片高度处,叶身内表面贴有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作动器,并且在不同弦长位置布置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作动器连接叶身和骨架;作动器的布局方式以数值模拟及实验为依据进行选取,以使叶片能实现多自由度的大幅连续变形;进一步通过实验或者数值模拟获得不同作动器驱动电压组合下的叶片数据集;选取典型特征工况,采用数值模拟获得叶型数据集中各叶型对应的性能参数,建立驱动电压、折合转速、压比/膨胀比与效率之间的近似模型;根据叶轮机械实际折合转速和压比/膨胀比,通过近似模型优化,获得最优效率对应的驱动电压并施加该电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高效自适应叶片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220883.3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7 , F04D29/26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可信度的叶轮机械损失模型构建方法。对叶轮机械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信度进行评估,获得计入数据可信度的叶轮机械数据库;对叶片几何参数、气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建立叶轮机械损失模型表达式形式;借助计入数据可信度的优化算法对损失模型表达式系数进行求解得到基于数据可信度的叶轮机械损失模型。将试验数据可信度、仿真数据可信度、几何参数可信度和流场参数可信度有效纳入叶轮机械损失模型的建立,基于有限的数据库为目标叶型建立定制化损失模型,解决了数据精度不同、叶片构型不同、典型流动参数不同引起的损失模型预测差异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1003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822282.6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逆流式回热器热力仿真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逆流式的气‑气换热且无相变回热器热力性能仿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回热器结构计算回热器冷、热侧换热面积,获得回热器冷、热侧换热系数变化规律,给定回热器换热微元数量初值,对每一换热微元进行换热分析,建立所有换热微元换热线性方程组,求解换热线性方程组,迭代求解获得满足换热精度要求的微元数量,从而得到回热器冷、热侧温度分布,实现回热器热力仿真。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多换热微元矩阵分析的逆流式回热器热力仿真方法,可考虑回热器几何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不仅能实现回热器稳态与非稳态热力性能仿真,且具备较高的仿真速度与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54058.9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D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多翼离心叶片的高温涡轮盘腔封严结构及涡轮,该封严结构至少包括:涡轮导叶盘后壁面;涡轮动叶轮盘前壁面,与所述涡轮导叶盘后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适于封严气体流动的封严流道;多翼离心叶片,沿所述涡轮动叶轮盘前壁面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多翼离心叶片。该封严结构,当涡轮的叶轮轮盘高速旋转时,利用多翼离心叶片推动涡轮盘腔内的封严气体沿封严流道向涡轮盘腔外缘方向运动,从而限制高温燃气通过所述封严流道向涡轮盘腔内侵入,在不增加封严气体的前提下,通过增大封严气体的流速来提高封严效果,避免因封严冷气过量而进入涡轮主流流道与主流掺混而影响涡轮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4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97587.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通气阀、第一排水阀、第一泵组进水阀、第一泵组排水阀、第二进水阀、泵组、高压气罐、第一管道、第二高压排气管和第二高压排气阀;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底部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缸连通,第一液压缸的容积与第二液压缸的容积相同;第一排水阀、第一泵组进水阀、泵组、第一泵组排水阀和第二进水阀依次连接于第一管道上,泵组包括若干串联的水泵;第二液压缸和高压气罐通过第二高压排气管连接,第二高压排气阀设置于第二高压排气管上。促进恒温压缩/膨胀,提高系统循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10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7390.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站以及加气方法,加气站包括:储气罐,具有独立设置的多个,各储气罐的压力等级均不同,储气罐在排气过程中保持恒定压力;进气管路,一端连接有压缩气源,另一端与多个储气罐分别连接;排气管路,一端与多个储气罐分别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售气终端;顺序控制盘,设于排气管路上,用于控制各储气罐根据压力等级由低到高的次序、与售气终端进行依次切换。本发明的加气站,根据压力等级由低到高对待加气装置进行顺序加气,且采用恒压结构的储气罐对待加气装置加气;使储气罐内的气体无需压缩至更高的压力来保证压差充气,大幅度降低压缩系统的整体耗功,提高了储气罐的容积利用率;减少压缩机组的频繁启停,增加气站运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74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823256.0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几何三轴式燃气轮机大功率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台架实验确定动力涡轮的导叶角度VGV与燃气轮机的高压轴相对转速NH、低压轴相对转速NL、燃气发生器出口总温T6间的相互关系;判断燃气轮机是否进入大功率模式;根据制定的大功率控制方法,在判断进入大功率模式后开始执行;仿真模拟执行大功率控制方法,验证大功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公开能够有效避免燃气轮机因某一个参数达到最大限制值而无法继续增加工况,使燃气轮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173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54468.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9/00 , F02C9/26 , F02C6/00 , F01D17/16 , F01D21/00 , F04D27/00 , F01K11/02 , F25B27/02 , F22B1/18
Abstract: 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回热循环燃气轮机(100),包括燃气轮机本体(102)以及回热装置(103),其中,燃气轮机本体(102)用于将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后的高温燃气膨胀做功,并产生高温废气,燃气轮机本体(102)采用分轴式动力涡轮(1023),且动力涡轮(1023)的涡轮导叶的角度可调节;回热装置(103),用于一部分高温废气加热空气,以提高输入燃气轮机本体(102)的空气的温度;余热锅炉(200),用于利用另一部分高温废气以及加热过空气的高温废气加热工质水,以使工质水加热为高温蒸汽;冷热联供系统(300),用于利用一部分高温蒸汽进行制热,利用另一部分高温蒸汽进行制冷。实现冷热电联供系统在满足供能需求下,获得最佳的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4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29221.X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包含回热器的变几何三轴式燃气轮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建立包含回热器的变几何三轴式燃气轮机仿真模型;步骤B:基于上述仿真模型,制定最优动力涡轮出口温度的控制规律;步骤C:建立燃油流量与高压轴相对转速之间的闭环控制;步骤D:建立动力涡轮导叶角度与动力涡轮出口温度之间的闭环控制;步骤E:设置超转保护,避免燃气轮机超转。本公开提供的包含回热器的变几何三轴式燃气轮机控制方法,针对带回热器的变几何三轴式燃气轮机,通过模型计算,获得最优控制规律,在保证燃气轮机不超温、不超转的前提下提高热效率,获得较为平缓的燃气轮机效率曲线,解决燃气轮机部分工况下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42903.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预乘功率谱密度的频域信号特征的提取方法。针对流场内采集的时域信号,开展功率谱密度分析,采用基于流场信息、频率及功率谱密度构成的预乘功率谱密度无量纲参数,通过标准化处理后获得流场内的主要特征信号。本发明可以明显降低流场内的噪音信号的干扰,降低了频域处理的时间,实现特征信号的准确和快速提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