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或肽与核酸共价连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51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86446.8

    申请日:2021-02-09

    IPC分类号: C07K14/00 C12N15/11 C07K1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或肽与核酸共价连接的方法,涉及生物交联的技术领域。上述蛋白或肽与核酸共价连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目标蛋白或肽与Trwc酶形成融合蛋白;(2)融合蛋白中Trwc酶催化目标蛋白或肽与目标核酸共价连接。本发明利用Trwc酶能够识别、剪切和连接特定的目标核酸序列且能与目标核酸共价连接的性质,实现了稳定、高效、定点、定向共价连接目标蛋白或肽与目标核酸的目的,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简单,耗时短,无需引入任何化学试剂,只需加入金属离子,适合产业化推广。

    一种细胞标记方法及在稀少细胞MRI成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71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20799.X

    申请日:2020-07-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标记方法及在稀少细胞MRI成像中的应用,该细胞标记方法采用含量子点的载体标记的磁性微米颗粒侵染细胞进行标记,载体为病毒样颗粒或靶向基团;病毒样颗粒由融合有细胞穿透肽片段的病毒衣壳蛋白自组装构成;靶向基团上连接有细胞穿透肽。本发明标记方法中使用的荧光磁性微米颗粒含有细胞穿透肽,可以将MPIO低毒、高效导入多种细胞,实现对病毒宿主细胞或肿瘤的靶向定位与精确治疗,实现多模态诊疗一体的治疗模式,从而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实现体内稀少细胞长期活体示踪,进行MRI成像,为体内稀少细胞的行为机制研究提供高效可信的方法,为癌症的侵袭及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活体成像的可靠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电化学原位石墨烯合成的碳基电极修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6204A8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047062.0

    申请日:2019-01-18

    IPC分类号: G01N27/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原位石墨烯合成的碳基电极修饰方法,使用三电极或双电极系统完成电化学处理过程,所述电化学处理为以下两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1)循环伏安法:三电极工作面放入支持的电解质溶液中,向碳基电极施加正电压扫描以原位获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向碳基电极施加负电压扫描以原位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2)直流电压法:三电极或双电极工作面放入支持的电解质溶液中,向碳基电极施加恒定的正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以原位获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向碳基电极施加恒定的负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以原位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较常规(氧化)石墨烯滴涂和原位气相沉积等修饰法具有快速、简便、廉价、纯绿色合成、高可控、高重现、高稳定的特点。

    一种新型纳米反应容器的合成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380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03448.2

    申请日:2019-07-31

    摘要: 本发明提供功一种新型功能性纳米反应容器,其包括能够形成纳米反应容器的壳体蛋白csoS1和csoS4A/B/D。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性纳米反应容器至少具有如下优势之一:该容器能够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的表达、自组装成不同尺寸的纳米空壳,通过偶联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可有效包装外源荧光蛋白分子mCherry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以提高其稳定性,偶联相关的酶促反应体系可以有效的催化产生特定的代谢产物,如1,2-丙二醇、乙醇胺等具有挥发性代谢物或者某些活性代谢中间代谢产物如NADH等,催化保护相关厌氧反应在好氧菌体内进行,且其遗传特性稳定,为化合物的代谢工程及合成生物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猴病毒40衣壳蛋白VP1在作为细胞穿膜蛋白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2273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410603949.0

    申请日:2014-10-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猴病毒40衣壳蛋白VP1在作为细胞穿膜蛋白中的应用。首先揭示了VP1是一种细胞穿透蛋白,将VP1蛋白与其他蛋白融合表达,VP1可以携带外源蛋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并定位于细胞质。本发明实验证实VP1蛋白可携带mCherry荧光蛋白及抑癌蛋白P53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并定位于细胞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细胞转导系统,并且实现了在细胞质中的亚细胞定位,所构建的VP1‑P53蛋白还有望在肿瘤治疗等方面有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