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支撑片及推盘组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04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710943995.9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支撑片及推盘组件,其中所述滑动支撑片包括第一圆弧部、第二圆弧部和固定柱;所述第二圆弧部周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周向的一端;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圆弧部上。而且,本发明的推盘组件,通过第一离合器推盘和第二离合器推盘的设置同轴设置,并且在第一离合器推盘和第二离合器推盘之间增加滑动支撑片,简化了传统湿式离合器的推盘组件结构。

    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75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710951024.9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所述湿式三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电机壳体的靠近输入轴的端部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下延伸部,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撑于下延伸部内;前壳体的右端固定有所述中板;转子支架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电机壳体的下延伸部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并且通过单独的冷却油路进行冷却。本发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并列布置在转子内部,每个离合器设有独立的冷却油路,对三个离合器单独冷却,解决了并列式离合器冷却油路布置难题,有效降低了离合器的拖曳损失。

    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7555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951024.9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所述湿式三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电机壳体的靠近输入轴的端部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下延伸部,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撑于下延伸部内;前壳体的右端固定有所述中板;转子支架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电机壳体的下延伸部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并且通过单独的冷却油路进行冷却。本发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并列布置在转子内部,每个离合器设有独立的冷却油路,对三个离合器单独冷却,解决了并列式离合器冷却油路布置难题,有效降低了离合器的拖曳损失。

    电机与离合器集成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8970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951094.4

    申请日:2017-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08 B60K6/38 B60K6/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与离合器集成装置,其包括壳体、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转子固定在转子支架上;所述转子支架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本发明将电机与三个离合器集成化设计,并将三个离合器并列布置在转子支架内部,转子支架作为电机转子的支撑部件,同时作为第一离合器的动力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的动力输入部件,通过零部件的功能复用,较小零部件数量,减小轴向尺寸,满足在横置有限纵梁宽度内的结构布置。

    滑动支撑片及推盘组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0409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43995.9

    申请日:2017-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58 F16D13/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支撑片及推盘组件,其中所述滑动支撑片包括第一圆弧部、第二圆弧部和固定柱;所述第二圆弧部周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周向的一端;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圆弧部上。而且,本发明的推盘组件,通过第一离合器推盘和第二离合器推盘的设置同轴设置,并且在第一离合器推盘和第二离合器推盘之间增加滑动支撑片,简化了传统湿式离合器的推盘组件结构。

    一种汽车自调整式离合器挺杆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8935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01023.5

    申请日:2016-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3/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自调整式离合器挺杆机构,由支撑套、主推力轴承、螺旋锁、副推力轴承、分离弹簧、限位块、闭锁支架、主弹簧和挺杆组成;挺杆穿过主弹簧、闭锁支架、分离弹簧、副推力轴承、螺旋锁和主推力轴承与支撑套配合连接;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闭锁支架和挺杆接触;挺杆闭锁支架和挺杆能够分别沿轴向在支撑套上滑动且与支撑套无相对转动;螺旋锁和闭锁支架穿过弹簧接触;螺旋锁与挺杆为丝杠连接,螺旋锁可沿挺杆螺旋前进或倒退,且与挺杆无相对转动。本发明的汽车自调整式离合器挺杆机构可应用于车辆离合器分离、加工设备或其他动力传递等存在离合器磨损的领域,具有结构紧凑、补偿离合器磨损、零件数量少、安装方便等特点。

    电机与离合器集成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8970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710951094.4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与离合器集成装置,其包括壳体、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转子固定在转子支架上;所述转子支架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本发明将电机与三个离合器集成化设计,并将三个离合器并列布置在转子支架内部,转子支架作为电机转子的支撑部件,同时作为第一离合器的动力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的动力输入部件,通过零部件的功能复用,较小零部件数量,减小轴向尺寸,满足在横置有限纵梁宽度内的结构布置。

    一种汽车自调整式离合器挺杆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89354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301023.5

    申请日:2016-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自调整式离合器挺杆机构,由支撑套、主推力轴承、螺旋锁、副推力轴承、分离弹簧、限位块、闭锁支架、主弹簧和挺杆组成;挺杆穿过主弹簧、闭锁支架、分离弹簧、副推力轴承、螺旋锁和主推力轴承与支撑套配合连接;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闭锁支架和挺杆接触,且闭锁支架和挺杆能够分别沿轴向在支撑套上滑动且与支撑套无相对转动;螺旋锁和闭锁支架穿过弹簧接触;螺旋锁与挺杆为丝杠连接,螺旋锁可沿挺杆螺旋前进或倒退,且与挺杆相对转动。本发明的汽车自调整式离合器挺杆机构可应用于车辆离合器分离、加工设备或其他动力传递等存在离合器磨损的领域,具有结构紧凑、补偿离合器磨损、零件数量少、安装方便等特点。

    电机与离合器集成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39553U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21317459.X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与离合器集成装置,其包括壳体、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转子固定在转子支架上;所述转子支架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将电机与三个离合器集成化设计,并将三个离合器并列布置在转子支架内部,转子支架作为电机转子的支撑部件,同时作为第一离合器的动力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的动力输入部件,通过零部件的功能复用,较小零部件数量,减小轴向尺寸,满足在横置有限纵梁宽度内的结构布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360°调整方向的弯管接头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5689982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559360.X

    申请日:2016-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60°调整方向的弯管接头总成,包括呈“L”字型的接头、锁紧螺母、垫片和O型圈,O型圈套装在接头竖直部的中段,接头的水平部前端有内螺纹,接头竖直部的中段有连接螺纹,接头的竖直部前端有外螺纹,锁紧螺母有内螺纹,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接头竖直部的中段,且锁紧螺母位于O型圈上方,垫片套在接头竖直部中段的连接螺纹上且位于锁紧螺母和O型圈之间,其特征在于,接头的连接螺纹外径小于垫片的内径,所述垫片可在锁紧螺母的推动下沿接头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360°调整方向的弯管接头总成使用时垫片与接头间隙不易掌握导致的O型圈挤出、密封失效以及垫片卡滞、运动不灵活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