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86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1024.0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传动装置包括:发电机壳体,发电机壳体上开设有装配孔;驱动电机壳体内设置有中间支撑结构,中间支撑结构内设置有机械泵安装腔、机械泵吸油道、电子泵吸油道、电子泵出油道,机械泵安装腔上开设有机械泵吸油口和机械泵出油口,中间支撑结构上开设有油滤接口和出油孔,机械泵吸油口通过机械泵吸油道与油滤接口连通;机械泵设置于机械泵安装腔内,且机械泵通过机械泵出油口与驱动电机壳体的内腔连通;至少部分的电子泵穿过装配孔延伸至驱动电机壳体内,并与中间支撑结构连接,电子泵的进油口通过电子泵吸油道与油滤接口连通,电子泵的出油口通过电子泵出油道、出油孔与驱动电机壳体的内腔连通。

    用于双向油封的喷油模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822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9527.8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向油封的喷油模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喷油模拟方法包括:基于具有待检测油封的驱动桥建立油量喷射系统模型;将润滑油量和预定工况的工况参数输入至所述油量喷射系统模型中,获取在所述预定工况下的所述待检测油封接触的润滑油液面高度;将所述润滑油液面高度输入至所述油量喷射系统模型中,获取对所述待检测油封喷射润滑油的喷油参数。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油量喷射系统模型模拟不同预定工况下待检测油封的实际液面高度,计算出在单体试验中油管需要对所述待检测油封喷射润滑油的喷油参数,使得油封试验更趋近于实际使用工况,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种齿轮接触区自适应修正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95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49682.8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齿轮接触区自适应修正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配置齿轮接触区定义;基于齿轮接触区定义获取数据样本;通过数据样本对预先构建的原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目标模型;提取测试车辆的整车检测数据;根据整车检测数据对目标模型进行校准,得到校准后的目标模型;获取测试车辆的实测数据;根据实测数据判断校准后的目标模型是否通过验证;如果是,则将校准后的目标模型确定为齿轮接触区自适应修正模型。可见,该方法及装置能够构建出一种优质的齿轮接触区自适应修正模型,以使该齿轮接触区自适应修正模型能够通过自适应微调主齿或者从齿的位置,避免了开箱检测的步骤,并能够保证接触区处于最佳位置。

    减速器及驱动桥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8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30138.9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速器及驱动桥,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减速器包括壳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一挡油机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一挡油机构自壳体的内侧壁向壳体的内部伸出,第一挡油机构与从动齿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从动齿轮位于第一挡油机构的一侧。在本发明的减速器中,第一挡油机构自壳体的内侧壁向壳体的内部伸出,从而将壳体内部的空间划分为两部分,从动齿轮位于第一挡油机构的一侧,由于第一挡油机构的存在,使得从动齿轮仅会搅动与从动次轮位于同一侧的润滑油,位于第一挡油机构另一侧的润滑油不会被搅动,从动齿轮的搅油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润滑油的温度。

    驱动桥润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9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53112.X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桥润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形成储存润滑液的储液空间,驱动桥的主动齿轮和驱动桥的从动齿轮均位于容纳腔内;集油架,集油架设置于从动齿轮与壳体之间,集油架的顶部具有集油盒,从动齿轮旋转时带动储液空间内的润滑液飞溅至集油盒内;其中,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进油道,第一进油道的进口端与集油盒连通,第一进油道的出口端延伸至主动齿轮的支撑轴承处,集油架上设置有第二进油道,第二进油道的进口端与集油盒连通,第二进油道的出口端延伸至从动齿轮的支撑轴承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桥润滑成本和润滑质量无法兼顾的问题。

    供油结构及润滑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93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27002.5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油结构及润滑系统,供油结构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第一单向离合器、第二单向离合器和动力输入轴,其中,第一油泵与第二油泵两者同轴设置于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经由第一单向离合器与第一油泵传动连接,动力输入轴经由第二单向离合器与第二油泵传动连接,第一单向离合器与第二单向离合器两者的动力传送方向相反。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供油结构及润滑系统,机械泵有效的兼顾电机正转和反转需求,有效地避免了电子泵的结构不紧凑、外挂时还有漏油风险以及电子泵的自身散热则会与传动装置的散热相互影响等问题。

    混合动力传动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442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01339.6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该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和电机,还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外齿圈和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与电机连接,第一行星架与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外齿圈分别与制动组件连接;第二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外齿圈和第二太阳轮,第二太阳轮通过离合组件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行星架通过离合组件与发动机连接,第二外齿圈与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一外齿圈和第二太阳轮刚性连接,第一行星架和第二外齿圈刚性连接。上述混合动力传动装置能够实现多种混动模式、多挡位的动力输出,以满足实际工况或实际需求,利于综合降低能耗。

    带断开模式的差速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480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37284.1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断开模式的差速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带断开模式的差速锁总成包括:差速器外壳,差速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避让通道;差速器内壳,差速器内壳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差速器内壳与差速器外壳间隙配合;结合齿圈,结合齿圈通过避让通道穿设于差速器外壳内;半轴齿轮组件,半轴齿轮组件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本申请将差速器内壳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并将结合齿圈通过避让通道穿设于差速器外壳内,同时将半轴齿轮组件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结合齿圈具有与差速器内壳和半轴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锁止模式、断开模式与普通模式。这样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差速锁总成的集成度,降低了差速锁总成机构的复杂性,使得差速锁总成的布置更加方便。

    通气结构、传动装置及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6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99988.X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气结构、传动装置及车辆,通气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位于储存有油液的油腔的顶部,壳体(1)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9)和第二腔体(10),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通气道(12)和第二通气道(11),第一通气道(12)的进口端与第一腔体(9)连通,第一通气道(12)的出口端朝向油腔延伸设置并与油腔连通,第二通气道(11)的进口端与第二腔体(10)连通,第二通气道(11)的出口端朝向油腔延伸设置并与油腔连通,第一腔体(9)与第二腔体(10)之间连通,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通气塞连接的外部通气道(4),外部通气道(4)与第二腔体(10)连通。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通气结构易漏油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