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1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71960.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V40/16 , G01M3/00 , G08B19/00 , G08B5/22 , G06V10/82 , G06V40/10 , G06V20/40 , G06V20/52 , G06N3/0464 , G06T7/27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少人化船舶机舱智能管控系统及方法,基于智能化的图像采集、环境状态采集、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对机舱当前系统运行、运维人员、设备状态等态势信息进行采集,将人脸识别、人体作业姿态识别、人员轨迹跟踪、机舱异物识别、温度监测及报警、重要设备状态和舱室三维融合场景等智能化识别、处理及计算功能进行集成和融合,实现机舱内安全管控的智能化和可视化。为实现机舱安全运行、系统减员增效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10187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0523.2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Q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的海洋平台内通系统设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网络部署与信息流程设计:网络部署采用分层式设计,主要分为综合布线接入层、光分路层、用户接口层;信息流程设计采用EPON光路技术实现,综合布线接入设备和用户接口盒之间采用光纤传输链路进行连接;2)业务分配与带宽保证:EPON光路下,综合布线接入设备具备基于用户接口盒的MAC地址认证方式,拒绝非法用户接口盒的接入;EPON光路提供上下行1.25Gbps的对称带宽,光纤传输链路采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本发明实现海洋平台多种内部通信业务从网络到终端的全光纤综合接入,有效减少穿舱电缆种类及数量,提升传输距离,突破传统距离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71957.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操作员异常工作状态监测及预警系统和方法,通过安装在船舶重要作业舱室的采集组件,采集操作员的脸部、肢体、语言、体温信息;将信息输入状态信号采集处理设备,经过信号的集中处理、转换,输送到操作员异常状态分析计算设备对采集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评估,获得操作员脸部情绪、作业姿态、语言交流、身体温度的信息评估结果;将结果输送到操作员状态管理终端,进行结果数据的管理;根据操作员异常工作状态严重程度,进行管理干预。用于船舶操作员疲劳、情绪异常、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姿态异常、用语异常、身体异常等监测、分析和管理,进行操作员异常工作状态分级提醒、管理干预等,减少操作员异常工作状态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10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44497.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T7/246 , G06V40/16 , G06V10/764 , G06V10/46 , G06V40/20 , G06V10/82 , G06V20/40 , G06N3/0499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人员轨迹跟踪方法,属于船舶综合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确认人员身份,判断是否具有进入舱室的权限;对进入舱内的运维人员进行表观特征和运动特征的提取,为每个运维人员分配追踪ID,通过多目标跟踪技术实现人员的实时识别和跟踪,将轨迹数据存储到本地生成历史轨迹数据;对进入舱内的运维人员进行目标关键点的提取,将关键点定位的数据输入分类器来判别进入舱内的运维人员的具体动作,输出人员的姿态类型;利用历史轨迹数据检测和识别异常的人员活动行为,对运维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统计分析。本发明结合人脸识别、人员跟踪、人体姿态识别以及历史轨迹分析,实现舱室内人员的多镜头跨镜跟踪与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7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06295.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B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序列冗余分布式船用显控系统,采用双序列冗余主机,显控系统对等双序列冗余策略,双冗余主机分布模式、互相备份、并行工作;显控系统设备分布式布置,同序列主机集中布置、显控单元集中布置、不同序列主机分舱布置、显控台单元与主机分舱布置,舱室之间通过信号接口管理设备进行通信联通及管理。提高了船用显控系统可靠性,实现了不同序列主机设备、显控台单元的集中供电、散热、隔音降噪等保障及管理;提高了船用舱室资源的集中利用效率、减少了控制室舱室显控系统的噪声,降低了噪声对于人员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1159.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集计算测控融合的船舶专用测控装置,属于船舶动力系统数据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包括:采集装置箱体、专用控制器、采集模块、外围IO模块、数据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数据通讯模块将采集的实时数据向专用控制器传输;专用控制器包括实时与非实时的异构操作系统,实时系统中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非实时系统安装专用测控监控界面软件、时间数据显示及记录存储;外围IO模块包括多路RS485、多路HDMI及多路USB接口,HDMI接口和USB接口在采集装置箱体上装有对应航插接口。本发明装置具备船舶系统专用高性能信息采集、计算、处理、便携式触控终端显示监控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269985.2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舰船集控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船集控台模拟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舰船集控台模拟设计系统,通过设置报警信号显示面板区、人机界面显示面板区、虚拟仪表显示面板区、操作面板区、计算机设备安装区,能够模拟真实的舰船集控台外形结构、盘面布局,且各操作面板和显示部件均能调节,进而能够对舰船集控台各部分的结构和布局进行高效的推演和优化,验证舰船集控台的多种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舰船集控台模拟设计方法,根据人机工程要求,对舰船集控台的各显示面板和操作面板进行调节,并进行模拟真实使用环境的任务推演、人机工效验证及优化,使设计出的舰船集控台方案更加便于操作,更加贴合人员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40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49686.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用集中式液态金属高效散热系统,包括由介质存储罐、散热单元、冷却单元以及动力单元通过管道串联连接形成的回路,所述回路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开启或阻断液态金属传输流动的电动隔离阀,所述介质存储罐内盛有具有低熔点、高沸点的液态金属,作为系统内散热介质,且介质存储罐底部设有用于加热液态金属的电加热装置,在回路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采用熔点低、无毒且沸点高的液态金属充当冷却介质,利用该类金属高导热性能、良好流动性、沸点高、无毒安全性以及电磁驱动的特点,充当冷却介质对舰用发热件进行集中冷却,形成高效、安全、可靠、噪声低的舰用设备散热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101874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410523.2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Q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的海洋平台内通系统设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网络部署与信息流程设计:网络部署采用分层式设计,主要分为综合布线接入层、光分路层、用户接口层;信息流程设计采用EPON光路技术实现,综合布线接入设备和用户接口盒之间采用光纤传输链路进行连接;2)业务分配与带宽保证:EPON光路下,综合布线接入设备具备基于用户接口盒的MAC地址认证方式,拒绝非法用户接口盒的接入;EPON光路提供上下行1.25Gbps的对称带宽,光纤传输链路采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本发明实现海洋平台多种内部通信业务从网络到终端的全光纤综合接入,有效减少穿舱电缆种类及数量,提升传输距离,突破传统距离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7664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48937.0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L15/22 , G10L15/063 , G10L15/144 , G10L15/16 , G10L15/265 , G10L2015/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艇用智能语音交互指挥系统,包括:近讲语音增强与骨传导一体化耳麦,通过近讲语音增强麦克风获取指挥人员的语音指令,并将语音指令发送给智能语音识别装置;骨传导耳机用于接收智能语音识别装置传递回来的声音信号;智能语音识别装置用于对语音指令进行智能之别和文字转换,从语音指令中提取指令特征信息,进而识别语音指令中的要求、请求、命令或询问信息;并接收综合控制系统服务器传递回来的信息,通过语音合成实现对指挥人员的语音播报和语音告警。本发明解决在强背景噪声环境下的话音通讯问题,解决了命令的下达与人员之间沟通交流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指挥指令的下达速度,提高了指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