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7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081834.6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和喷嘴间引气回路的低压力开启止回阀,包括通流衬套、滑动芯体、复位弹簧、阀壳体、密封垫圈和压紧接头。通流衬套与滑动芯体采用头、尾两点插接,复位弹簧套接在两者之间,此三者安装于阀壳体内部,压紧接头螺纹连接阀壳体,同时左侧端面依次压紧两个密封垫圈和通流衬套的外环凸台。本发明采用弹簧结构定位、两点支撑、半矩形通流槽和薄壁结构件等设计方法,减小阀门开启阻力,实现引气正向通流低压力开启和高通流能力,当不需要引气时,在逆向冲击及弹簧作用下快速止回,有效解决当前燃气轮机燃烧室和喷嘴间引气回路的低压力开启困难和不能及时止回的难题,提高了燃气轮机整体经济性和降排放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4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0324240.5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F23R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能与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流量旋流器,包括可旋转内轮毂、固定式外轮毂和可旋转叶片;可旋转叶片一侧安装于固定式外轮毂,其另一侧安装于可旋转内轮毂上;可旋转内轮毂包括内轮毂底板和内轮毂出口环道;固定式外轮毂包括外轮毂底板和外轮毂出口环道;可旋转叶片包括可旋转叶片本体、第一叶片滑动轴、第一叶片旋转轴、第二叶片滑动轴和第二叶片旋转轴;该旋流器可以改变叶片安装角和旋流器通流面积,从而改变进入旋流器的空气流量和旋流数,克服了传统固定式旋流器叶片角度和空气流量不可调整的缺点,实现了旋流器非拆卸式在线调节;节省了停机更换、试验调试的时间,提高了旋流器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21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518247.9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旋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交错喷射双通道扭转旋流器。本发明中旋流器叶片两侧均布置若干燃料孔,实现旋流槽内燃料双向喷射,且燃料孔交错分布,增加燃料与空气掺混面积。本发明采用双通道双扭转,两种旋流槽分别设为周向变宽和周向变窄,实现相邻旋流槽流出混气之间的交叉流动,增强湍流脉动,形成混气与混气之间的二次掺混。本发明的旋流器结构紧凑,可增强空气和燃料的掺混,增加混气之间的掺混,以此形成充分均匀掺混的可燃混气,实现稳定燃烧,抑制燃烧振荡的有益技术效果,获得超低排放,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3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89844.3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加强肋的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特性测量装置,包括上半内壁和下半内壁对焊形成高温燃气通流腔,上半外壁和下半外壁通过焊接连接侧板与内壁构成冷却水夹层,在冷却水夹层设置加强肋,分别连接于下半内壁和下半外壁,探针插管和采样插座同时依次与上半内壁和上半外壁相连接后与燃气通流腔相通,进、排水管分别与下半外壁、上半外壁连接固定,并与冷却水夹层相通,内外壁所形成的整体分别与进、出口法兰相连接。本发明加强肋将下半内壁和下半外壁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提高整体的抗变形能力,同时形成放射分散型流道,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改善冷却均匀性,解决燃气初温提升造成的测量装置变形问题,提高试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11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6239.8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气轮机低排放双燃料喷嘴,包括喷嘴壳体,喷嘴壳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液体燃料路入口、气体燃料1路入口、气体燃料2路入口、辅助雾化空气路入口,喷嘴壳体里设置液体燃料旋流器,液体燃料旋流器外部安装雾化空气旋流器,雾化空气旋流器外部安装帽罩,帽罩外部设置旋流器壳体,旋流器壳体里分别设置第1路空气旋流器和第2路空气旋流器。本发明使液体燃料扩散燃烧和气体燃料预混燃烧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增材制造和机械加工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复杂结构件成型和核心零件精密加工的技术难题,实现双燃料喷嘴在燃气轮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良好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46063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1161264.7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气体燃料和空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器、喷嘴,混合器包括空气进口、喷嘴安装口和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连接内壳,空气进口连接导向器,喷嘴通过涡轮承力机匣经喷嘴安装口插入混合器内,混合器为弯管形,混合器的截面为扁圆形,混合器内部设置肋片组,从混合器的中线分为两侧,一侧的上下均设置有导流肋片,混合器中线另一侧的导流肋片与这一侧交错垂直分布,两侧之间留有空气流动通道。本发明可实现气体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提升混合均匀度。混合器一定的旋流强度有效的保证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稳定燃烧。混合均匀度的提升,可有效降低燃气轮机NOx污染物的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35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1162306.9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压紧转化为径向密封的塔式旋流器流量试验装置,包括稳压筒、凸凹型盖板、十字压板,稳压筒和凸凹型盖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一起,凸凹型盖板为内腔面采用凸阶、外凹腔采用阶梯式设计,凸凹型盖板的中心开有中心孔,中心孔设置锥柱形橡胶塞和塔式旋流器,塔式旋流器的轴向位置通过阶梯的小平端面进行固定,凸阶与中心孔边缘采用圆滑过渡的进气角,十字压板固定在凸凹型盖板上,十字压板的中部开孔,塔式旋流器的中部位于十字压板中部的孔里。本发明O型圈在所形成三角形环带空间内密封紧实可靠,实现将轴向压紧转化为径向密封,有效解决当前塔式旋流器非必须轴向安装端面愈加变小而导致的流量试验密封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0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161292.9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F23R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高温区间隙平面间密封组件,包括上凹槽卡座、下凹槽卡座和密封卡环,燃烧室压缩空气进口处扩压段与支板之间间隙的上下端面分别固定上凹槽卡座和下凹槽卡座,密封卡环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凹槽卡座和下凹槽卡座里;所述密封卡环的两端为开口的圆环,圆环的直径大于凹槽卡座内尺寸,密封卡环安装入上凹槽卡座和下凹槽卡座时,圆环向内收缩变形,通过密封卡环的钢结构变形回弹实现平面间密封。本发明密封组件可整环安装,无需采用紧固件紧固,在保证安装便利的同时,避免了因燃气轮机长期运行,紧固件断裂损伤设备的风险;密封组件不受平面位置限制,凹槽卡座可错位、两平面间可成夹角,可使用范围极为宽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44391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71003.1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包括液态燃料旋流雾化组件、空气辅助旋流雾化组件、可拆卸压紧固定组件、防止积碳气冷组件及喷嘴壳体;液态燃料旋流雾化组件包括液态燃料旋流器和液态燃料喷口;空气辅助旋流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空气旋流器和空气喷口;液态燃料旋流器安装于雾化空气旋流器内;可拆卸压紧固定组件包括封盖、垫片和螺塞;防止积碳气冷组件包括隔热内罩、喷嘴壳体前部的翅片和翅片式流道;液态燃料接口的液态燃料入口和雾化空气接口的雾化空气入口内分别安装有气液两用滤芯和可拆卸止动。解决了燃气轮机慢车工况运行时因液态燃料雾化效果不佳造成的燃烧效率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4391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0471003.1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包括液态燃料旋流雾化组件、空气辅助旋流雾化组件、可拆卸压紧固定组件、防止积碳气冷组件及喷嘴壳体;液态燃料旋流雾化组件包括液态燃料旋流器和液态燃料喷口;空气辅助旋流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空气旋流器和空气喷口;液态燃料旋流器安装于雾化空气旋流器内;可拆卸压紧固定组件包括封盖、垫片和螺塞;防止积碳气冷组件包括隔热内罩、喷嘴壳体前部的翅片和翅片式流道;液态燃料接口的液态燃料入口和雾化空气接口的雾化空气入口内分别安装有气液两用滤芯和可拆卸止动。解决了燃气轮机慢车工况运行时因液态燃料雾化效果不佳造成的燃烧效率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