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5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62669.X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三门峡市昌通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DIC技术的戈壁滩侵蚀环境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混凝土性能检测技术领域。针对目前无法检测戈壁滩严酷环境下的混凝土性能问题,本发明设置侵蚀环境模拟系统、DIC图像采集系统及图像数据分析与计算系统,侵蚀环境模拟系统包括环境模拟箱与设备控制箱,DIC图像采集系统包括电动滑轨、CCD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及数据传输线,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图像数据分析与计算系统处理CCD工业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并计算混凝土试件体积稳定性。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戈壁滩侵蚀环境下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变化的全过程检测,设备操作简单,为严酷环境下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22506044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0875642.5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三门峡市昌通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拟戈壁环境下半刚性基层与混凝土路面的抗剪试验装置,属于路面抗剪模拟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尚未有能够模拟戈壁环境的半刚性基层与水泥混凝土面层间的抗剪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试件夹持机构、重力加载机构、推力加载机构、加热机构、加灰机构和清灰机构,通过重力加载机构和推力加载机构分别模拟路面的重力荷载和层间剪力,利用加热机构和加灰机构在箱体内模拟戈壁的高温和风沙环境,进而得到戈壁环境下路面抗剪性能,对有效减少戈壁环境下半刚性基层的早期开裂,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05150.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1/02 , G01B11/16 , G01B11/24 , G01B11/14 , E01C23/01 , G06V10/12 , F16M11/42 , F16M11/04 , F16M11/14 , F16M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约束收缩裂缝和应变场的连续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监测区域;S2、划分分析网格;S3、选择参考点;S4、匹配图像;S5、计算分析;S6、变形量分析;S7、裂缝密度分析;S8、裂缝宽度分析;S9、分级预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续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单元,底座单元上设置有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和纵向高度调节模块,纵向高度调节模块上设置有横向滑轨调节模块,横向滑轨调节模块上设置有高速数字图像采集仪和照明模块,纵向高度调节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伸缩遮挡单元。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对结构变形全过程进行采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3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46741.8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青岛青建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养护制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养护制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碳化养护混凝土养护制度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构建碳化养护混凝土养护制度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根据碳化养护混凝土养护制度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构建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并根据设定的迭代终止条件进行混凝土养护制度的优化设计,以生成满足约束条件的低碳目标函数下的最优解;粒子还原,将计算所得的最优适应度值及其位置分别还原为最低的碳排放及相应的配合比参数组合;本发明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和抗噪能力较强,寻优精度高、鲁棒性强、能够快速获得全局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9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8787.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德莉 , 刘超 , 姚继涛 , 王艳 , 张晓燕 , 韦玮 , 胡玉坤 , 李晨莹 , 张梦 , 王圆点 , 刘嘉佑 , 杨雯 , 李霁 , 吴炳增 , 李玥 , 牛亚茹 , 张星雨 , 姚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混合动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仿生动力学系统的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对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考虑不同的需求下,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生动力控制特性,自适应构建电动机功率‑做功效率曲线、发动机功率‑燃油效率曲线;基于功率调节前后的动力源的提供的动力变化以及动力分配规则自适应构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结合粒子群算法完成混合动力仿生系统的功率分配优化。本发明旨在将仿生动力学与混合动力学相结合,提升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进而提高混合动力仿生控制的效率与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8787.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德莉 , 刘超 , 姚继涛 , 王艳 , 张晓燕 , 韦玮 , 胡玉坤 , 李晨莹 , 张梦 , 王圆点 , 刘嘉佑 , 杨雯 , 李霁 , 吴炳增 , 李玥 , 牛亚茹 , 张星雨 , 姚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混合动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仿生动力学系统的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对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考虑不同的需求下,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生动力控制特性,自适应构建电动机功率‑做功效率曲线、发动机功率‑燃油效率曲线;基于功率调节前后的动力源的提供的动力变化以及动力分配规则自适应构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结合粒子群算法完成混合动力仿生系统的功率分配优化。本发明旨在将仿生动力学与混合动力学相结合,提升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进而提高混合动力仿生控制的效率与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90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312662.8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H01Q3/26 , H01Q3/38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有源相控阵天线在线自适应补偿方法,包括确定弹载带罩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属性;在天线罩内表面、阵面布置温度传感器;计算天线罩沿厚度方向温度场分布、相对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厚度变化量和透射系数;计算天线阵面位移场和空间相位误差;提取天线阵面馈电系统的温度场分布;计算移相器和衰减器温漂性能、激励电流误差和高温烧蚀下弹载天线电性能;对比初始电性能,计算阵元辐射性能变化;计算阵元激励电流幅度和相位调整量,考虑移相器和衰减器量化误差,得到自适应激励电流实际幅度和相位补偿量。本发明实现了天线电性能的自适应补偿,保障了弹载天线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可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12690.X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烧蚀下有源相控阵天线电性能快速补偿方法,包括确定天线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属性,确定飞行高度、速度和攻角;计算天线罩驻点温度;判断天线罩周围空气成分;仿真天线高温烧蚀过程,提取温度场分布和烧蚀形貌,计算天线罩相对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变化量和天线罩厚度烧蚀量,计算透射系数;提取天线阵面馈电系统的温度场分布,计算激励电流误差并将幅相误差叠加;弹载天线的电性能与理想电性能对比确定辐射性能变化,计算透过天线罩阵元辐射性能的幅度变化率、相位变化量、阵元激励电流幅度和相位调整量,补偿高温烧蚀下天线电性能。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地补偿高温烧蚀影响下天线的电性能,保障天线飞行过程中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887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12691.4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域逼近的高速飞行器阵列天线扫描性能补偿方法,包括确定弹载阵列天线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属性;确定天线的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攻角;计算天线罩的驻点温度,确定对应空气成分下天线实时高温烧蚀过程;计算天线罩相对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厚度变化量、透射系数、移相器和衰减器温漂性能和激励电流误差;叠加误差,确定高温下激励幅度和相位误差;计算天线电性能;使补偿前后弹载天线电性能平方误差最小;离散全空域不同方位俯仰角下补偿前后弹载天线电性能;构建分块矩阵计算调整后激励电流;对比理想激励电流得到阵元激励电流幅度和相位补偿量。本发明能够对高温烧蚀下天线扫描性能进行补偿,保障飞行下天线的可靠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748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7443.0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它是由水、水泥、煤矸石骨料、煤矸石砂、减水剂和硅灰混合制作而成,所述的煤矸石骨料为煤矸石大粒径成分,所述的煤矸石砂为制作的煤矸石小粒径成分。本发明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且可减少基础荷载,因而可使整个建筑物自重减轻;可以将煤矿产生的大量的带有污染性质的煤矸石变废为宝,将其有效利用在道路铺设等市政、建筑施工中,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