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811598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0957810.6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轨道板减振结构,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若干轨道板本体,轨道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隔振器和若干第一隔振器,第二隔振器安装在轨道板的两端,若干第一隔振器位于第二隔振器之间,且沿轨道板本体中线对称分布,第一隔振器与第二隔振器共同将轨道板本体托起。在轨道板本体的两端的接缝下设置第二隔振器,保证了相邻轨道板本体上的载荷能够平稳过度,若干第一隔振器主要实现了对轨道板本体的减震,通过第一隔振器和第二隔振器将轨道板本体的质量全部承担,并且使轨道板本体在底座上悬浮一定高度,使轨道板与底座间形成振动空间,两者形成质量‑弹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6838766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015591.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包括,轨道板和一体形成在轨道板上的承轨台、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轨道板采用单元板式结构,轨道板内部钢筋通过双向张拉产生预应力;限位凸台孔和灌浆孔自轨道板顶面至底面开孔半径线性增加。有益效果是,采用单元板式结构,力学模型及受力清晰,方便施工和维修;轨道板采用双向预应力设计,减少结构裂纹,耐久性好;轨道板预埋排流端子,有效消除杂散电流不良影响;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之间利用限位凸台孔进行结构限位,结构简单,易于养护维修;轨道板对不同道床形式适应性强,合理调整板下结构,达到减振降噪效果,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用板式无砟轨道,有效解决现浇混凝土无砟道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809398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3015575.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轨道限位结构用弹性缓冲装置,包括,轨道板、设置在轨道板上的限位孔和自下而上填满轨道板底面并延伸至限位孔中形成凸台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凸台穿过轨道板对轨道板限位;自密实混凝土限位凸台与轨道板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有益效果是,由于增加了弹性缓冲装置,减少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凸台间应力集中,减轻自密实混凝土伤损,增强轨道结构稳定;特别是倒楔形结构,将自密实混凝土与轨道板隔离,既不影响减振地段轨道板上下振动,又有利于特殊情况的轨道结构养护维修;该装置结构简单、耐久性好,力学模型及受力清晰,方便施工和维护;尺寸可调,与轨道板适应性强,消除部分施工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8027.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伟华 , 韦凯 , 臧传臻 , 韦臻 , 程杰 , 王奇胜 , 陈长丰 , 王聚光 , 王玉昆 , 高志国 , 李中海 , 郭臣 , 蔡君君 , 武希涛 , 姚章军 , 卢宁 , 岳彤 , 李建森 , 王显 , 谢梦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8/2131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实际运营敏感频带的钢轨谐振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铁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铁路现场的运营条件进行运营轨道的病害特征测试,获取实际运营状态下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分别输入频域特征识别算法中,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将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通过定点理论进行优化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将谐振器设计理论、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及振动主频信息中的最低幅值输入多目标优化算法中计算得到钢轨谐振器设计参数。本发明可根据现场的主要轨道动力伤损特征,提出对应的钢轨动力谐振器动力学参数,同时实现对多个轨道病害主振频带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4256.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一鸣 , 魏广宁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琨 , 王伟华 , 肖锐 , 徐鹏 , 刘杰 , 高志国 , 王汉民 , 赵长石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 张宝文 , 王健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S1,创建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模型;S2,三维建模;S3,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X筋分布;S4,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Y筋分布;S5,根据读入的钢筋网片分布方案,将S3、S4得到的底座X筋、Y筋布置方案进行网片划分;S6,计算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钢筋分布;S7,计算限位凹槽加强筋:S8,生成限位凹槽周围的防裂筋布置方案;S9,重复步骤S2‑S8,完成其它轨道板单元的钢筋智能建模。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避免了人工布置钢筋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参数设置动态调整建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9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67702.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广宁 , 姚一鸣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昆 , 王伟华 , 金占东 , 高志国 , 杨军 , 王汉民 , 孙永华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空间坐标系并放入生成的道床单元三维模型;S2,构建道床单元中道床的下层筋分布;S3,对不同股道的轨枕进行分组,并对得到的轨枕组进行排序,得到顺序轨枕组;S4,计算得到道床的中层筋分布;S5,计算得到道床上层筋分布;S6,再次判断所述道床单元的类型,构建无底座道床钢筋分布;S7,构建底座的钢筋分布和组合结构的钢筋分布。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BIM模型内的信息和三维形式,根据道床和底座的实际结构智能创建钢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操作繁琐、难以修改、逻辑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24822.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无砟轨道的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轨道结构包括用于承受车辆荷载的钢轨;用于支撑所述钢轨的轨道板;用于将钢轨固定在轨道板上的扣件;调整机构,设置在轨道板的底部,用于带动轨道板运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检轨车采集并输出的轨检数据,通过对轨检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进而控制调整机构的工作状态。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调整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轨道板高程或横向的位置的调节;控制模块包括用于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处理器基于轨检数据进行计算并匹配线型,并将调整数据自动下发至区段内对应的轨道板位置处,从而完成轨道竖向线型、横向线型的自动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086972.6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调节器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铁路轨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调节器监测区域的图像;将所述图像转换为灰度图;识别所述灰度图中的标靶与监测对象;对所述标靶与所述监测对象的边缘进行孔洞填充得到填充图像;对所述填充图像进行坐标修正得到重构图像;基于所述重构图像,计算监测对象的位移量;对所述位移量进行判断生成报警信息;将所述报警信息对外传输。本发明通过图像智能识别方法,自动快速识别位移值,实现非接触式自动监测,及时生成报警信息,提高了监测精度及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了铁路运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1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41088.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修正的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属于铁路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利用有限元模型全程指导无砟轨道施工,并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桥面采用压重发,获得桥梁变形规律,保持桥梁荷载恒定,提高施工精度;采用即测即用的CPⅢ精测网,可以适应任意温度、风速下的桥址环境,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解决大跨度桥梁上铺设板式无砟轨道基底板放样及轨道板精调施工的精度不高的问题,避免实际施工与设计轨道标高误差较大而影响列车正常行驶,能够简化施工过程、降低施工风险以及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89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63842.2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陕西杨凌磐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9J183/04 , C09J171/00 , C09J11/06 , C09J175/04 , C09J18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无砟轨道的PBS哌啶键合密封胶及制备方法,包括甲组份和乙组分,所述甲组份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基础树脂A 30‑50份,光稳定剂18‑30份,除水剂Ⅰ0.1‑0.3份,填料Ⅰ15‑45份,颜料Ⅰ0.2‑0.7份,触变剂0.3‑0.5份;所述乙组分的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交联剂30‑45份,偶联剂11‑25份,基础树脂B 25‑40份,填料Ⅱ2‑21份,除水剂Ⅱ0.1‑0.3份,颜料Ⅱ1‑5份,催化剂0.1‑0.3份,本发明与混凝土粘接强度高、具备高变形能力、高低温性能稳定、可以适应‑10℃‑45℃的施工温度范围,耐候性更强可以有效使用30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