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板尺寸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31488.3

    申请日:2023-12-01

    IPC分类号: G06F30/1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板尺寸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属于铁路轨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确定轨道的目标曲线半径和目标超高顺坡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曲线半径和所述目标超高顺坡率对应的轨道板的目标长度;基于扣件宽度、承轨台宽度和所述轨道所位于的施工空间的作业范围,确定所述轨道板的目标宽度;基于轨道板的配筋数量,确定所述轨道板的目标厚度;将所述目标长度、所述目标宽和所述目标厚度作为所述轨道板的尺寸。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板尺寸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设计出不同尺寸的轨道板。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钢轨排布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73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319860.2

    申请日:2022-1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钢轨排布结构,包括道床和轨枕,轨枕固定在道床上,在轨枕上设置有钢轨A、钢轨B、钢轨C和钢轨D,其中钢轨A和钢轨B相互平行组成主轨道,钢轨C和钢轨D位于钢轨A和钢轨B之间,钢轨C通过第一尖轨与钢轨B相连通,钢轨D通过第二尖轨与钢轨A相连通,且从第一尖轨开始钢轨C与钢轨A相互平行组成第一分轨,从第二尖轨开始钢轨D与钢轨B相互平行组成第二分轨。对钢轨进行了交叉排布,与传统的轨检车检修轨道相比减少了占地面积,并且交叉排布的两条轨道可以根据不同用途使用不同参数建设,用以满足不同列车的通行需求;体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和养护,较单线轨道结构相比改动较小,整体耐久性好。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钢轨排布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731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19860.2

    申请日:2022-1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钢轨排布结构,包括道床和轨枕,轨枕固定在道床上,在轨枕上设置有钢轨A、钢轨B、钢轨C和钢轨D,其中钢轨A和钢轨B相互平行组成主轨道,钢轨C和钢轨D位于钢轨A和钢轨B之间,钢轨C通过第一尖轨与钢轨B相连通,钢轨D通过第二尖轨与钢轨A相连通,且从第一尖轨开始钢轨C与钢轨A相互平行组成第一分轨,从第二尖轨开始钢轨D与钢轨B相互平行组成第二分轨。对钢轨进行了交叉排布,与传统的轨检车检修轨道相比减少了占地面积,并且交叉排布的两条轨道可以根据不同用途使用不同参数建设,用以满足不同列车的通行需求;体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和养护,较单线轨道结构相比改动较小,整体耐久性好。

    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面预埋件自动成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319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0173906.9

    申请日:2020-03-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面预埋件自动成图方法,包括1预埋件设计图纸各部件制图参数化;2桥上布板方案设计及预埋件个数自动统计;3基于编程语言的成套图纸参数化绘制。有益效果,基于编程语言将各个计算制图模块嵌入AutoCAD系统中,通过增加设计人员所需菜单栏,针对性地扩充AutoCAD人机交互设计过程,实现高速铁路简支梁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预埋件设计图纸的自动绘制。本发明大大提高作图效率和精度,避免手动计算,能够快速准确绘制不同长度简支梁桥面预埋件分布图,减少设计人员劳动强度,增强制图参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本发明自动成图功能,可为铁路设计现代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38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4629.9

    申请日:2019-12-23

    IPC分类号: E01B35/00 G06F9/54 G06Q50/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包括步骤,在测量系统软件中,选择轨道工程测量模块与相应的设计数据;完成测量系统软件与全站仪的通讯与设站;根据设计数据,系统软件控制全站仪进行目标点测量;存储数据,并传数据至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测量系统直接控制精确测量工具全站仪并配合棱镜激光测距,实现自动精确测量点位置,与设计文件对比实时读取测量结果,迅速计算偏差,计算出三维坐标的偏差,指导施工,并利用webservice网络技术,直接在系统中将对比结果上传至高速铁路轨道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相比于现有人为计算,提升了计算的精确度和测量的效率,进而减少了铁路建设成本,提升了建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