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5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56121.0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付兵先 , 马伟斌 , 郑新国 , 赵鹏 , 姚建平 , 冯涛鉴 , 牛亚彬 , 潘永健 , 刘承浩 , 张怀礼 , 马超锋 , 刘吉元 , 靳昊 , 魏少伟 , 石越峰 , 吕宋 , 张天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砟轨道隧道基底结构拆换施工方法,用于CRTSI型板式、CRTSⅡ型板式、CRTSⅢ型板式、CRTS I型双块式和长枕埋入式无作轨道结构铁路隧道基底结构整体拆换,所述方法包括:施工准备;进行衬砌预加固,进行排水与电缆迁改施工;进行断轨施工,之后进行无砟轨道板揭板与安装线路架空装置施工,进行隧道基底结构及底座板拆除和重构;对线路架空装置拆除与无砟轨道板复位、线路恢复、水沟电缆槽恢复、线路提速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2336.9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有康 , 王晓凯 , 姚建平 , 冯茂林 , 黄贤喆 , 楼梁伟 , 杨立光 , 马超锋 , 陶志 , 蔡德钩 , 石越峰 , 李吉亮 , 贾斌 , 张也 , 何复寿 , 宋静义 , 施文杰 , 张超 , 张宇胜 , 王俊奇 , 巩超 , 董恩江
IPC: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V10/40 , G06V2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精细化点云数据的隧道裂缝识别方法,包括:S1,采集三维点云数据采集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S2,对经过预处理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特征增强;S3,基于经过特征增强的三维点云数据自动识别隧道壁;S4,基于隧道壁面点云数据识别裂缝;S5,在完成裂缝识别后,对裂缝区域进行结果输出和分析。还公开了对应的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高精度的隧道壁点云数据,利用特征增强技术和基于特征增强的区域生长算法,有效地提高了隧道裂缝的检测精度和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917.1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有康 , 王晓凯 , 楼梁伟 , 冯茂林 , 姚建平 , 黄贤喆 , 杨立光 , 蔡德钩 , 杨鹏强 , 冀泽林 , 石越峰 , 陈刚 , 陶志 , 马超锋 , 李吉亮 , 张超 , 贾斌 , 张也 , 宋静义 , 何复寿 , 施文杰 , 杨轶科 , 张宇胜 , 闫伟浩 , 闫佰龙 , 赵胜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F18/27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路轨顶点云数据提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使用点云网络增强型多尺度分类模型对轨道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轨道关键部件点云分类数据集;从所述轨道关键部件点云分类数据集中提取轨头点云数据,进行中心线拟合,生成轨头中心线,在所述轨头中心线上选取参考点;采用滚动窗口法,根据所述参考点,沿所述轨头中心线生成若干切片;对若干所述切片进行轨顶点提取,得到连续的轨顶坐标点集。系统包括数据分类模块、轨头中心线生成模块、切片生成模块和轨顶点提取模块。本发明能够提高轨顶数据提取的效率,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轨道的安全性,有助于铁路轨道的科学养护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80857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488841.6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姚建平 , 刘竞 , 李书明 , 靳昊 , 窦东斌 , 蔡德钩 , 张驰 , 戴宗林 , 周骏 , 梁晨 , 谢永江 , 陈敏 , 陆满成 , 楼梁伟 , 洪剑 , 魏少伟 , 杨德军 , 潘永健 , 张立刚 , 谭社会 , 刘吉元 , 马超锋 , 曹渊东 , 刘文 , 李斯 , 牛亚彬 , 张也 , 李瑞峰 , 孙宣 , 刘瑞 , 施文杰 , 韩正国 , 刘相会 , 邓青山 , 柴金川 , 李康 , 郁培云 , 张旭 , 李洪福 , 丁威 , 张文达 , 饶云兵 , 何庆 , 冯国玖 , 董恩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营高铁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结构抬升方法,涉及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确定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的抬升范围和目标抬升量;在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的端梁正上方、两侧腋脚及端梁相邻前后段的无砟轨道布设多个注浆抬升孔;同时向端梁区域各注浆抬升孔注入注浆材料,抬升下含端梁无砟轨道;当抬升至目标抬升量后,加密注浆抬升孔,注入高流动性低膨胀性注浆材料完成填充。本发明通过布设注浆抬升孔,实现对抬升阻力较大的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结构的抬升,解决下含端梁无砟轨道这一特殊轨道结构抬升难度大、精度控制差的难题,还能保证抬升后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并保留后续沉降的可再次维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6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02077.5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郁培云 , 刘竞 , 李书明 , 张驰 , 李铁军 , 靳昊 , 杨延强 , 黄安宁 , 刘相会 , 邓青山 , 姚建平 , 杨怀志 , 谷永磊 , 刘克飞 , 王财平 , 朱星盛 , 潘永健 , 杨德军 , 周骏 , 熊亮 , 谢良瑾 , 包国杰 , 陈敏 , 楼梁伟 , 刘吉元 , 马超锋 , 刘文 , 曹渊东 , 李斯 , 牛亚彬 , 张也 , 李瑞峰 , 孙宣 , 刘瑞 , 饶云兵 , 张旭 , 窦东斌 , 胡家林 , 郑新华 , 施文杰 , 韩正国 , 冯浩 , 喻博 , 刘永刚
IPC: C04B24/26 , C04B1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缩型复合纳米水化硅酸钙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早强剂由质量比为(0.2~0.6):(0.4~0.7):1的钙盐组分、硅盐组分和减缩‑分散组分反应制得;其中,减缩‑分散组分为含有质量分数1%~3%的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和质量分数3%~9%的聚羧酸分散剂水溶液。本发明在复合纳米C‑S‑H早强剂上引入减缩基团,制得减缩型复合纳米水化硅酸钙早强剂;该减缩型复合纳米水化硅酸钙早强剂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砂浆的早期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收缩,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56061.2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砟轨道基底病害整治施工方法,包括做好施工准备;锁脚锚管施工;锁脚锚管打设一排,先利用天窗,施工病害区段右侧锁脚锚管,完毕后再利用天窗,完成剩余锁脚锚管;进行断轨施工,利用天窗对上行钢轨进行锯轨;进行线缆、排水迁改、临时支墩打设施工;进行轨枕移位、道砟清理以及钢垫梁架设施工;底座板拆除及恢复施工;之后进行钢垫梁拆除及轨道复位施工,并对钢轨无缝焊接、精调;进行水沟底电缆槽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56367.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固定病害隧道的套衬单元和套衬以及施工方法,包括板状的本体,在所述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纵向连接组件和环向连接组件,所述纵向连接组件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本体纵向两端的纵向连接公头和纵向连接母头,所述环向连接组件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本体横向两端的横向连接公头和横向连接母头,使得相邻的任意两个本体能够沿着纵向和环向形成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用于固定病害隧道的套衬单元不仅易于施工,造价成本较低,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802077.5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郁培云 , 刘竞 , 李书明 , 张驰 , 李铁军 , 靳昊 , 杨延强 , 黄安宁 , 刘相会 , 邓青山 , 姚建平 , 杨怀志 , 谷永磊 , 刘克飞 , 王财平 , 朱星盛 , 潘永健 , 杨德军 , 周骏 , 熊亮 , 谢良瑾 , 包国杰 , 陈敏 , 楼梁伟 , 刘吉元 , 马超锋 , 刘文 , 曹渊东 , 李斯 , 牛亚彬 , 张也 , 李瑞峰 , 孙宣 , 刘瑞 , 饶云兵 , 张旭 , 窦东斌 , 胡家林 , 郑新华 , 施文杰 , 韩正国 , 冯浩 , 喻博 , 刘永刚
IPC: C04B24/26 , C04B1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缩型复合纳米水化硅酸钙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早强剂由质量比为(0.2~0.6):(0.4~0.7):1的钙盐组分、硅盐组分和减缩‑分散组分反应制得;其中,减缩‑分散组分为含有质量分数1%~3%的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和质量分数3%~9%的聚羧酸分散剂水溶液。本发明在复合纳米C‑S‑H早强剂上引入减缩基团,制得减缩型复合纳米水化硅酸钙早强剂;该减缩型复合纳米水化硅酸钙早强剂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砂浆的早期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收缩,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08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8841.6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姚建平 , 刘竞 , 李书明 , 靳昊 , 窦东斌 , 蔡德钩 , 张驰 , 戴宗林 , 周骏 , 梁晨 , 谢永江 , 陈敏 , 陆满成 , 楼梁伟 , 洪剑 , 魏少伟 , 杨德军 , 潘永健 , 张立刚 , 谭社会 , 刘吉元 , 马超锋 , 曹渊东 , 刘文 , 李斯 , 牛亚彬 , 张也 , 李瑞峰 , 孙宣 , 刘瑞 , 施文杰 , 韩正国 , 刘相会 , 邓青山 , 柴金川 , 李康 , 郁培云 , 张旭 , 李洪福 , 丁威 , 张文达 , 饶云兵 , 何庆 , 冯国玖 , 董恩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营高铁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结构抬升方法,涉及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确定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的抬升范围和目标抬升量;在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的端梁正上方、两侧腋脚及端梁相邻前后段的无砟轨道布设多个注浆抬升孔;同时向端梁区域各注浆抬升孔注入注浆材料,抬升下含端梁无砟轨道;当抬升至目标抬升量后,加密注浆抬升孔,注入高流动性低膨胀性注浆材料完成填充。本发明通过布设注浆抬升孔,实现对抬升阻力较大的下含端梁无砟轨道结构的抬升,解决下含端梁无砟轨道这一特殊轨道结构抬升难度大、精度控制差的难题,还能保证抬升后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并保留后续沉降的可再次维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927630.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竞 , 郑新国 , 李书明 , 窦东斌 , 杨怀志 , 靳昊 , 黄安宁 , 蔡德钩 , 姚建平 , 谷永磊 , 潘永健 , 刘克飞 , 朱星盛 , 张驰 , 王健 , 杨德军 , 姜子清 , 熊亮 , 谢良瑾 , 谢永江 , 楼梁伟 , 刘吉元 , 刘浩 , 马超锋 , 柴金川 , 曹渊东 , 郭超 , 李斯 , 牛亚彬 , 孙景桐 , 张也 , 李康 , 石越峰 , 李瑞峰 , 杨尚福 , 赵康云 , 孙宣 , 刘瑞 , 刘相会 , 彭勃 , 冯国玖 , 周锋 , 施文杰 , 韩正国 , 牛魁雄 , 车树鑫 , 杜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端刺区摩擦板下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轨道结构特征划分缺陷检测范围,进行冲击回波检测,提取并分析反射信号,形成缺陷区域的云图;选取云图的典型脱空位置进行钻孔,持续注入聚氨酯待渗透至疏松层且固化后,采用空心钻头取芯;测量芯样中聚氨酯以及聚氨酯与碎石混合体的厚度,确定脱空层和疏松层的厚度;针对混合体中的聚氨酯进行提取分离,测量并计算得到疏松层的孔隙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能检测摩擦板下脱空范围、脱空高度,还能定量测出疏松层厚度及其空隙率,从而准确评判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端刺摩擦板下的密实程度,对于科学指导养护维修和注浆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