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2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5839.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隔热和隔音性能的低碳复合墙体结构,包括安装墙,包括基体、封装在所述基体一侧的外层板、封装在所述基体另一侧的内层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层板侧壁的支撑板;保温隔音墙,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层板侧壁的第一框体、封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中间的保温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侧壁的第二框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框体内侧的隔音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墙与保温隔音墙的配合使用,增强了墙体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高效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室内温度更加稳定,良好的隔音性能可以有效阻挡外界的各种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9815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5603.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H04N23/50 , H04N23/69 , H04N23/74 , G06T7/00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融合双目视觉与I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及其实现方法,融合双目视觉与I 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其模块组成包括:自适应双目视觉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可调光圈和焦距的摄像头,以及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模型,能够根据管道内部的光照条件和表面反射特性自动调整摄像头参数,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该融合双目视觉与I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环境感知模型,机器人能够实时分析管道内部的光照强度、颜色分布和表面纹理,自动调整摄像头的光圈和焦距,从而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图像,不仅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4354.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1C21/20 , G01C21/16 , G01C21/00 , G06T7/73 , G06V10/46 , G06V10/75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双目视觉融合惯性导航的机器人空间定位与地图重建系统,其系统包括:双目相机模块,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立体图像;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提供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该基于双目视觉融合惯性导航的机器人空间定位与地图重建系统,通过双目相机和IMU的融合,提高了系统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且系统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和优化的特征匹配算法,提高了特征提取和匹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视觉特征点和IMU数据,实现了高精度的定位,同时通过强化学习技术调整系统参数,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和适应性,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提高了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6080.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1N21/954 , G01N21/88 , G01N21/01 , G01C21/16 , F17D5/00 , G06T7/00 , G06T7/73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目视觉惯性导航辅助的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其系统组成包括:高动态范围双目摄像头模块,用于在极端光照条件下采集管道内部的高对比度立体图像;增强型惯性测量单元,结合磁力计和气压计,用于提供更精确的管道内移动设备的位置和姿态信息。该双目视觉惯性导航辅助的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通过集成高动态范围双目摄像头模块和增强型惯性测量单元,能够在极端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的管道内部图像,并结合精确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自适应缺陷检测算法模块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的混合架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406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942213.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B01F27/84 , B01F27/906 , B01F33/81 , B01F35/71 , B01F23/70 , C02F11/00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生态环境用淤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支撑台、固定安装于支撑台内侧的混合罐;处理机构,包括配合产生轴向流动防止淤泥结块使用的搅拌组件、配合传导搅拌组件旋转动力使用的传导组件、配合将传导组件的旋转动力改变为间歇旋转的间断组件,以及配合间断组件将淤泥间歇性送入支撑台内的分料组件。本发明通过搅拌组件中各部件的配合,能够使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进行相向旋转,在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相遇的区域产生较强的剪切力;通过传导组件、间断组件与分料组件的配合,能够在不增加额外驱动源的情况下,使分料板进行间歇性旋转,确保大块淤泥均初步分散后匀再进入混合罐内。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03537.2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厌氧好氧组合反应的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所述装置系统包括酸化水解发酵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厌氧产甲烷发酵单元和好氧发酵单元;其中,所述酸化水解发酵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和厌氧产甲烷发酵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好氧发酵单元通过传送带连接于固液分离单元的出渣口。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系统兼顾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蓝藻与芦苇秸秆的资源化处理,结合蓝藻和芦苇秸秆的理化性质、厌氧发酵产甲烷的特点以及沼渣脱水后好氧发酵的优势进行蓝藻秸秆资源化处理,实现了蓝藻和芦苇秸秆的高效再利用,提高了处理效率及产气率,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22234301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0981406.1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造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建造施工用布线装置,包括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的表面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其中一段贯穿圆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该智能化建筑建造施工用布线装置,通过双向螺纹杆、活动块、导杆、限位板、棘轮、棘爪、固定柱、第一弹簧和固定板的设置,打开盖板,将不同空心直径的线圈插入圆柱的表面,再转动双向螺纹杆使两个活动块相互靠近,从而通过导杆将限位板向圆柱的外推动,进而限位板抵住线圈,使其难以在圆柱的表面晃动,起到了固定线圈的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