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2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5839.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隔热和隔音性能的低碳复合墙体结构,包括安装墙,包括基体、封装在所述基体一侧的外层板、封装在所述基体另一侧的内层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层板侧壁的支撑板;保温隔音墙,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层板侧壁的第一框体、封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中间的保温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侧壁的第二框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框体内侧的隔音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墙与保温隔音墙的配合使用,增强了墙体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高效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室内温度更加稳定,良好的隔音性能可以有效阻挡外界的各种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6929.9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淮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坡开挖引起邻近高铁桩基扰动的计算方法,首先将开挖土体分为中间的矩形土体以及两侧的倒三角土体,确定各块土体的宽、深及长度;其次计算三块土体上的总荷载,得到其位移;然后建立基坑邻近桩基在土的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挠曲控制方程,将其代入竖向弹性地基梁模型,从而得到桩的弯曲微分方程;再将桩身分段,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得到i节点处的桩的弯曲差分方程;最终通过与边界条件的联立,确定出放坡开挖引起的邻近桩基的位移。本发明只需输入相关参数,就能够快速、准备地预测开挖时土体和桩基位移场,为施工前确定开挖区域尺寸提供技术支撑,减小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在保证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工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6080.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1N21/954 , G01N21/88 , G01N21/01 , G01C21/16 , F17D5/00 , G06T7/00 , G06T7/73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目视觉惯性导航辅助的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其系统组成包括:高动态范围双目摄像头模块,用于在极端光照条件下采集管道内部的高对比度立体图像;增强型惯性测量单元,结合磁力计和气压计,用于提供更精确的管道内移动设备的位置和姿态信息。该双目视觉惯性导航辅助的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通过集成高动态范围双目摄像头模块和增强型惯性测量单元,能够在极端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的管道内部图像,并结合精确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自适应缺陷检测算法模块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的混合架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20963.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水体增氧净化装置,包括安装架、呈圆周阵列分布于安装架三侧表面的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杆另一端的浮漂;溶氧机构,包括配合溶氧使用的流动组件、配合流动组件控制水体湍流程度使用的调控组件、配合防止流动组件发生偏移使用的定位组件。本发明通过流动组件中各部件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多个桨叶将空气中的氧气引入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通过调控组件能够对桨叶的间距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定位组件能够在桨叶的间距调整完成后,自动将桨叶的位置锁定,防止其位置因外力作用导致偏移;通过拼接组件和插拔组件的配合,能够在无需使用拆装工具的情况下,便能够迅速更换适宜规格的浮漂。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03537.2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厌氧好氧组合反应的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所述装置系统包括酸化水解发酵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厌氧产甲烷发酵单元和好氧发酵单元;其中,所述酸化水解发酵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和厌氧产甲烷发酵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好氧发酵单元通过传送带连接于固液分离单元的出渣口。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系统兼顾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蓝藻与芦苇秸秆的资源化处理,结合蓝藻和芦苇秸秆的理化性质、厌氧发酵产甲烷的特点以及沼渣脱水后好氧发酵的优势进行蓝藻秸秆资源化处理,实现了蓝藻和芦苇秸秆的高效再利用,提高了处理效率及产气率,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512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23083.4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F16L55/32 , F16L55/40 , F16L101/1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维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管网的管道机器人,包括自适应行走装置、疏通清理装置和摄像头;疏通清理装置固定安装在自适应行走装置上;摄像头安装在疏通清理装置的旁侧;疏通清理装置包括第一扩张装置、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抽吸装置和挖掘头;第一扩张装置与自适应行走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扩张装置上,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扩张装置传动连接;挖掘头设有数个并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扩张装置上,挖掘头与第一扩张装置固定连接;抽吸装置设置在自适应行走装置旁侧,抽吸装置的输入端与挖掘头连通。通过本申请可有效的提高清理效果,同时提高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03539.1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藻与芦苇秸秆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包括:(1)混合脱水蓝藻、芦苇秸秆碎料和水,得到待发酵混料;(2)将待发酵混料通入酸化水解发酵罐中,加入第一菌液后通入保护性气体,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酸化水解发酵,得到发酵后混料;(3)待发酵后混料的pH值与乙酸体积含量达到目标值时,解除密闭环境,固液分离后得到沼液和沼渣;(4)将沼液通入厌氧产甲烷发酵罐中,加入第二菌液后通入保护性气体进行厌氧产甲烷发酵,收集产出的甲烷气体;(5)将沼渣通入好氧发酵罐中,加入好氧发酵菌液后进行好氧发酵,收集产出的成品有机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蓝藻和芦苇秸秆的高效再利用,提高了处理效率及产气率,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15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5603.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H04N23/50 , H04N23/69 , H04N23/74 , G06T7/00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融合双目视觉与I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及其实现方法,融合双目视觉与I 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其模块组成包括:自适应双目视觉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可调光圈和焦距的摄像头,以及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模型,能够根据管道内部的光照条件和表面反射特性自动调整摄像头参数,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该融合双目视觉与I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环境感知模型,机器人能够实时分析管道内部的光照强度、颜色分布和表面纹理,自动调整摄像头的光圈和焦距,从而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图像,不仅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4354.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1C21/20 , G01C21/16 , G01C21/00 , G06T7/73 , G06V10/46 , G06V10/75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双目视觉融合惯性导航的机器人空间定位与地图重建系统,其系统包括:双目相机模块,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立体图像;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提供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该基于双目视觉融合惯性导航的机器人空间定位与地图重建系统,通过双目相机和IMU的融合,提高了系统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且系统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和优化的特征匹配算法,提高了特征提取和匹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视觉特征点和IMU数据,实现了高精度的定位,同时通过强化学习技术调整系统参数,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和适应性,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提高了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63868.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B02C18/14 , B02C18/16 , B02C18/00 , B02C23/16 , B02C23/10 , B02C18/24 , B07B1/34 , B07B1/42 , B07B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回收领域,尤其是一种低碳建筑施工用材料回收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针对现有装置自动化程度有限、处理效率低下、能耗偏高以及人力成本偏高,导致废料处理周期长、运营成本增加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设置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滑动设置有同一个框架,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同一个粉碎箱,所述支撑箱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本发明通过粉碎机构、筛分组件和联动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废料处理的高效自动化流程,不仅大幅提高了废料资源的回收利用率,而且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能耗与人力成本,展现了卓越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