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隔热和隔音性能的低碳复合墙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392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5839.7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隔热和隔音性能的低碳复合墙体结构,包括安装墙,包括基体、封装在所述基体一侧的外层板、封装在所述基体另一侧的内层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层板侧壁的支撑板;保温隔音墙,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层板侧壁的第一框体、封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中间的保温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侧壁的第二框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框体内侧的隔音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墙与保温隔音墙的配合使用,增强了墙体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高效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室内温度更加稳定,良好的隔音性能可以有效阻挡外界的各种噪音。

    一种用于放坡开挖引起邻近高铁桩基扰动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9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6929.9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坡开挖引起邻近高铁桩基扰动的计算方法,首先将开挖土体分为中间的矩形土体以及两侧的倒三角土体,确定各块土体的宽、深及长度;其次计算三块土体上的总荷载,得到其位移;然后建立基坑邻近桩基在土的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挠曲控制方程,将其代入竖向弹性地基梁模型,从而得到桩的弯曲微分方程;再将桩身分段,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得到i节点处的桩的弯曲差分方程;最终通过与边界条件的联立,确定出放坡开挖引起的邻近桩基的位移。本发明只需输入相关参数,就能够快速、准备地预测开挖时土体和桩基位移场,为施工前确定开挖区域尺寸提供技术支撑,减小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在保证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工程效率。

    一种高效水体增氧净化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0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20963.3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水体增氧净化装置,包括安装架、呈圆周阵列分布于安装架三侧表面的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杆另一端的浮漂;溶氧机构,包括配合溶氧使用的流动组件、配合流动组件控制水体湍流程度使用的调控组件、配合防止流动组件发生偏移使用的定位组件。本发明通过流动组件中各部件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多个桨叶将空气中的氧气引入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通过调控组件能够对桨叶的间距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定位组件能够在桨叶的间距调整完成后,自动将桨叶的位置锁定,防止其位置因外力作用导致偏移;通过拼接组件和插拔组件的配合,能够在无需使用拆装工具的情况下,便能够迅速更换适宜规格的浮漂。

    一种用于排水管网的管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4512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23083.4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维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管网的管道机器人,包括自适应行走装置、疏通清理装置和摄像头;疏通清理装置固定安装在自适应行走装置上;摄像头安装在疏通清理装置的旁侧;疏通清理装置包括第一扩张装置、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抽吸装置和挖掘头;第一扩张装置与自适应行走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扩张装置上,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扩张装置传动连接;挖掘头设有数个并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扩张装置上,挖掘头与第一扩张装置固定连接;抽吸装置设置在自适应行走装置旁侧,抽吸装置的输入端与挖掘头连通。通过本申请可有效的提高清理效果,同时提高适应性。

    一种蓝藻与芦苇秸秆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03539.1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藻与芦苇秸秆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包括:(1)混合脱水蓝藻、芦苇秸秆碎料和水,得到待发酵混料;(2)将待发酵混料通入酸化水解发酵罐中,加入第一菌液后通入保护性气体,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酸化水解发酵,得到发酵后混料;(3)待发酵后混料的pH值与乙酸体积含量达到目标值时,解除密闭环境,固液分离后得到沼液和沼渣;(4)将沼液通入厌氧产甲烷发酵罐中,加入第二菌液后通入保护性气体进行厌氧产甲烷发酵,收集产出的甲烷气体;(5)将沼渣通入好氧发酵罐中,加入好氧发酵菌液后进行好氧发酵,收集产出的成品有机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蓝藻和芦苇秸秆的高效再利用,提高了处理效率及产气率,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低碳建筑施工用材料回收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5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63868.1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回收领域,尤其是一种低碳建筑施工用材料回收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针对现有装置自动化程度有限、处理效率低下、能耗偏高以及人力成本偏高,导致废料处理周期长、运营成本增加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设置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滑动设置有同一个框架,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同一个粉碎箱,所述支撑箱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本发明通过粉碎机构、筛分组件和联动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废料处理的高效自动化流程,不仅大幅提高了废料资源的回收利用率,而且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能耗与人力成本,展现了卓越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