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47377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553424.7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包括车载空调控制器、车载空调压缩机、发动机ECU、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两个接点分别接入发动机ECU的2.03接点和2.11接点,第二继电器线圈与车载空调压缩机并联后接入车载空调控制器,第一继电器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线圈串联,第二继电器第一触点与车载空调压缩机串联,第二继电器第二触点的两个接点分别接入发动机ECU的1.04接点和1.42接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车辆根据运行工况控制压缩机的电源通断,从而保证在车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高或整车急加速时,整车的动力性不会受到影响。

    一种双LNG气瓶框架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11538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617154.1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LNG车辆气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LNG气瓶框架,包括两主梁和两底梁构成的井字支撑结构,其中两主梁中部安装上气瓶安装座,两主梁底部安装下气瓶安装座,所述主梁为一体式折弯结构,所述底梁为双层梁,由上底梁和下底梁组成,所述上气瓶安装座和下气瓶安装座均为弧形安装座。所述底梁两端为弧形,端面包裹圆角板,所述底梁的上底梁和下底梁通过螺栓垫板连接,并用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LNG气瓶的固定更加牢靠,重量较传统框架减少将近一半,关键部位强度大幅加强,使得车辆总重大幅降低,提高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了车辆重心,提高了行驶安全性,底梁圆角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对车架的划伤。

    一种氦液化用原料气纯化装置及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64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261278.4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氦液化用原料气纯化装置及纯化方法。所述氦液化用原料气纯化装置包括修正克劳特氦液化循环装置和污氦纯化装置;污氦纯化装置包括氦纯化器和氖脱除装置;氖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温区换热器和氦冷冻装置;待液化污氦通过污氦纯化装置得到的高纯氦气进入修正克劳特氦液化循环装置进行液化;修正克劳特氦液化循环装置和氖脱除装置设于冷箱内,氦纯化器设于冷箱外,用于去除待液化污氦中的氮气、氧气等杂质气体。本发明通过多通道的内置除氖装置和外置纯化器既解决了外置纯化器时除杂效果差的问题,又解决了因内置纯化器时液化器冷量需要用于换热及活化导致冷量损失、内置纯化器活化时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的氦液化效率降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BOG再液化的LNG船舶加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3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87332.5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OG再液化的LNG船舶加注系统及方法,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加注系统包括LNG动力船储罐、LNG船舶加注装置和BOG再液化装置,LNG船舶加注装置的出口与LNG动力船储罐的进液口连通;BOG再液化装置包括换热器、稳压罐、气液分离罐、汽化器、自增压换热器和出液阀,换热器的出气口与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汽化器串接于第一管路上,换热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气液分离罐的进液口连通。通过采用多辆槽车同时对中大型LNG船舶进行加注的同时,利用换热器、稳压罐、气液分离罐等设备对加注期间产生的BOG进行液化回收并重新加注,相较于现有的LNG加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加注效率高、可靠性高以及实用性强的优点。

    一种催化剂持续高效运行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60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439732.6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持续高效运行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该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氢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A中进行正仲氢催化转化,同时通过制冷系统为催化转化单元A提供冷温环境;将吹扫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B中进行催化剂复活;S2、将氢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B中进行正仲氢催化转化,同时通过制冷系统为催化转化单元B提供冷温环境;将吹扫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A中进行催化剂复活;S3、重复循环步骤S1至步骤S2。本发明提供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确保催化剂始终处于高效催化转化状态,避免因催化剂失活导致的设备维修甚至设备更换,同时提高了氢气液化效率和液氢储存稳定性。

    一种FLNG液力透平的轴向力平衡机构及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324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1348065.5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天然气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FLNG液力透平的轴向力平衡机构,包括: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密封环和平衡盘,形成密封环轴向间隙、密封环径向间隙、密封环平衡腔、平衡盘轴向间隙、平衡盘平衡腔以及泄漏流道顺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轴向平衡间隙内流体流动路径长度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实现平衡液力透平的轴向力,能够改善液力透平泄漏量大的问题,减小平衡机构的轴向尺寸,减小推力轴承的轴向载荷,实现自动平衡轴向力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提升转子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轴承的寿命,从而为FLNG液力透平的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并且为平衡盘轴向间隙内的流体流动过程中受到了旋转壁面的影响提供了修正公式。

    燃气电厂热循环和尾气处理的掺氨掺氢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5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89679.3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电厂热循环和尾气处理的掺氨掺氢发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通过将氨氢新能源利用的优劣势相结合,能够利用液氨易储易运的优势,现场为燃气电厂掺氢燃烧供应大规模的氢气,或者直接供氨燃烧发电,同时该技术可利用燃气轮机余热,并进行尾气脱硝处理,在减碳减氮的同时也能余热回收,提高了循环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由于氢和氨燃烧后无二氧化碳排放,逐渐增加掺氨、掺氢燃烧比例,可降低电厂的碳排放;利用燃气电厂余热进行液氨的汽化,以及为氨气分解提供热能,可在减碳的同时进行余热回收,提高了循环热效率;利用液氨进行尾气脱硝处理,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到标准水平,实现液氨的综合利用。

    一种LNG储备投放系统及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46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86591.0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储备投放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LNG储备设施决策模块和LNG储备设施动作模块;液位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LNG储备设施内对应LNG接收站储罐的液位信号,当采集的液位信号小于预设的液位阈值时输出LNG储备量的需求信号;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对应分输站处的压力信号,当采集的压力信号小于预设的压力阈值时输出LNG储备量的需求信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LNG储备设施所覆盖区域管网的LNG价格差指数和LNG储备设施的动态成本数据;LNG储备设施决策模块用于下达投放指令;LNG储备设施动作模块用于控制LNG储备设施在确定的投放时间向区域管网投入确定的投放量的LNG,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LNG储备设施领域中。

    一种LNG低温软管管体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29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040477.7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低温软管管体成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管体最里层的密封层通过将无缝钢管旋压减薄后成型为波纹管;管体次里层的填充层通过先将耐低温填充棉包在波纹管上,再通过缠绕工艺采用玻纤带将保温填充棉固定在波纹管上;管体位于填充层外的铠装层通过缠绕方式将织带固定在填充层上;管体位于铠装层外的保冷层通过缠绕方式将胶带固定在铠装层上;管体位于保冷层外的泄漏监测层通过敷设耐低温型铠装传感光缆形成;管体最外层的外防护层通过挤压包覆管体次外层形成。本发明成型工艺考虑了软管尺寸的兼容性和操作弹性,本发明的软管耐‑196℃低温,耐压不低于1.2MPa,弯曲半径不高于10倍软管内径,承压能力稳定以及柔顺度较高。

    LNG低温软管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63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81994.3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低温软管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包括:综合试验台,综合试验台包括拉伸‑扭转‑挤压测试平台、低温冲击测试平台和低温弯曲‑疲劳测试平台;拉伸‑扭转‑挤压测试平台包括拉伸试验机、扭转试验机和挤压试验机,用于进行拉伸‑扭转‑挤压测试;低温冲击测试平台包括落锤冲击试验机,用于进行冲击测试;低温弯曲‑疲劳测试平台包括机架和装配于机架上的两驱动装置和两滑动设置的摆动法兰;低温供液系统,包括液氮软管,液氮软管与综合试验台上的受试软管连接。该装置能够对低温软管的运行性能进行科学定量的测定,尤其能够对其长周期运行过程的疲劳情况进行评价,进而保障LNG低温软管输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