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37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967476.8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包括:S1:集成采集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进行多指标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构造特征矩阵;S3:构建基于车辆多指标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对待监测的车辆特征矩阵进行计算与分析,自动输出其对应的动力学综合指标值,评价车辆当前的服役能力状态。本方法运用在城轨车辆上,可实现全方位的动力学信号监测,由信号计算的三类指标从多角度展现车辆动力学性能状态,动力学综合指标则是服役能力的整体表征。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适应性和抗干扰性,能够自动评估出特征矩阵对应的动力学综合指标值。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城轨车辆构架损伤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37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969279.X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城轨车辆构架损伤度检测方法,包括:S1:构建构架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城轨车辆构架在各工况下的理论受力,并计算其所对应的各监测点的应力值;S2:构建构架受力与应力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将真实监测应力值输入神经网络模型中,即可输出构架的实际受力;S3:在构架的有限元模型中加载步骤S2输出的构架实际受力,得到构架应力,计算出应力集中点的当量损伤度;并根据当量损伤度来判断构架当前所处的劣化状态。本发明将有限元模型与实际检测数据相结合,避免了单纯理论计算与实际工况差距较大的情况,能够准确找到应力集中点,得出的当量损伤度更加接近构架真实状态,从而更好的表征了构架的劣化性能。

    U型胶囊凹凸耦合式外风挡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298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71533.5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胶囊凹凸耦合式外风挡及轨道车辆,所述外风挡包括前风挡、后风挡、前安装座和后安装座,所述前风挡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座,所述后风挡连接于所述后安装座,所述前风挡和后风挡的U型胶囊形状均具有左右对称的直壁部分和位于直壁部分顶部之间的弧形部分,所述直壁部分包括厚度逐渐减小的底部、厚度不变的中部和侧厚从内侧度逐渐减小的顶部,所述前风挡的弧形部分包括第一弧形前端和弧形凸台段,所述前风挡的弧形凸台段与后风挡的弧形凹台段以凹凸耦合的方式相接触。该外风挡能够实现相邻车体端墙的平顺连接,提高外风挡侧向变形刚度,减少风挡振动,减小车辆行车阻力,降低客车室噪音,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一种具有吸音显像的复合内壁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99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05571.8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音显像的复合内壁及其应用。所述具有吸音显像的复合内壁,包括由内至外各结构:第一层:基础内壁;第二层:龙骨;第三层:多孔吸声板;第四层:光致变色涂层;第五层:镀膜滤光片。本发明首次提出将多孔吸声材料应用于地铁列车隧道内壁吸声降噪,解决了地铁列车在随道内行驶时,隧道-列车噪声耦合混响持续时间长、声压级高问题;同时联用光致变色技术,在多孔吸声板表面形成光致变色涂层,从而能够在隧道内壁形成动态图案,消除司机视觉疲劳,提升商业广告的吸引力,实现降噪显像双重功能。本发明还增设了与其相适配的镀膜滤光片,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降噪显像功能。

    一种列车平均故障周期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35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35744.1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列车平均故障周期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L条线路中每条线路运营的列车数量;从L条线路中选择一条线路作为基准线路,以基准线路的运营时间为基准设置运营观察结束时间;获取第i条线路截止到运营观察结束时间的故障平均周期;i=1,…L;获取第i条线路的复合影响因子与基准线路的复合影响因子以及两者的比值;复合影响因子由线路的轨道条件、线路负载和维修设备条件确定;将第i条线路对应的比值与基准线路的故障平均周期的乘积作为第i条线路的列车平均故障周期。利用该方法,提高了预测列车平均故障周期的准确度,能为列车的维护提供更加符合轨道交通网络实情的维修策略。

    一种疲劳劣化测试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822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45954.6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模拟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疲劳劣化测试设备。该设备沿气流方向顺次连接有进气舱段、试验舱段和排气舱段,试验舱段的底部设有振动模拟系统,振动模拟系统上设有用于固定试验品的平台;试验舱段内还设有温度模拟系统、砂尘模拟系统和腐蚀模拟系统,温度模拟系统、所述砂尘模拟系统和所述腐蚀模拟系统分别位于平台的周围,振动模拟系统、温度模拟系统、砂尘模拟系统和腐蚀模拟系统用于使试验舱段内构成一模拟环境,该模拟环境包含有振动影响因素、温度影响因素、砂尘影响因素和腐蚀影响因素中的至少一个影响因素。该设备可以在同一套设备中模拟出综合有各种恶劣环境和条件的模拟环境,以进行综合疲劳劣化测试。

    对基于列车技术需求构建的元模型进行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2073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10185546.3

    申请日:2015-04-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对基于列车技术需求构建的元模型进行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元模型包括对象、需求和关系,对象为列车结构中的任一部件,需求为对象对应的部件的技术需求,关系包括对象对应的部件与列车结构中的上一级部件和下一级部件之间的隶属关系和包含关系、对象与各个属性的需求之间的拥有关系以及元模型中的需求与其它属性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包括:从元模型数据库中查找以用户选取的部件为对象的元模型,并作为待操作元模型,元模型数据库包括一组元模型;响应于用户对待操作元模型的更新操作,对待操作元模型中的需求进行更新。通过本发明,可以支持对元模型进行更新操作、可视化操作、输出操作和查询操作。

    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2497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1202830.1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包括:明洞,所述明洞整体成管状,它包括顶部、边墙;在所述顶部与边墙之间为明洞通孔;所述明洞连接在隧道的入口处;其中,所述明洞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连接隧道的横截面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对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内压力以及车体压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无需对现有隧道进行改造,也不需要对已运营列车的气动外形进行变更,实现成本较低。

    一种隔振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45704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278415.0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隔振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轨道车辆,包括设置在车载设备与车体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包括支撑承载部,用于支撑所述车载设备与车体并承载减振部件;能量耗散部,用于通过对弯曲波以及垂向弹性波的响应共振以及内耗发热进行能量耗散。本发明通过支撑承载部实现了隔振设备的稳定性,采用能量耗散部对低频范围内形成弹性波响应共振及内耗发热进行能量耗散,实现了隔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