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1911225124.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挤密螺纹桩智能成桩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挤密螺纹桩,该挤密螺纹桩包括混凝土泵送站和挤密钻机,所述混凝土泵送站通过泵送管道与挤密钻机连通;包括:采集传感器组件,所述采集传感器组件中各个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挤密钻机的钻杆外侧上部、混凝土泵送站内或泵送管道的内壁、泵送管道或挤密钻机内部及挤密钻机的钻头下端部;第一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存储模块与采集传感器组件连接;上位工控机,所述上位工控机与第一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及钻杆控制器,所述钻杆控制器分别与上位工控机和挤密钻机的钻杆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挤密螺纹桩智能成桩控制方法,本发明避免了断桩、缩径、泵送管道堵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25124.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挤密螺纹桩智能成桩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挤密螺纹桩,该挤密螺纹桩包括混凝土泵送站和挤密钻机,所述混凝土泵送站通过泵送管道与挤密钻机连通;包括:采集传感器组件,所述采集传感器组件中各个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挤密钻机的钻杆外侧上部、混凝土泵送站内或泵送管道的内壁、泵送管道或挤密钻机内部及挤密钻机的钻头下端部;第一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存储模块与采集传感器组件连接;上位工控机,所述上位工控机与第一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及钻杆控制器,所述钻杆控制器分别与上位工控机和挤密钻机的钻杆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挤密螺纹桩智能成桩控制方法,本发明避免了断桩、缩径、泵送管道堵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149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56910.5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密螺纹大直径筒桩、成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筒桩是一种大直径筒状的、外侧带有螺纹的、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密作用的混凝土灌注桩桩体,所述桩体壁厚为外径大小的18%~25%,所述桩体由混凝土灌注而成,所述桩体下部设有环形桩尖,桩身外周围为粗牙梯形螺纹。本发明将桩体设计为筒桩,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桩身外周围带有粗牙梯形螺纹,螺纹结构使桩土之间产生一个机械咬合作用,在螺纹段产生抗剪力,大大提高了桩体承载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挤密螺纹大直径筒桩的施工方法,该施工工艺较为简单,成桩质量稳定,易于控制,成桩过程中,无泥浆污染,不出土,且为弱挤土桩,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209243711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1349333.5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密螺纹大直径筒桩及其成桩装置,该筒桩是一种大直径筒状的、外侧带有螺纹的、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密作用的混凝土灌注桩桩体,所述桩体壁厚为外径大小的18%~25%,所述桩体由混凝土灌注而成,所述桩体下部设有环形桩尖,桩身外周围为粗牙梯形螺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与该筒桩相匹配的成桩装置。本实用新型将桩体设计为筒桩,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桩身外周围带有粗牙梯形螺纹,螺纹结构使桩土之间产生一个机械咬合作用,在螺纹段产生抗剪力,大大提高了桩体承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26226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22144490.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密螺纹桩智能成桩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挤密螺纹桩,该挤密螺纹桩包括混凝土泵送站和挤密钻机,所述混凝土泵送站通过泵送管道与挤密钻机连通;包括:采集传感器组件,所述采集传感器组件中各个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挤密钻机的钻杆外侧上部、混凝土泵送站内或泵送管道的内壁、泵送管道或挤密钻机内部及挤密钻机的钻头下端部;第一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存储模块与采集传感器组件连接;上位工控机,所述上位工控机与第一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及钻杆控制器,所述钻杆控制器分别与上位工控机和挤密钻机的钻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成桩过程中控制提钻速度与混凝土泵送量,有效避免断桩、缩径,混凝土泌水离析、泵送管道堵管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0094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449236.6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破碎地层隧道的空间联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富水破碎围岩段采用常规喷锚支护围岩易发生较大变形,承受的围岩压力较大,且渗漏水难以有效防治,危及隧道结构稳定性及施工安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初层混凝土层、钢筋网和间隔设置的钢拱架;钢拱架与钢拱架之间环向设置有沿隧道轴线交错分布的纵向连接钢梁;纵向连接钢梁连接有锚杆;钢筋网表面喷射有将钢拱架、钢筋网和纵向连接钢梁覆盖的钢纤维混凝土层;钢纤维混凝土的表面铺设有防排水结构层;防排水结构层表面浇筑有二衬混凝土层。具有既能有效控制隧道内围岩变形,又具有优良的防排水功能,保证隧道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5839.2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拱隧道整体式支护结构及其快速施工方法,直接对主洞进行分部开挖并设置联合支护,减少了扰动次数,提高了隧道及围岩稳定性。初支及防水可独立进行施做,相邻洞室初支连体支护,变形控制效果好,防水效果好。和以往的施工方法相比,该技术临时支护少,工序简单;支护施做简单、质量好;左右洞室开挖、支护施做可利用左右洞室错距方式及中隔墙隔开,可有效避免交叉作业,工程质量有保证。本发明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适应我国双连拱甚至多连拱隧道建设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79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398518.8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土层渗流特性的精细化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模拟分层土层的分层土体模型、盛放分层土体模型的模型箱、向分层土体模型提供渗流水的渗流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分层土体模型渗流动态的动态数据采集系统;模型箱为透明箱体,箱体下端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模型箱底部设有水流缓冲区,分层土体模型铺设在水流缓冲区上,模型箱侧壁连通有排水管。本发明能够精细化、可视化地获取分层土体渗流过程,并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土颗粒运动过程、渗漏通道形成过程、土体位移场、渗流场及土体破坏形态等,便于深入探索复杂的土体渗透破坏机理,从而利于从本质揭示土体渗透破坏现象,为有效防治工程措施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35667.1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水软弱围岩隧道修建的超前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轮廓线;S2、掌子面封堵,第一次注浆加固;S3、第二次注浆加固;S4、施工隔离层和防水层;S5、施工防护水泥面层一;S6、铺设碳纤维加固层一;S7、架设钢拱架;S8、施工防护水泥面层二;S9、铺设碳纤维加固层二;S10、施工防护水泥面层三。本发明采用二次注浆相结合的工艺进行超前加固,同时在超前加固之后采用铺设两层水泥面层+碳纤维的工艺加固形成再次加固层,对隧洞进行了有效的加固,增强了隧洞的刚度及稳定性,可有效防止坍塌、开裂和流变等隧道灾害现象发生,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速度,同时能保证工程建设总工期和后期运营安全,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8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62683.4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0284 , G01S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里RFID直线定位方法,提出一种三角形计算直线距离算法公式,并提出一种校正方法,方法简单,有利于提高定位精度。本发明的隧道直线定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模型更清晰可靠。计算方法也要简洁,不需要解二次二元方程组。模型计算中硬件量要减少一个阅读器,成本要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