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2079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486812.0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02D7/20 , E02D15/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预作竖向支撑体系地下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盖挖逆作法基础上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围护结构,同时不预先施作竖向支撑,采用分部阶梯式开挖的方法对土体进行开挖。部分土体开挖后,在充分发挥土体自承能力的前提下,于开挖空间中对称式施作墙、立柱等竖向支撑体系,完成主体结构的施作。其优点在于能够降低工程风险同时能够缩短路面恢复时间。与传统盖挖逆作法比较,该方法极大程度地缩短了从开工到恢复路面工作结束所需的时间,在保证施工安全及工程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129676.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 E21D11/10 , C04B28/2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动敏感地层超小净距大断面群洞隧道马头门施工方法,包括注浆支护,马头门预处理,马头门洞支护,马头门破除施工及支护监测等五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对隧道洞口围岩的扰动,支护体系更加简洁,力系转换更加合理,减少了支护成本;另一方面马头门进洞之前对不平衡地层压力预先强转换,初支预构筑并及时封闭成环,支护作业稳定性及可靠性好;同时群洞隧道马头门开门过程中遵循先大后小、对称施工的原则,并增大工作面纵向错开距离,从而有效消除群洞效应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849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365907.7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防喷涌实验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实验筒、供水管和加压装置,实验筒内底面上设有底座支架,底座支架的顶部设有下金属板孔,下金属板孔的上表面设有下滤网,下滤网上填充试验土样,试验土样的顶面设有上滤网,上滤网的上表面设有上金属板孔。实验筒的下金属板孔以下的侧壁连通连接溢水管,实验筒的下金属板孔与上金属板孔之间的侧壁上连通连接测压管,实验筒的上金属板孔以上的侧壁连通连接进水管。加压装置内固定设置伺服水泵和水压表,加压装置与供水管连接。伺服水泵可模拟高水压条件,测定砂卵石在高水压条件下发生喷涌的临界水压力。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对于实际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32966.2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导洞暗挖隧道装配式临时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与隧道围岩匹配的初支格栅架,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初支格栅架内部将隧道分为多个导洞的临时支撑;其中,所述临时支撑包括两端与所述初支格栅架可拆卸连接的且沿隧道方向设置的多个竖向支撑架,每一个所述竖向支撑架的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横向支撑架,所述横向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初支格栅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可重复利用,且装配拆卸简单,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可广泛应用于多导洞暗挖隧道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86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14539.2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力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埋热力管道变形的测试方法。热力管道未加保温层前,在钢管外壁选取需要监测变形的部位,依次经过角磨机抛光、砂纸打磨、酒精擦洗、耐高温强力胶水贴片、强力磁铁加压等工序安设应变花,之后覆盖一层防潮硅橡胶;应变花旁边布设温度计;将应变花、温度计与电缆进行焊接;把电缆沿管壁布置并引至管道一端编号;对钢管进行安装支架、套保护外皮、保温层发泡等工艺;热力管道直埋后将电缆引出后与观测、记录及控制设备相连接进行监测。本发明保证了观测系统在保温层发泡过程中不被破坏,能够承受热力管道的长期高温工作状态,观测时不用将填土挖开,操作流程简单,精度高、监测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082279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710118046.3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罗富荣 , 郭婷 , 刘维宁 , 魏怡 , 李晓霖 , 李兆平 , 乐贵平 , 贺少辉 , 惠丽萍 , 朱胜利 , 袁大军 , 张彦 , 孙长军 , 路美丽 , 张良焊 , 张成满 , 张新金 , 郭德友 , 徐凌 , 李海锋 , 陈东 , 许世伟 , 曹宗豪 , 范欢 , 盛杰 , 王占奎 , 孙斌 , 彭彦彬 , 万世春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盾构区间拓展车站技术的一个核心:桩-柱-预应力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是在靠近盾构隧道外侧一定距离施作排桩隔离土体;在盾构隧道内管片开口一侧架设竖向的临时支撑柱,同时将开口处的保留管片及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管片在纵向通过预应力钢索串联起来并进行张拉,形成一个整体承载结构,从而降低管片破除过程中开口处保留管片的受拉和张开趋势,并达到将力系转换到相邻未拆除的管片环上的目的。本发明对于同类工程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其主要优势在于支撑体系结构简单,控制管片变形的能力强,传力明确,易于监测;支撑体系可标准化生产,重复使用;支撑体系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受力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供盾构隧道施工的通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554646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119377.9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维宁 , 魏怡 , 郭婷 , 罗富荣 , 李兆平 , 李晓霖 , 乐贵平 , 贺少辉 , 惠丽萍 , 朱胜利 , 袁大军 , 张彦 , 孙长军 , 路美丽 , 张良焊 , 张成满 , 张新金 , 郭德友 , 徐凌 , 李海锋 , 陈东 , 许世伟 , 曹宗豪 , 范欢 , 盛杰 , 王占奎 , 孙斌 , 彭彦彬 , 万世春
IPC: E21D11/04
Abstract: 一种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属于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盾构施工直接过站;2)靠近盾构隧道外侧一定距离施作隔土排桩;3)在盾构隧道内架设临时支撑柱,并在管片纵向上施作预应力钢索;4)用浅埋暗挖法分部开挖中间站台/站厅隧道,施作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5)在站台/站厅隧道内向管片侧土体注浆;6)开挖通向盾构隧道的乘客疏散横通道,施作初期支护;7)拆除横通道处开口管片,施作二次衬砌,使保留管片与横通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保持良好的连接;8)拆除所有的临时支撑,施作站台板,完成车站结构施工。本发明可以提高地铁建设的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85596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811570777.6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包括承载机架、实验槽、冲压机、千斤顶、承压板、恒电位仪、伏安表、石墨电极板、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接线端子、衬板及控制电路,实验槽嵌于承载机架内,冲压机安装在承载机架上端面与承压板相互连接,承压板位于承载机架内并位于实验槽正上方,千斤顶位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前端面与衬板后端面连接,衬板嵌于实验槽内接,恒电位仪、伏安表均位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其中恒电位仪分别与石墨电极板、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相互连接,伏安表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本发明便于进行钢筋混凝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混凝土试块施加了侧向静载来模拟地下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土压力作用,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84546.2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郁家麟 , 朱晔 , 江洪 , 王法 , 沈中元 , 葛黄徐 , 朱岚康 , 郭一凡 , 姚跃 , 韩玮 , 朱仁杰 , 贺少辉 , 李益铭 , 王剑 , 刘彬 , 李丹煜 , 马潇 , 姚文博 , 郑金雷 , 贺家新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N3/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地下管线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针对地下管线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的参数范围,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每种参数组合下的地下管线结构最大变形截面位置和相应的变形安全系数,并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结果同计算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集进行模型训练。将待测量地下管线现场的输入层参数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待测量地下管线现场的结构变形的位置以及变形系数用以判断结构安全性。本发明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地下管线的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时间短,可以有效应用于数字孪生系统中,该方法使用神经网络获得安全系数用于判别地下管线结构是否安全,可以有效评价出地下管线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29676.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 E21D11/10 , C04B28/2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动敏感地层超小净距大断面群洞隧道马头门施工方法,包括注浆支护,马头门预处理,马头门洞支护,马头门破除施工及支护监测等五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对隧道洞口围岩的扰动,支护体系更加简洁,力系转换更加合理,减少了支护成本;另一方面马头门进洞之前对不平衡地层压力预先强转换,初支预构筑并及时封闭成环,支护作业稳定性及可靠性好;同时群洞隧道马头门开门过程中遵循先大后小、对称施工的原则,并增大工作面纵向错开距离,从而有效消除群洞效应不利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