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2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291202.0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在素混凝土衬砌内设置格栅钢架用于固定止水带;素混凝土衬砌包括先浇混凝土部和后浇混凝土部,其两者之间设置有嵌入件;格栅钢架包括与隧道的拱形结构同轴且具有多条主筋的拱架,以及间隔设置在拱架上的几字型结构的凹型箍筋;凹型箍筋的侧臂与主筋连接;第一凹型箍筋和第二凹型箍筋分别设置在先浇混凝土部和后浇混凝土部内,第一凹型箍筋的第一凹部的开口与第二凹型箍筋的第二凹部的开口相向设置,分别固定止水带的两侧;第二凹型箍筋上设置有连接件,用于在安装时与嵌入件连接。该装置能够牢固固定止水带,减少漏水现象;同时提高素混凝土衬砌接头处的强度。

    用于硬岩地层隧道施工的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7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79519.6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硬岩地层隧道施工的支护方法。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硬岩地层隧道施工的支护方法,包括步骤:在开挖拱顶面和边墙面上方钻孔,钻孔后插入锚杆,锚杆插入后在锚杆内注浆;在隧道内安装拱形支架,多个所述拱形支架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拱形支架与所述锚杆连接;在隧道内安装纵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沿所述隧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纵向支架分别与所述拱形支架和所述锚杆连接;在所述拱顶面和所述边墙面喷射混凝土,解决了硬岩地层的隧道开挖容易出现超挖,产生不规则轮廓,钢拱架支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等级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0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6690.9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等级划分方法,步骤如下:收集隧道工程基础资料,包括:隧道轴线方位角θ,隧道岩层、岩性,岩层倾角α,岩层走向方位角γ,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间的夹角β,岩层完整系数Kv;计算地应力影响因子S;计算岩体变形影响因子K;根据地应力影响因子S、岩体变形影响因子K,利用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判定方法,计算挤压性围岩隧道相对变形量ε;根据相对变形量ε,进行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等级划分。本发明采用地应力和围岩岩体变形两大因子对变形进行科学预测,参数获取简单、准确度高、便于操作,具有针对性强、划分方法简单、可靠的优点,提高了设计的精准度。

    隧道开挖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794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01083.5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开挖方法。该隧道开挖方法包括:检测掌子面处的岩体强度;监测掌子面前方的地应力量值和方向,以预判岩爆的发生条件和发生部位;在掌子面上进行钻孔以形成预钻孔,并且预钻孔位于掌子面的开挖轮廓线处;向预钻孔中填装炸药,并对预钻孔进行局部爆破,以使预钻孔周围形成多条延伸到开挖轮廓线外的裂隙;对预钻孔进行注水,并且根据掌子面处的围岩强度调整注水的压力,以使水进入到裂隙中并使裂隙扩大;向前开挖一段隧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发生岩爆的风险和降低岩爆的烈度。

    隧道工程坍塌的多层套管救援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062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65997.9

    申请日:201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坍塌的多层套管救援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土质及砂质隧道围岩差,施工时易塌方,传统救援方式一般为救援人员在掌子面利用木支撑,形成牢固三脚架结构、快速开挖救援通道,耗时且施工安全性不能保证。本发明包含有沿隧道纵向设置于塌体内的多层套管,自外向内依次为大口径钢管、中口径钢管和小口径钢管,多层套管一侧塌体中设置有平行于多层套管的应急输送管,多层套管环周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多层套管的探孔,多层套管穿过塌体,最短时间打通救援通道,被困人员借助救援绳索沿钢管爬出,安全脱离。本发明在土质及砂质隧道选用有针对性的多层套管进行塌方救援,有效缩短了救援的时间,在救援施工扰动下有效防止新的塌方事故的发生。

    一种膨胀岩地区两单特长隧道分区排水系统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0696.8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膨胀岩地区两单特长隧道分区排水系统的实现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膨胀岩基底泡水引起的围岩扰动膨胀危害隧道衬砌结构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全隧道排水的分区,将膨胀岩地层隧道上游基底的汇水引入隧道的水沟,解决了膨胀岩长大坡度隧道基底泡水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膨胀岩层的上游横通道,在横通道内设置集水井,通过下挖正洞基础,回填透水卵石层,将正洞隧道上游汇水截流引入横通道内集水井;集水井内设置水泵、水管、液位控制系统,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水泵开启将集水井内汇水引入横通道内水沟,汇入正洞水沟,排出洞外。

    导风建筑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939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99667.3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建筑结构,其包括:导风板,导风板的底部的设置于地面,且导风板向上倾斜设置;导风板的底部的下方设有导风槽,导风槽包括进风区段和出风区段,进风区段位于导风板的背面一侧,出风区段位于导风板1的正面一侧,且进风区段和出风区段连通;立柱,立柱的顶部与导风板的顶部连接,立柱的底部设置于地面;以及挡风板,挡风板的末端与导风板铰接,以使挡风板可竖向翻转;挡风板位于出风区段上方且可封闭出风区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自身的稳定性又能保护列车安全的导风建筑结构。

    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06862.4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其包括:连接两个主撑架且在两个主撑架的顶部安装第一波纹板,以制成预制支架,其中主撑架为拱形钢管;对围岩开挖以形成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高于第二台阶;将预制支架安装到第一台阶,并将预制支架固定至围岩;将多块第一波纹板安装至两个主撑架;开挖第一台阶,以使第一台阶的高度降低;在主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第一支腿段以支撑主撑架,并将多块第二波纹板安装至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支腿段,其中第一支腿段与主撑架连通;向第一支腿段和主撑架中注入混凝土;在第一支腿段、主撑架、第一波纹板和第二波纹板上设置初期支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隧道结构的支撑。

    隧道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07919.2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结构。该隧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支撑结构连接于隧道壁;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钢管支架,两个钢管支架沿隧道纵向分布,钢管支架内填充有混凝土;钢管支架包括主撑架和两个支腿结构,主撑架为拱形,两个支腿结构分别连接于主撑架的两端以支撑主撑架;两个主撑架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波纹板,第一波纹板与主撑架可拆卸的连接;每纵向相邻的两个支腿结构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波纹板,第二波纹板与支腿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初期支护位于二次衬砌和支撑结构之间,钢管支架与初期支护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隧道结构的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