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9556.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寒区隧道冻害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抽吸式加热的全多年冻土隧道排水系统。其包括两条保温水沟,保温水沟沿隧道两侧全长设置,且保温水沟四壁均设有保温层;多个排水系统,其中环向盲管沿隧道拱墙环向设置,底部通过纵向盲管、横向导水管与保温水沟连通,用于引导并排出围岩渗水,且多个排水系统分布于隧道的设定位置;多个加热装置,部分加热装置设于隧道顶部,用于加热环向盲管,其余部分加热装置设于保温水沟一侧,用于加热保温水沟的设定位置,换言之,多个排水系统和多个加热装置配合,对隧道洞内的多年冻土段、多年冻土层上限处以及洞口背阴处的排水进行定点集中加热,以保证隧道排水系统通畅、不易结冰。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0786.5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宇豪 , 向亮 , 刘陆拓 , 朵生君 , 靳宝成 , 刘国庆 , 陈敬军 , 吴宇辉 , 周泽华 , 陈花顺 , 张威 , 王博达 , 任晨宁 , 鄢豪杰 , 许宇 , 周黎明 , 刘艺玮 , 张鹏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隧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TBM隧道组装洞室衬砌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初期支护结构、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弧形混凝土构件和土石回填层。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呈弧形拱结构体,小断面混凝土构件的内径D1大于TBM的刀盘直径D2且12cm≥D1‑D2≥8cm。弧形混凝土构件,与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同心设置且贴合于小断面混凝土构件的顶部的外周面上,沿竖直方向,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在地面上的投影位于弧形混凝土构件在地面上的投影内,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和弧形混凝土构件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设有土石回填层。列车通过整个组装洞时空气动力学效应不显著、旅客舒适性更佳。衬砌施工方便,超(欠)挖易控制。整个组装洞开挖过程和衬砌过程的进度也加快了,缩短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8690.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大隧道洞内污水站洞室群结构及方法。现有国内隧道废水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在洞口附近建设废水处理厂。本发明洞室群结构设置于辅助坑道内;在沉砂洞室起止位置靠近洞室侧沿辅助坑道纵向设置污水收集水沟,至旋流沉砂洞室截止;沉砂洞室流出的污水通过重力流的方式由污水收集沟进入旋流沉砂洞室;旋流沉砂洞室与调节沉淀洞室连接,调节沉淀洞室与涡流沉淀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过滤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相连;过滤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连接,污泥浓缩洞室与压滤洞室连接。本发明采用较少的支护措施可建成废水处理洞室,避免洞外建厂征用林(牧)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596097.6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式恒阻大变形锚杆。锚杆作为一种高效的支护装备,可提高围岩的稳定性。本发明包括吸能套筒、锚杆杆体、滚动恒阻器、高强度滚珠、反力托盘、紧固螺母和阻挡块。紧固螺母通过螺纹将反力托盘与吸能套筒连接。锚杆杆体后端通过焊接安装滚动恒阻器,滚动恒阻器设有半球形凹槽,嵌入安装高强度滚珠;锚杆杆体后端的滚动恒阻器与吸能套筒形成恒阻大变形机构。本发明恒阻装置可将锚杆的轴向变形转化为高强度滚珠对吸能套筒内壁的滚动挤压运动,滚动挤压的阻力为锚杆提供支护阻力,从而实现锚杆的恒阻大变形;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装备容易,应用前景广。
-
公开(公告)号:CN222457514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1348072.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大隧道洞内污水站洞室群结构。现有国内隧道废水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在洞口附近建设废水处理厂。本实用新型洞室群结构设置于辅助坑道内;在沉砂洞室起止位置靠近洞室侧沿辅助坑道纵向设置污水收集水沟,至旋流沉砂洞室截止;沉砂洞室流出的污水通过重力流的方式由污水收集沟进入旋流沉砂洞室;旋流沉砂洞室与调节沉淀洞室连接,调节沉淀洞室与涡流沉淀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过滤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相连;过滤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连接,污泥浓缩洞室与压滤洞室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少的支护措施可建成废水处理洞室,避免洞外建厂征用林(牧)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投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