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8690.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大隧道洞内污水站洞室群结构及方法。现有国内隧道废水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在洞口附近建设废水处理厂。本发明洞室群结构设置于辅助坑道内;在沉砂洞室起止位置靠近洞室侧沿辅助坑道纵向设置污水收集水沟,至旋流沉砂洞室截止;沉砂洞室流出的污水通过重力流的方式由污水收集沟进入旋流沉砂洞室;旋流沉砂洞室与调节沉淀洞室连接,调节沉淀洞室与涡流沉淀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过滤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相连;过滤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连接,污泥浓缩洞室与压滤洞室连接。本发明采用较少的支护措施可建成废水处理洞室,避免洞外建厂征用林(牧)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22457514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1348072.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大隧道洞内污水站洞室群结构。现有国内隧道废水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在洞口附近建设废水处理厂。本实用新型洞室群结构设置于辅助坑道内;在沉砂洞室起止位置靠近洞室侧沿辅助坑道纵向设置污水收集水沟,至旋流沉砂洞室截止;沉砂洞室流出的污水通过重力流的方式由污水收集沟进入旋流沉砂洞室;旋流沉砂洞室与调节沉淀洞室连接,调节沉淀洞室与涡流沉淀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过滤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相连;过滤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连接,污泥浓缩洞室与压滤洞室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少的支护措施可建成废水处理洞室,避免洞外建厂征用林(牧)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70927.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夹心式隔温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现有夹心式隔温衬砌中,隔温层刚度与隔热性能间存在矛盾。本发明隔温衬砌结构包括围岩、初支、二衬、隧道内部、第一道防水层、隔热材料和第二道防水层,二衬外侧为环状肋形结构,环状肋形结构包括沿隧道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凸起和凹槽;第一道防水层设于初支和二衬间;隔热材料设于二衬上的凹槽结构内;隔热材料与二衬的凹槽间设有第二道防水层,第一道防水层外侧设有透水土工材料。本发明中隔热材料仅承担很少量的法向荷载,隔热材料厚度可根据需要设计为较大值,从而实现更优的隔热性能,且可避免隔温层刚度不足以及压缩变形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89058.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1V1/28 , G01V1/30 , G06F30/13 , G06F17/1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错与强震耦合的隧道双参数安全评价指标构建方法,属于隧道安全评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隧道特征参数和地层岩土力学特征参数,确定断层位错大小并选取符合规范谱的地震波;建立多特征耦合的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基于所述断层位错大小和选取的地震波,并采用所述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增量动力时程,得到多重灾害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曲线;基于隧道径向收敛率和塑性应变建立考虑耦合效应的隧道双参数安全指标函数;基于所述隧道双参数安全指标函数和衬砌响应‑结构性能曲线确定指标损伤状态及阈值划分,以指标损伤状态及阈值划分作为隧道双参数安全评价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7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0803.2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1B11/16 , G01D21/02 , G01M13/00 , G01N3/02 , G01N3/08 , G01N3/04 , E21F17/18 ,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铁路隧道的动力响应全息感知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多个维度的监测数据,多个维度的监测数据包括:基于触觉传感器监测得到的第一维度数据、基于视觉传感器监测得到的第二维度数据、以及基于听觉传感器监测得到的第三维度数据;确定第一维度数据、第二维度数据、以及第三维度数据分别所属的隧道损伤等级区间的极限阈值;对确定的多个极限阈值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并基于权重对多个极限阈值进行求和计算,得到隧道的安全状态指数;基于隧道的安全状态指数确定隧道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用于解决确定隧道安全状态时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353877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1506471.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热水隧道分序动态注浆孔结构。热水隧道常规注浆堵渗方法钻孔时,一般采用全断面钻孔注浆,施工工效极低。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注浆孔圈,前序注浆孔圈设置于后序注浆孔圈的外侧,注浆孔圈的数量依据工程实际需要设置;每个注浆孔圈上设置有多序注浆孔,每序注浆孔包括多个注浆孔,后序注浆孔间隔设置于前序注浆孔之间;后序注浆孔作为前序注浆孔注浆效果的检查孔;每个注浆孔圈上的注浆孔中心形成的轨迹与隧道轮廓线一致;注浆孔按照先下后上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后序孔作为前序灌浆完成孔的效果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隧道灌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0611364.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两个坡度值;获取影响大坡道坡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各所述影响因素,对列车在符合所述坡度值的坡道运行的情况进行检算和/或分析;基于至少一个所述检算和/或分析的结果,确定不同坡度值下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满足地形落差大的地区设计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9791.0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自疏干性能的夹心式隔热衬砌的夹心层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夹心层包括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路组件,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之间均填充有填料,排水管路组件包括隧道边墙脚纵向盲管、横向排水管和隧道排水沟,本发明通过在夹心层内设置排水结构能够快速自疏排水,能够防止浸水导致的隔热层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材料使用寿命的下降,能够防止寒区隧道夹心层中蓄水及出现冻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3322.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流温度平衡的高温隧道冷量缺口计算方法,包括通风稳态条件下隧道洞内风流平衡温度计算、隧道常规热源量化计算以及隧道降温措施冷量计算。所述的风流温度平衡计算利用现场可测的温度、湿度等指标,通过求解三阶段风流换热和能量平衡方程,获得洞内相应位置的环境温度;所述的隧道常规热源包括高温热水、高温围岩、炸药爆破、水泥水化、内燃机械和施工人员散热;所述的隧道降温措施包括冰块、冷水融合、通风和机械制冷降温。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解决了以往隧道降温措施降温效果难以评估、冷量缺口不明等工程问题,有助于提前选择和布局合适的降温措施,使洞内环境达到作业要求,保障高温隧道安全、经济和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52825.7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修复衬砌提高隧道耐久性的工艺方法,包括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施工工艺和评价方法,所述的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包括:修补区域放样标定、原有衬砌结构基底凿毛和清理、涂抹临时防水胶、布设钢丝网、分层涂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细砂浆找平、涂料装饰;所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由水泥、粉煤灰、硅灰、水、混凝土用砂、外加剂和合成纤维搅拌组成,评价方法用抵抗变形潜能参数P表示。本发明借助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超强的变形能力,实现修复材料和衬砌结构的协同变形,抵抗材料因收缩产生开裂和界面脱粘破坏,处治了衬砌裂缝渗漏水病害,减缓了裂缝进一步扩展,提高了衬砌结构的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