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6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156748.5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0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震动信号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分两步进行:首先,采用移动平均法滤除原始速度记录中的高频成分,提取出速度脉冲;然后使用峰点法,确定脉冲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计算出速度脉冲能量,并由该能量判别原始速度记录是否包含典型速度脉冲。其次,根据速度脉冲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截取原始加速度记录,得到加速度局部序列;计算该序列中最大半周期脉冲能量,并由该能量与序列总能量之比作为加速度脉冲的自动化识别指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半周期脉冲能量的加速度脉冲自动化识别指标,在精细化地震动输入、满足近断层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方面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2640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56748.5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震动信号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分两步进行:首先,采用移动平均法滤除原始速度记录中的高频成分,提取出速度脉冲;然后使用峰点法,确定脉冲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计算出速度脉冲能量,并由该能量判别原始速度记录是否包含典型速度脉冲。其次,根据速度脉冲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截取原始加速度记录,得到加速度局部序列;计算该序列中最大半周期脉冲能量,并由该能量与序列总能量之比作为加速度脉冲的自动化识别指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半周期脉冲能量的加速度脉冲自动化识别指标,在精细化地震动输入、满足近断层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方面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7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70072.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震动反应谱的拟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得地震动参数;根据所述地震动参数,确定加速度设计反应谱;根据所述地震动参数和所述加速度设计反应谱,计算得到功率谱;基于所述功率谱,生成地震动时程;对所述地震动时程进行小波变换,拟合得到地震动反应谱。通过本申请,能够在使用较少的地震动参数时保障拟合的地震动反应谱的高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93748.0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向动态方法的裂隙岩体单剪试验系统及方法,基于三向动态方法的裂隙岩体单剪试验系统包括试验主机、液压系统、冷却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柜,试验主机包括四柱式加载框架、叠环剪切盒、z向动态加载组件、x向动态加载组件、y向动态加载组件、x向反力组件、向反力组件和传送导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裂隙岩体试样在静态或动载条件下的单剪试验,可以研究地震动多向性对裂隙岩体的静动力特性的影响,有利于揭示边坡动力失稳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45387.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体力学试验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试样全包裹透明环剪剪切盒及重塑土制样方法,剪切盒包括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上剪切盒包括:压力室顶盖、第一反压接口、第二反压接口,第一反压接口、第二反压接口依靠其尾部螺丝固定于压力室顶盖;下剪切盒包括:压力室底座、第一孔压接口、第二孔压接口;第一孔压接口、第二孔压接口依靠其尾部螺丝固定于压力室底座;压力室顶盖上设置有排气孔,压力室腔体完全位于下剪切盒。本发明封闭式试样全包裹透明环剪剪切盒可在压力室内直接进行重塑土试样的制作,高速加载过程中,试样残渣由于装置整体良好的封闭性不会有溢出,同时,通过透明剪切盒能清晰地观察土体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及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673301.4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动数值模拟领域,具体涉及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平台、云端设备及计算机装置。方案包括构建SPH数值试验模型,基于研究区域尺寸绘制对应的几何区块图形,将等效直径为D的粒子,按间隔距离D规则排列,直至布满整个研究区域,研究区域内的粒子为实粒子,截断边界的最外层粒子为边界粒子,边界粒子距截断边界0.5D,沿截断边界外法方向,向研究区域外侧继续拓展至少三层粒子,为固定虚粒子,最后根据材料属性对所有粒子分配物理参数,选取对应的核函数W,设置SPH数值模型的基本参数,以D为粒子的光滑长度,以此构建完整的SPH数值模型;基于SPH数值模型计算边界粒子等效作用力;外部荷载输入。本发明适用于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9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210856.0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断层活动特性领域,公开了一种滑板式断层多角度黏滑模拟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托承支架组件、加载组件和托板组件;托承支架组件包括支架底座、侧挡板、侧支架、顶部横杆和中隔板;加载组件包括压力支架、压力板、滑板、导轨和压力杆,滑板与压力板滑动连接,滑板包覆在压力板外,导轨设置在支架底座或中隔板上,压力杆通过伺服系统进行驱动;托板组件包括轨道板、主托板和副托板,主托板由上托板和下托板组成。本发明实现了在实验室利用液压伺服系统驱动粗糙岩块沿预设斜面运动来模拟地质断层黏滑现象,同时解决了模拟地质断层黏滑现象时驱动压力板与试件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而导致试验结果失真的问题,适用于断层黏滑机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4393.4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断层非一致激励作用的高地应力地震边坡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振动台主台、移动台、第一主动箱、第二主动箱、断层活动模拟箱、反力架、应力加载组件和多角度顶推机构,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分别固定于振动台主台和移动台上,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之间通过断层活动模拟箱连接,第一主动箱顶部和第二主动箱顶部均设有反力架,反力架上设有竖直土压加载组件,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上均设有水平土压加载组件,第一主动箱上设有边坡土压加载组件,多角度顶推机构设于振动台主台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模拟边坡在受到三维高地应力场、断层错动和模拟地震产生的非一致激励三者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失稳和变形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524038.5
申请日:2021-12-14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0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系统的虚拟地理环境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度积分流体模型和块体系统的流固耦合方法,本发明将改进的3D DDA模型与常规DFS模型耦合,确定耦合结构内部相互作用力,在计算流阻力时,利用流体和块体运动速度的相互关系,通过动态调整地面高程的方式等效计算流阻力;本方法可实现3D DDA与DFS的交互,能够模拟分析复杂三维地形条件下含有任意形状多面体块体的泥石流的运动演化过程,用于评估含有大块体物质(如漂石、块石及树木等)的含大体积物质泥石流的发展演化过程,更加符合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真实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8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390150.7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断层和地震动特性的概率性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属于危险性评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潜在震源区的活动性参数;S2:选择研究区域的地震动衰减关系;S3:计算边坡坡向对应的脉冲地震动概率P;S4:计算地震动强度参数超越概率,以此获得超越概率曲线;S5:获得固定超越概率下的地震动强度参数IMs;S6:计算临界加速度ac;S7:建立考虑断层性质和地震动特性的地震边坡永久位移模型;S8:计算研究区域的地震边坡永久位移DN;S9:建立地震滑坡概率‑永久位移模型;S10:计算研究区域DN对应的地震滑坡概率值,以此判断研究区域发生滑坡的危险性。本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