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7782.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封闭岩面后,安装初支组件;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并安装用于贯穿连接第一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的连接件;喷射第三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和第三层混凝土的连接面的位置高度错开初支组件的中心高度。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初支组件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内的支护钢架,初支组件沿隧道从外到内的方向设有多层,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多层支护钢架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多层混凝土的第二连接件。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高截面支护混凝土由于喷射厚度大,自重大,导致喷射难度也大的问题,也解决了锚杆端头刮破防水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6290.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跨隧道分部开挖剩余荷载刚柔组合支撑方法,包括S1、先行导坑超前支护;S2、先行导坑上部开挖;S3、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4、后行导坑超前支护;S5、后行导坑上部开挖;S6、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7、先行导坑下部开挖;S8、先行导坑下部支护;S9、拆除临时支护结构;S10、监测反馈数据稳定,后行导坑下部开挖;S11、后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钢架封闭成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刚性支护存在较长风险天窗期,而柔性支护的前期耗时又比较长的问题,适用于隧道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04207.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F42D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破飞石落点分布预测方法,其包括:获取现场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现场爆破试验,采集飞石实际落点分布数据;建立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模型,然后进行爆破模拟计算,并获取飞石的初始速度、初始方向和初始坐标;计算飞石抛掷距离,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飞石落点分布图;通过对比验证确定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模型的细观参数;将细观参数确定后的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模型用于实际的边坡岩石爆破模拟,并绘制飞石落点分布图对飞石的实际落点进行预测。本发明全面考虑了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爆破工况参数及模型细观参数对飞石落点分别的影响,且通过对弹道学公式进行修正提高了数值爆破模拟对飞石抛掷距离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对比实验得到了模型准确的细观参数,提高了模型对飞石落点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70494.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孝伟 , 李强 , 孙建国 , 曹伟 , 刘小辉 , 陈奉民 , 陈学刚 , 李信臻 , 肖了林 , 陈扬勇 , 徐剑 , 蒋荣衡 , 熊雅 , 黄果 , 刘彦波 , 李波 , 余晓金 , 胡泉秀 , 赵寒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陡坡地形内外桩板墙挡护结构,包括抗滑桩本体,包括多组均布在靠近山体一侧的内抗滑桩,与多组均布在远离山体一侧的外抗滑桩,其中,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对应;桩间挡板,为两组,均位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之间,且分别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抵接;绿化台,为多组,且均布在两两外抗滑桩之间,两两外抗滑桩之间至少均布两组绿化台。通过两排抗滑桩对隧道两侧的山体进行支护,保证山体稳定性,减少山体开挖,避免边坡失稳对隧道造成毁坏,同时抗滑桩为多个点开挖,即在预设隧道的山体两侧挖掘多个桩孔进行浇筑抗滑桩,形成多点成面的形式对山体进行支护,以减小对边坡的扰动破坏,避免了常规做法中对山体外侧陡坡设置偏压挡墙时拉槽过大,导致山体边坡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42779.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 G06F30/13 , G06F30/12 , E21D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结构及其绘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了悬链线拱顶以及悬链线仰拱,解决了大跨隧道需要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均衡性的问题,因悬链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能很好的传导,大大提高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解决了原有采用单心或三心圆将导致隧道拱顶开挖过高,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悬链线拱顶,降低了拱顶高度,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绘制方法,形成了更符合工程实际、更为有效的隧道轮廓绘制的新方法,本发明将悬链线方程引入特大跨隧道拱顶和仰拱内轮廓绘制,对于后期特大跨隧道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20248105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0948930.4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包括初支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初支组件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内的支护钢架,初支组件沿隧道从外到内的方向设有多层,每层初支组件的支护钢架均沿隧道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多层支护钢架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多层混凝土的第二连接件。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多层混凝土之间容易出现分层,导致多层混凝土相互之间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248099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0934556.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结构,包括:悬链线拱顶,所述悬链线拱顶形成的曲线为悬链线;圆弧侧墙,所述圆弧侧墙设置在悬链线拱顶的底部;圆弧拱脚,所述圆弧拱脚设置在圆弧侧墙的底部;悬链线仰拱,所述悬链线仰拱顶端设置在圆弧拱脚的底部位置处本发明通过采用了悬链线拱顶以及悬链线仰拱,解决了大跨隧道需要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均衡性的问题,因悬链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能很好的传导,大大提高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解决了原有采用单心或三心圆将导致隧道拱顶开挖过高,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悬链线拱顶,降低了拱顶高度,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19587580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0920414.0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隧道可循环利用装配式临时支护结构,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临时支护材料回收利用困难,造价高的技术问题;包括临时支护锚杆、喷射混凝土层三和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所述喷射混凝土层三覆盖在围岩表面,所述临时支护锚杆穿过喷射混凝土层三延伸到围岩内,所述临时支护锚杆紧贴布设在喷射混凝土层三表面,所述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由多根钢管混凝土通过钢板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装配式钢管混凝土上下端通过连接接头与初期支护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支护结构便于拆卸和回收利用,节约了材料,降低了造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