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1689.0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高速铁建万开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山岭隧道施工工程资料;从所述山岭隧道施工工程资料中获取地下水位高度及地层渗透系数;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及现场施工监测确定排水量及渗水量;根据所述排水量及渗水量确定隧道排水率;根据所述地下水位高度、地层渗透系数及隧道排水率确定多维度要素影响下的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本发明结合地下水位高度、地层渗透系数、隧道排水率在内的多因素,实现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计算,指导计算隧道衬砌水压力,具有极强的推广性和经济价值,为隧道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1686.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高速铁建万开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涛 , 史爱民 , 刘大刚 , 吴东阳 , 郭珂依 , 李东旺 , 杨维 , 李信臻 , 张孝伟 , 兰钊华 , 胡伟 , 刘军 , 敬桢 , 李强 , 徐剑 , 蒋荣衡 , 黄娟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隧道周边生态用水量需求的限量排放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植被用水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实际蒸散发数据和潜在蒸散发数据,根据实际蒸散发数据及潜在蒸散发数据确定植物的水分胁迫因子;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不同植物的水分胁迫因子与地下水位线的关系;通过对植物的水分胁迫因子设定阈值,确定地下水位线对应的植物地下水需求数据;获取应急用水的井深深度及施工排水引起的水位下降深度,根据居民用水数据确定居民用水降低深度;确定打井深度,基于打井深度及隧址地区水位数据确定居民用水需求数据;根据植物地下水需求数据及居民用水需求数据,得到满足隧道周边生态用水量需求的隧道限排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04207.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F42D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破飞石落点分布预测方法,其包括:获取现场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现场爆破试验,采集飞石实际落点分布数据;建立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模型,然后进行爆破模拟计算,并获取飞石的初始速度、初始方向和初始坐标;计算飞石抛掷距离,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飞石落点分布图;通过对比验证确定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模型的细观参数;将细观参数确定后的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模型用于实际的边坡岩石爆破模拟,并绘制飞石落点分布图对飞石的实际落点进行预测。本发明全面考虑了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爆破工况参数及模型细观参数对飞石落点分别的影响,且通过对弹道学公式进行修正提高了数值爆破模拟对飞石抛掷距离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对比实验得到了模型准确的细观参数,提高了模型对飞石落点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70494.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孝伟 , 李强 , 孙建国 , 曹伟 , 刘小辉 , 陈奉民 , 陈学刚 , 李信臻 , 肖了林 , 陈扬勇 , 徐剑 , 蒋荣衡 , 熊雅 , 黄果 , 刘彦波 , 李波 , 余晓金 , 胡泉秀 , 赵寒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陡坡地形内外桩板墙挡护结构,包括抗滑桩本体,包括多组均布在靠近山体一侧的内抗滑桩,与多组均布在远离山体一侧的外抗滑桩,其中,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对应;桩间挡板,为两组,均位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之间,且分别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抵接;绿化台,为多组,且均布在两两外抗滑桩之间,两两外抗滑桩之间至少均布两组绿化台。通过两排抗滑桩对隧道两侧的山体进行支护,保证山体稳定性,减少山体开挖,避免边坡失稳对隧道造成毁坏,同时抗滑桩为多个点开挖,即在预设隧道的山体两侧挖掘多个桩孔进行浇筑抗滑桩,形成多点成面的形式对山体进行支护,以减小对边坡的扰动破坏,避免了常规做法中对山体外侧陡坡设置偏压挡墙时拉槽过大,导致山体边坡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42779.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 G06F30/13 , G06F30/12 , E21D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结构及其绘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了悬链线拱顶以及悬链线仰拱,解决了大跨隧道需要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均衡性的问题,因悬链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能很好的传导,大大提高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解决了原有采用单心或三心圆将导致隧道拱顶开挖过高,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悬链线拱顶,降低了拱顶高度,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绘制方法,形成了更符合工程实际、更为有效的隧道轮廓绘制的新方法,本发明将悬链线方程引入特大跨隧道拱顶和仰拱内轮廓绘制,对于后期特大跨隧道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1684.8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施工期涌水量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施工排水保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施工资料;从所述隧道施工资料获取隧道设计参数,对隧道截面进行面积等效处理,等效得到面积相同的圆,并基于等效的圆确定等效后的隧道半径参数;根据隧道施工工程中的地质参数与隧道设计参数,确定水头高度、围岩渗透系数及初期支护渗透系数;根据所述隧道半径参数、水头高度、围岩渗透系数及初期支护渗透系数,确定隧道施工期掌子面与隧道洞身段的预测涌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625134.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风险等级快速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埋深度相关风险因素;S2:将确定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S3:根据风险因素重要程度对单一因素划分为主控因素与调控因素;S4:基于主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A;S5:基于调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B;S6:通过风险等级B对风险等级A进行修正;S7: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通过先确定隧道埋深、地层参数、相对距离R和建筑物破损程度四个重要风险因素,并对这四个重要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并将其列表可视化,最后通过调控因素对主控因素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实现快速准确的评估下穿浅基础建筑物的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3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97598.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高速铁建万开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动态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收集:收集隧道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土壤湿度、地层厚度等信息;S2: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转化为可用于三维模型构建的数据格式;S3: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隧道水文地质三维模型的构建;S4:模型动态更新:根据新的地质数据,对已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动态更新。本发明能够提供更准确、实时、直观的隧道水文地质信息,促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方便系统设置与维护,为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7782.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封闭岩面后,安装初支组件;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并安装用于贯穿连接第一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的连接件;喷射第三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和第三层混凝土的连接面的位置高度错开初支组件的中心高度。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初支组件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内的支护钢架,初支组件沿隧道从外到内的方向设有多层,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多层支护钢架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多层混凝土的第二连接件。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高截面支护混凝土由于喷射厚度大,自重大,导致喷射难度也大的问题,也解决了锚杆端头刮破防水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6290.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跨隧道分部开挖剩余荷载刚柔组合支撑方法,包括S1、先行导坑超前支护;S2、先行导坑上部开挖;S3、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4、后行导坑超前支护;S5、后行导坑上部开挖;S6、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7、先行导坑下部开挖;S8、先行导坑下部支护;S9、拆除临时支护结构;S10、监测反馈数据稳定,后行导坑下部开挖;S11、后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钢架封闭成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刚性支护存在较长风险天窗期,而柔性支护的前期耗时又比较长的问题,适用于隧道支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