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2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64357.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隧道表观病害发展趋势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系统。隧道表观病害发展趋势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隧道的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若干诊断图片和诊断图片对应的诊断图片位置坐标;将诊断信息输入病害分析模型,病害分析模型基于诊断信息判断各位置的诊断图片内隧道表观的健康状态;当健康状态为异常时,病害分析模型输出病害一次诊断结果;基于识别出病害区域的诊断图片与病害一次诊断结果生成校验信息;接收人工对校验信息进行校验后输入的待检测隧道的病害二次诊断结果,以得到待检测隧道的表观病害发展情况,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隧道内部病害情况的评估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70494.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孝伟 , 李强 , 孙建国 , 曹伟 , 刘小辉 , 陈奉民 , 陈学刚 , 李信臻 , 肖了林 , 陈扬勇 , 徐剑 , 蒋荣衡 , 熊雅 , 黄果 , 刘彦波 , 李波 , 余晓金 , 胡泉秀 , 赵寒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陡坡地形内外桩板墙挡护结构,包括抗滑桩本体,包括多组均布在靠近山体一侧的内抗滑桩,与多组均布在远离山体一侧的外抗滑桩,其中,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对应;桩间挡板,为两组,均位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之间,且分别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抵接;绿化台,为多组,且均布在两两外抗滑桩之间,两两外抗滑桩之间至少均布两组绿化台。通过两排抗滑桩对隧道两侧的山体进行支护,保证山体稳定性,减少山体开挖,避免边坡失稳对隧道造成毁坏,同时抗滑桩为多个点开挖,即在预设隧道的山体两侧挖掘多个桩孔进行浇筑抗滑桩,形成多点成面的形式对山体进行支护,以减小对边坡的扰动破坏,避免了常规做法中对山体外侧陡坡设置偏压挡墙时拉槽过大,导致山体边坡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42779.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 G06F30/13 , G06F30/12 , E21D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结构及其绘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了悬链线拱顶以及悬链线仰拱,解决了大跨隧道需要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均衡性的问题,因悬链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能很好的传导,大大提高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解决了原有采用单心或三心圆将导致隧道拱顶开挖过高,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悬链线拱顶,降低了拱顶高度,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悬链线特大跨隧道绘制方法,形成了更符合工程实际、更为有效的隧道轮廓绘制的新方法,本发明将悬链线方程引入特大跨隧道拱顶和仰拱内轮廓绘制,对于后期特大跨隧道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6290.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跨隧道分部开挖剩余荷载刚柔组合支撑方法,包括S1、先行导坑超前支护;S2、先行导坑上部开挖;S3、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4、后行导坑超前支护;S5、后行导坑上部开挖;S6、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7、先行导坑下部开挖;S8、先行导坑下部支护;S9、拆除临时支护结构;S10、监测反馈数据稳定,后行导坑下部开挖;S11、后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钢架封闭成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刚性支护存在较长风险天窗期,而柔性支护的前期耗时又比较长的问题,适用于隧道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3423.X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土质隧道洞外支撑结构,连接于支撑于隧道洞内的型钢钢架,所述隧道洞外支撑结构包括多组沿隧道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混凝土桩,设置有偶数根,均布并竖向设置于隧道两侧,且下端固定于地面;横向连接件,同时设置于多根混凝土桩的顶端;以及横向锚索,设置有多根,且一端固定于横向连接件,另一端穿过土体并固定于型钢钢架;还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土质隧道洞外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改善现有技术中隧道洞口段浅埋段施工可能由于覆土层稳定性较低、土体含水率升高和/或洞内支护结构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等原因,导致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质量降低的问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625134.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风险等级快速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埋深度相关风险因素;S2:将确定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S3:根据风险因素重要程度对单一因素划分为主控因素与调控因素;S4:基于主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A;S5:基于调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B;S6:通过风险等级B对风险等级A进行修正;S7: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通过先确定隧道埋深、地层参数、相对距离R和建筑物破损程度四个重要风险因素,并对这四个重要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并将其列表可视化,最后通过调控因素对主控因素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实现快速准确的评估下穿浅基础建筑物的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164358.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隧道结构信息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隧道结构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隧道的隧道结构信息数据,所述隧道结构信息数据用于表征隧道的安全稳定状况;若在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隧道结构信息数据,则将所述隧道结构信息数据解析为目标数据集,所述目标数据集包括三维坐标信息和能量反射强度信息;基于所述三维坐标信息和所述能量反射强度信息,构建三维隧道模型;将所述三维隧道模型示出,有助于提升隧道结构信息数据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93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89530.9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4 , G01D21/02 ,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的领域,尤其设计一种多源隧道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多源隧道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包括:采集原始监测数据,原始监测数据为表征待检测隧道结构和/或隧洞侧壁的健康状态的多种类型的测量数据;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解析,将原始监测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数据,并输出与原始监测数据对应的诊断数据;获取待检测隧道的三维地质模型;根据诊断数据和三维地质模型输出待检测隧道的检测结果,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在对隧道监测数据采集和利用时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7782.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封闭岩面后,安装初支组件;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并安装用于贯穿连接第一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的连接件;喷射第三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和第三层混凝土的连接面的位置高度错开初支组件的中心高度。隧道高截面初支结构,初支组件包括预埋在混凝土内的支护钢架,初支组件沿隧道从外到内的方向设有多层,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多层支护钢架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多层混凝土的第二连接件。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高截面支护混凝土由于喷射厚度大,自重大,导致喷射难度也大的问题,也解决了锚杆端头刮破防水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899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256176.7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隧道快速检测用高精度定位方法、服务器、系统及介质。隧道快速检测用高精度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毫米波雷达在隧道内的第一位置信息,多个所述毫米波雷达均设置于隧道内顶部中央且发射的毫米波将隧道覆盖;当隧道检测车在隧道内行驶时,控制所述毫米波雷达获取所述隧道检测车的第二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构建所述隧道检测车的第一移动路径,有助于提升对隧道检测车定位的精准性。
-
-
-
-
-
-
-
-
-